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溝古道」走讀心得筆記

場次:2020 台北步道學

上課時間:2020/11/14 09:00-12:00

上課地點:雙溪溝古道

課程講師: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記錄者:林宛柔

課程簡介:認識雙溪溝古道自然與人文及手作步道改善重點

今天是台北步道學第一次的走讀課。冬日的台北,一早就陰雨綿綿,而陽明山上的風勢強勁,更增添了幾分淒涼之感,但所有的學員不畏風雨依約前來。銘謙先讓我們在入口處附近隨處的走動,感受這一條步道的眼前風光與腳下的觸感,等到所有人都到齊了,才開始了今天的課程。

雙溪溝古道今年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已經在今年6至8月舉行完畢。然而,在施作之前,團隊已經花了半年的時間做現地勘查與文獻的綜整,了解該區域的地質與氣候,蒐集步道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資料,並透過古地圖的判讀與實地的走訪來踏查這一條步道的人文歷史。銘謙特別強調一條步道需要在不同的季節來調查,了解其在雨季、乾季的狀態與問題。手作步道安排在乾季的時候施作,以減低對於生態的擾動;然而多半的工項是為了解決步道在雨天時所面臨的課題,因此志工在晴天施作的當下不一定會了解這些工項的必要性,反倒是在雨天時更能看到實際的成果。

「下雨天是最適合來檢視步道的,步道的問題一覽無遺。」今天的講師銘謙帶著滿臉笑意說道,這一番話也一掃陰雨天氣的掃興,反而覺得很幸運可以有機會在滿山樹林的遮蔭之下,仔細跟著專家來判讀這一條步道要跟我展示的,它所面臨的課題。

第一課:步道入口

雙溪溝步道在風櫃嘴的入口是馬路的過彎路上,即便在入口數有設置小小的步道標示牌,但仍然隱密而不明顯。步道入口處的泥土路徑不平整,左右邊有顯著落差,稍一不注意,可能會踩空在靠邊坡處的低矮路段而往下跌。

原本雜草的位置在靠內側的步道上,稍早施作時刻意把雜草處理掉,讓入口的步道路幅更寬更安全;除此之外,其他的問題就暫待整條步道的問題都處理好後,再做最後的修整。在這裡銘謙老師特別強調工序安排的先後順序,如此才不會對環境做過多的擾動。

步道入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處理雙溪溝步道入口問題時,規劃團隊也將步道改線的選項納入考量。不過在做評估時,除了事前的勘查去了解以前步道的規畫,也會偏好將步道入口處設置在離公共交通節點不遠處。而最後的決策還是會依照現地的地形地貌做判斷。

 

第二課:上上下下的泥土步徑

健行者在黏滑的泥土路徑上尋找著踩點往上爬升至步道的展望點,緊接著陡下的路徑是由裸露的樹根做為踩點;只是在細雨之中樹根更顯得濕滑而難以下腳,所有的學員都小心翼翼的前行,避免滑倒。

這一段的解決方案是做階梯,不過階梯的形式並非是傳統的工整樣式。銘謙老師建議在原地邊坡作砌石駁坎後,大量回填土石,打造一個順平的斜坡,然後再必要的地方加設階梯。銘謙老師也提到之前帶工程人員來雙溪溝古道時,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皆是「設置階梯,加設欄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工程思維。而我們這群步道新人因為沒有任何的背景,反而有更多的想像力去打破傳統的解決方案。

 

第三課:手作石階梯

接著學員來到之前志工施作的石階梯路段工項,也是健行到目前為止最好走的路段。銘謙在這裡刻意停下,仔細講解著石階梯的實作原則,而最重要的基礎莫過於事前根據客觀的量測數據做通盤的準備規劃,包括觀察地形以找出每一階段的控制點(多選擇旁邊有不會動的石頭或是非常大的樹根),量測步道的長度距離與微坡度,考量適合人體工學的階深深度與階高高度設計踩點,並依此準備適量與適形的現地石頭材料,再依照現場的環境做判斷,如此在實作時才能發揮志工最大的效益。

 

