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里步道到手作步道

場次:2020 台北步道學

上課時間:2020/10/28 19:00-21:40

上課地點:台大新生大樓204教室

課程講師: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

課程簡介:千里步道運動是由民間發起,希望透過環島路網串連,促進環境倫理反思、守護大地的公民行動,那麼手作步道又是什麼呢?千里步道2.0的綠道運動是什麼?與手作步道的關係又是什麼?郊山守護行動起手式,讓我們從認識千里步道與手作步道開始!

啟程!世界長距離夢想之路

西班牙朝聖之路、熊野古道、阿帕拉契山徑……看著地圖上點出的一條條長距離步道,課堂上的學員們,大家去過哪幾條呢?這些世界步道當中,有從千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道。然而其實是在1900年之後,人們開始有意識地串連,長距離步道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來到了2007年後,跨區域、跨洲的步道正式出現。國際上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關於步道的概念有什麼樣的演進?這堂課就要帶著大家一起歸納看看。

細說步道九大概念——九個國際步道的趨勢

第一概念、通行權作為基本人權、步道作為公共財

通行權的發展主要來自於歐洲脈絡,在英國、蘇格蘭、北歐等地區,「公眾通行權」被認為是人們自然擁有的基本權利之一。它指的,就是人們用走路等非動力方式,在不損害財產權、無害通過的前提下,漫遊鄉間行走於郊野山林、親近自然的權利。通行權的另一種應用,其實還包括所有人親近自然機會均等的涵義,這就涉及通用設計。也就是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之下,每個人都能不被排除地接近土地和自然風光。

第二概念、將時間與文化的概念導入步道空間

步道不只是串連空間,也記載著橫越時間的痕跡。對於線性文化遺產,有美國的國家遺產廊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文化路徑等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現今我們看一條步道,除了步道上的自然景觀,很多時候可能更重視的是這一條路徑的歷史面向、文化面向。不少世界長距離步道也是以特殊的文化意義作為主題。

第三概念、步道的靈魂是人:志工與工作假期導入維護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妄自尊大呢?但試想看看,如果沒有人,會需要步道嗎?大自然是不需要步道的。世界上步道志工和工作假期的制度,在歐陸、英國、紐西蘭、冰島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在不少國家,想當步道志工,還得自掏腰包繳一筆不小的費用!或許有人覺得很難想像,然而能藉著工作假期進入基地營、或一窺平時不易進入的保育區美景、又或者因為維護山徑而獲得的成就感,使得人們紛紛自願前來擔任志工。國家如何有成熟的制度和環境,支持社會上願意付出的人,甚至設計誘因吸引人們投入,是台灣可思考的一個問題。

第四概念、交通空間的轉化:挑戰大公路主義

20世紀的後半,人們開始思考該如何轉化現代化、工業化的浪潮下興建的無數鐵路、公路。鐵道變步道等運動,思考如何將交通空間,轉變成多功能的使用。不只是「保存」遺跡,而更創造新的互動方式來活化它。而透過這種方式將空間廊道維護下來,同時也是一種將土地保留給後代的方式。

第五概念、步道週邊景觀整體保存:美麗風光、緩衝帶與里山

保護步道周邊的美麗風光,是維護步道完整性的環節。英國的美麗風光保護區、紐西蘭環境信託、美國的國家步道系統,是各國保護步道環境,各不相同的制度例子。近年來新興的里山概念,也是對於人與環境關係的反思。

第六概念、長距離的點線連結與自我挑戰的壯遊

從泛歐步道系統、法國GR系統,甚至到最近韓國所提倡的跨大洲的超級步道。過去一世紀以來,步道路網彼此串接,就像永遠往前挑戰的夢想,新的步道也有越來越長的趨勢。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真的出現一條連接亞、歐、非的超長步道呢?

