手作步道與無痕山林

場次:2020 台北步道學

上課時間:2020/12/02 19:00-21:30

上課地點:台大新生大樓505教室

課程講師:徐銘謙

課程簡介:源自於美國的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觀念,目的在確保人走入戶外時能降低對生態的干擾,而手作步道的理念如何與無痕山林呼應?提倡手作步道與無痕山林運動不遺餘力的徐銘謙老師,將指導我們「親山」而不「侵山」!

Leave No Trace 「無痕山林」

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LNT)源自於美國無痕旅遊運動,主要肇因於1960年代美國大眾旅遊對環境的嚴重衝擊,發展至今,美國所有的戶外單項運動都有自己的無痕山林準則,也有一套人才培訓體系與認證系統。臺灣則是林務局在2006年引進,針對山林健行活動設計說明。 

銘謙說,無痕山林強調的不是非黑即白的行動與論述,也就是說,當人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之中從事不同的休憩體驗活動時,依循無痕山林的準則去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以減少對於環境的衝擊影響。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便會開始去思考,人與自己、與他人、甚至是與環境的關係。在長久的練習下,會因此提升自己的敏感度與換位思考的能力。

「無痕山林」七大準則

1. 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2. 在可承受的地點行走宿營    
3.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
4. 保持環境原有風貌
5.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6. 尊重野生動植物
7.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無痕山林與手作步道

阿帕拉契山徑是是世界上由志工打造的最長徒步路徑,全長約3,500公里,穿越美國14個州並延伸至加拿大。1921年由美國人班頓‧麥凱倡議串連,在1937年全線貫通。如今每年有三十多個山徑俱樂部、四千多名志工,以工作假期的方式參與維護,路線持續改動中。「這是一條會變動的步道」銘謙笑著說。

2006年,銘謙前往阿帕拉契山徑擔任手作步道志工。在實作的過程中,除了學習工法技術,更多的是每一項行動背後所帶來的衝擊:像是砍伐現地的樹木作為步道的材料,銘謙當下的反應是抗拒的,但是在隊長的說明之下,才知道其實這一棵樹木,是在觀察了一整片森林後的最適選擇;又像是經過沼澤地區的木棧道,窄窄小小僅容一人通行,「美國人都比我們壯碩,但是他們的步道路幅卻比台灣多數的步道窄小。」銘謙借此一案例,帶著學員思考到底步道該在荒野占多大的比例?而這個答案,其實就是我們面對自然環境的態度。此外,阿帕拉契步道上有許多由志工設計施作的簡易木橋。銘謙也曾和隊長提出質疑:「臺灣的雨量遠多於美國,這樣的工法不適用於台灣。」隊長回應道:「美國的雨量的確沒有台灣多,但是美國會下雪,而且雪融的時候水量很大,有些橋樑也有可能會在融雪季節被沖走。但是,『橋被沖走有什麼關係嗎?』」手作步道強調的是常態的維護,因此並不會去追求一勞永逸的工程。

在阿帕拉契山徑的經歷,銘謙深刻體驗到,路是人「做」出來而不是「走」出來的,而最上乘的步道美學是渾然天成,做到不留痕跡!

手作步道在台灣

2007年,林務局開始推動國家步道系統,並選在霞喀羅古道推動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從工作假期出發,其實是一種不要對現有工程制度造成過大衝擊的活動變形,但意料之外的是,在多日的活動期間,志工不僅活絡了當地的經濟,也與在地產生了深厚的連結感,在大受好評的情況下,相關政府部門單位也都陸續推出相關的遊程,形成了台灣的手作步道特色。

而更有意思的是,由於這座年輕島嶼地質地形環境多變,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工法;而多元的民族生活於其上,各個部落社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與飲食風味。兩者相加結合,讓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更顯得多元豐富。

步道是人走入自然的媒介,因此,不可能有不破壞環境的步道,而手作步道是降低環境衝擊的一種手段。我們投入於其中,並不是為了要彰顯自身的成就與榮耀,相反地,是要盡可能地抹去人類在自然之中的痕跡,讓荒野大地仍然是自然萬物舒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