第四課:腐植層鋪面泥濘積水

經過幾段積水與樹根裸露的泥濘路徑後,學員們走在一段鋪滿碎石的步道舖面,狼狽感即刻消失。「這一段八月在做的時候,志工們多半無法理解甚至有可能覺得多此一舉。不過今天大家走這一段,我想都巴不得整個路段都有做處理吧?」銘謙笑著說,接著解釋解決腐植層積水泥濘的方式,就是在泥徑回填粗細不一的石頭,填補路面不平以消弭積水。然後在沒有突出物的地方可以做挖卸水坡度,讓水可以往兩旁流失。

銘謙再次強調解決積水的方式有很多種,沒有最棒的工法,只有最適合現地的方案。

 

第五課:創造引導健行者的「路感」

接著我們走到設有北縱走指標的三叉口。路牌前方的石階梯與駁坎讓健行者很順地沿著指標的方向前行,但銘謙卻在這裡刻意停下,等到大家聚集了,在她的引導下,有些學員才注意到原來這裡還有一條叉路路徑,健行者在過了小溪流之後,可以前往具有歷史意義的帕米爾公園。而這一個空間的路感,不是現地自然發生,而是規劃團隊刻意在這個三叉路口做了石階梯,並打造了一個如廣場的中心位置。用現地材料營造出一個「路感」讓健行者在不知不覺間隨著步道規畫者的規畫動線前行。

 

第六課:涉溪路段

整段步道多有原始清澈的溪流相伴,然後在走到步道約三分之二的地方,我們第一次涉溪。溪底的石頭有經過人為刻意的放置而製造出了踩點,但是由於冬天的水量較大,加上沒有架繩等設施,所以學員在走的時候還是有所遲疑,或是用登山杖加以輔助。而這一段的解決方案,除了增加輔助物外,銘謙帶領著我們觀察周遭的地形,引導著學員思考改線的可能性。「但是這樣不會對於生物造成更大的擾動嗎?」有學員詢問道。「選線或是改道,永遠都不是零與一的思考邏輯。而是要更深度的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以及各種選擇方案後可能造成的影響。」不管是新路線的工項,或是現行的路徑,都會對於動植物造成干擾,而步道師要謹記「減輕、縮小、迴避、補償」的原則。但也不是直接思考補償方案,而是要先思考如何減輕與縮小人為的影響,最後避無可避,才去考慮可能的補償方案。

 

第七課:路線改道

步道的高潮是八月份手作步道志工所做的引導溪水的砌石駁坎溪溝與大石頭所構築的石橋。第一次造訪的學員看到這幅景象忍不住連連讚嘆,拿出手機一張又一張的連拍。原本的古道是行過溪流後順著小山坡往上爬升,而為什麼團隊要大費周章地創造出一條新路,而且來年還要再繼續施作後面的部分?滿腦的疑惑在銘謙指出步道旁的古墓後,恍然大悟。而這條步道除了山友會利用外,也有許多的越野摩托車會行經此地。透過這些的溝通與交流,我好像更可以了解手作步道,就是去親近與了解這塊環境,進而尊重在這片土地的時空中曾經發生與現在還存有的一切。我們彎下身找石頭,彎下身做步道,都是一種過路者的謙卑。

有些學員在這堂課之前,已經有參與六月與八月的工作假期。「你那時候說冬天會有大雨,溪流水量會很大,我們根本都無法相信。」他們一邊在這條步道上走著,一邊回饋著銘謙。而以往來陽明山總會過彎忽略雙溪溝古道入口,第一次走在這條步道的我,深深著迷於原始的溪流樣貌,以及腳下泥徑的謎題。原本以為自然形成的步道,在銘謙的說明以及帶領觀察下,才知道處處藏有玄機;最有趣的莫過於要洞悉使用人心裡與行為,而創造的「路感」-讓用路人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被引導到步道建造者希望他們行走的路徑之上。

而每一個決策後面,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而是有許多的討論空間,像是步道改線對於生態的擾動。

去程細細聆聽這條步道的故事,而回程則專注的行走於其上,感受每一個踏步之間的自然與彆扭,那就是手作與尚未解決課題之間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