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探索:人文歷史篇

場次:2020 台北步道學

上課時間:2020/11/18 19:00-21:40 19:00-21:40

上課地點:台大新生大樓505教室

課程講師:鄭安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課程簡介:山多平地少的台灣,不論是在這塊土地生活上百年的原住民,或移民墾居的漢人,在一條條山徑上留下足跡;古道一直是我們認識這塊土地的重要途徑,投身古道研究多年的台中教育大學鄭安睎老師,將帶我們走進歷史長廊,探索步道上的古老記憶。

今天邀請到研究古道多年的鄭安睎老師,帶我們走入歷史的軌跡,從現今仍在使用、或是已成荒煙漫草、或是改做其他用途的舊步道中,探討古道的人文與歷史。

道路與古道

「道路」是溝通兩地的直接橋梁,不論對哪一個民族而言,都是擔負著民生經濟、文化交流、姻親關係、族群遷徙等重要活動的媒介。而山區道路則是昔日山區原住民生活在中央山脈的中南部,為了貿易、聯絡、姻親與遷徙等因素而走衍生了這些路徑,除了部落間的社路外,也須要對外聯絡,以獲得生活物資。

很多現行道路(公路)的前身都是古道,例如台一線、台三線,但目前台灣的法規中並沒有一個項目稱為「古道」,因此古道的研究常以沿線的古蹟、古物、對於現地的文字紀錄、相關證明文件、現地保留的工法與故事等,去定義古道的範圍。

要尋找古道,較容易的方式是先找到當地最舊的宮廟以及舊聚落,那是人民的生活中心,當時的道路也是由此向外擴散而來。然而,因為一些政治因素,也有許多原住民部落被當時的統治階級強制遷移,至今已80餘年,山區的古道至今已淹沒在草木當中,難以辨識了。

原住民道路-隘線與道路的差異

隘線是一個防範界線,去防範不同族群的互相侵擾。而道路是供人、車行走的線性空間。

一、隘線:
清代初期時沒有隘線,只有土牛紅線、土牛藍線等,目的是叫漢人不要越線拓墾,但即使如此,仍無法防止人民私墾,線、界不斷更改,到後來甚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漢人繳了番大租,就可以合法在該地拓墾。清代時在土牛界上設置隘勇來做守衛,而日治初期更延續清代的土牛線與隘勇制度,進一步設置隘勇線、寮社(監督所、分遣所、隘寮)、鐵絲網等,限制原住民的活動空間,以確保總督府開發山林、樟腦的利益,避免與原住民發生衝突。

二、道路:
現今比較容易在山區見到的山林道路多是屬於清代開山撫番道路、或日治時期理番道路,道路在當時是控制地方的手段,用來管理、攻打、拉攏原住民,以及取得山林資源的管道,如北路蘇花古道、水沙連古道、安通越嶺古道、淡蘭古道等。
另外也有所謂的「隘路」,設置於隘勇線旁,供隘勇行走與換哨的道路,一般民眾不能踏入,否則一律槍殺。

透過隘線及道路防番與理番

日治時期為開發山區資源、以及防範原住民侵擾(當時的說法),設置隘勇制度,並不斷將隘線向山區推進,佔領新的地勢優良之處(稱為隘勇線前進),以利伐木、採腦,更作為壓制番社的手段。

除了隘勇線外,日治政府更修築理番道路,藉此更深入山區原住民的生活範圍中,透過警察管控、物資供給、改善原住民農耕技術等威脅利誘,增加對原住民的控制。現存的理番道路有巴福道路、三星角板山道路、八通關道路等。

因為理番道路開築,日本政府得以在原住民部落中設置駐在所、番童教育所、衛生室(較大的部落才設)、番物交易所等,讓原住民部落納入日本政府所管控的範圍當中。

結論:何是歷史步道?

歷史步道(古道)與相關設施,是曾經見證了數百年的台灣開拓史,與台灣的歷史、文化有緊密的關聯,應該被認定為古蹟或歷史文化資產的遺跡。然而,我們在定義歷史步道的同時,可能也需要去思考所謂的「歷史步道」指的是誰的歷史?它對於不同族群的影響甚至傷害又是什麼?古道的開發,經常是官方為了控制某一族群所開的道路,如清代開山撫番道路、日治時期理番道路等。因此,做各類歷史文化的資料收集、以及用多元的角度來看待古道,是我們在探討古道時的重要課題。
 

參考資料:
山區道路的研究-楊南郡、吳永華、李瑞宗、林一宏、伍元和、鄭安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