^ 山海圳國家綠道是一條從台江內海串聯到玉山的長距離步道(圖為 2020 年台灣守護地圖)。

第七概念、爭取城市中人本慢行的權利與空間與節能減碳的行動

近年來,國際上對於城市中人本交通的反思不斷。從哥本哈根、東京的自行車道,到法國的自行車系統。甚至紐約的時代廣場,也出現了設置「露天座椅」改成行人徒步區的實驗,結果發現周遭店家的營業額大幅提高。在繁忙的城市中加入慢行的可能,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有時候只是需要一些時間讓人們去嘗試它。

第八概念、把自然生態帶回城市:點線面網的保護

綠點是指什麼呢?它可能是文化古蹟、一棵有故事的樹、一棟老屋 、一塊荒地、 一片都市農園……。城市裡的綠點,提供了植被生長、生物棲息、人們親近自然及理解在地文化的開放空間。由綠點串連而成的線性空間——比如人行道、單車道、小巷弄——即是綠道。綠點及綠道組成的活動空間就成了都市生態綠網。都市中的生態綠網使人們更容易在綠點之間移動, 並且有助於提升綠點的生態功能,讓步道變綠道,發揮縫補破碎棲地的功能。這個概念當前受到世界大城市的重視。

第九概念、特許與生態旅遊:兼顧保育與社會、經濟

從這個概念,我們再回到第一概念,思考通行權和環境負載的兩難。在紐西蘭,是用特許制度來規範所有在保護區內的活動,包括商業嚮導公司,與一般人的通行權區隔,進入自然保護區各自需要付出的費用。而在保護區經營的旅遊業者,還需要分擔硬體設備和負責進行環境教育。乍聽之下,也許會覺得不公平。但是在思索過後,也許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平等也說不定?

什麼是綠道運動?千里步道2.0

千里步道運動自2006啟動,在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斷實踐對接到前面所說的九大概念。

千里步道協會14年來走到今天,每階段有不同的工作重點。第一階段是環島路網的串連。第二階段是步道守護與路網活化,著力於導入生態旅遊、社區培力 。第三階段,則是推動將我們所珍視的理念和共識,導入制度化、常態化的系統中。現在可以說正在發展第四階段,也就是綠道運動國際接軌。每個階段不是完成與結束,而是不斷累加的進展。

^ 苗栗鳴鳳古道和韓國濟州偶來(Jeju Olle)第十五段締結友誼步道。

過去幾年來千里步道所致力推廣的綠道運動,也是建立在前面所說的數個概念的交集上。夢想一條足以代表台灣的長距離步道,是來自一個關於土地和文化記憶的美麗願景。它不只是關於用手作步道的精神維護古道和環境,也是關於建構一條從海到海、從山到海這樣的壯遊之路,還關於守護我們的文化特色、促成跨縣市的文化路徑指定,也關係到工法規範和步道分級制度這些制度性的層面。

從文化的面向來看,淡蘭百年山徑推動的過程,是從山村聚落的點出發,導入整個「場所精神」的保存。可以說,古道面臨兩個威脅,一個是工程,而另一個是棄置。如果人離開了、沒有人再利用了,古道就不可能繼續存在。因此,要保存場所精神,或者說古道的「靈魂」,要如何把人留住或帶回聚落,也是重要的一點。

而實務上,需要持續不斷的在公部門、民間組織、在地團體之間溝通。在這方面,台灣還面臨另一個困難。國際上的步道,如阿帕拉契山徑花了16年串連、加拿大國家步道花了25年,幾乎都需要至少十幾年的時間。在政黨輪替頻繁的台灣,像長距離步道如此長期的計畫,需要更費力地想方設法,才能夠穿越任期來營運一條步道。

推動一條長距離步道的建置,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今天的課堂,我們以串連淡蘭百年山徑、樟之細路、山海圳的例子,和學員們分享,我們在做的綠道運動是什麼。而步道學就希望成為一個集結這些不同面向的議題——路網串連、手作步道、國家綠道——的一個全方位的知識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