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探索:自然生態篇

場次:2020 台北步道學

上課時間:2020/11/25 19:00-21:40 19:00-21:30

上課地點:台大新生大樓505教室

課程講師:文耀興

課程簡介:登山健行帶每個人的樂趣各有不同,對參與步道設計十多年的文耀興老師來說,步道上的一花一草,林間的一舉一動,都是豐富這條步道故事與生命的小宇宙!來吧,跟著文老師的幽默進入步道的世界!

文老師在課堂一開始,一連播放幾十張照片,詢問同學圖中是否有步道:從懸崖峭壁、荒草蔓生、羊腸小徑到康莊大道,每個同學在舉手指認的同時,也在文老師的引導下,思考到底判斷步道與否的依據為何?

步道的定義:

  1. PATH,指在偶然的情況下,人們多次行走後形成的一條步道(Trace),但這條步道並不是為了遊玩而刻意創造的,而它的邊界通常是開放的。
  2. 林務局:步道本體由既有登山、健行、賞景動線,依照不同的體驗目的,指認或發展出步道路徑,包含路面路基橋樑階梯擋土牆排水設施,並引入相關安全及指示設施。

從上述兩個定義中,文老師特別強調,步道設計規劃,首重人類的行為心理學。尤其一定要謹記人類是貪圖方便而又貪生怕死的,如有直線必不繞遠路,但若直線是溼滑的峭壁,則會另謀他途。唯有瞭解人性,從這個觀察點切入做步道的改善與規劃,才能設計出一條健行者會使用的步道。

在第一輪的暖身運動中,我們發現我們並不會因為路徑的鋪面材質、型態(棧道)、所在位置與地形等來判斷其是否為步道,而步道的存在其橫向地形也沒有絕對關係;但是一條我們覺得美的步道,則公認是融入在整體的自然環境之中,沒有絲毫的違和感。而步道的設計規劃,其實是與它被賦予的使用目的有關。台灣步道各管理機關基本上都有其步道分類(規劃管理依據)分級(民眾使用參考)的標準,以林務局為例,其將步道系統分為三個類別五個等級:第一類步道的人為設施介入程度高,設計規劃首重強化步道的安全設施,第三類步道主要以環境保全為主,因此儘可能減少設施物,甚至在某些區域,人類需要經過申請方可進入,例如自然保護留區。

現有步道缺失,人為應該介入多少?

步道修建的最大問題是參與者的認知不清,或是只從自己有限的經驗值去思考解決方案,對於現場的步道問題,如果不去了解其成因並從問題的根本去著手解決,而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則往往在短期之內看似解決了問題,但是卻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與對環境的傷害。

步道判讀學

步道的資料調查與相關注意事項要分別從大尺度的「區域、植群、地質、降雨、海拔」與小尺度的「步道鋪面狀態、步道寬度、微氣候調查、步道排水狀況、泥濘區域、環境敏感區調查、為險區調查、動植物調查、就地取材資源調查」著手,前者可以透過圖資疊圖了解環境特性,並研判步道形式及材質,邊坡及排水處理方式等等,而後者則是可以幫助工作團隊去判斷施工工法、機具、材料、預算與環境的融合度,從而交叉比對,建造出一條符合使用需求目的並且融入地景的步道。

文老師進一步說明台灣步道環境常見問題包括土石崩塌、路面積水、設施老舊、多溪澗、路徑埋沒等等,其背後的成因,則是由地質、地形、土壤、水、植被等自然因子與人類使用行為的交互影響,造成步道的潛在危機,像是在高山箭竹草原常見的步道沖蝕溝、雲霧帶中溼滑的軟木階梯步道等等。

一條步道的規劃設計,除了要設計與施工符合步道的分類分級標準,了解當地地質地貌,選用合適材質,也要盡可能就地取材,讓步道融入週遭的環境地景。文老師特別以新寮步道為例,在2009年接二連三遭逢強颱與豪雨衝擊,步道柔腸寸斷面目全非,且區域內有於近90度的邊坡,加上裸岩區溼滑陡峭等看似荒野的環境,卻被管理單位要求以最親民的第一類、第一級的使用目標來施作,建置老少皆宜的步道設施。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文老師跟工作團隊透過多次(賣命)的探勘評估最佳的路線,調查在地動植物生態後選定施工方法與材料。如此,不僅方便行人行走,生物也保有原本的生活空間與棲息環境。而步道的動線規劃,也在工作團隊的巧思之下,讓無一處不是美景。

課堂的最後,文老師強調,步道的修築首要考量:核心價值、分類分級、使用需求,尤以「核心價值」為最主要。而作為一個步道工作者,他認為「理解自然之美是一種情趣,不知情趣,休能築徑。」每一條步道,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他期許能以環境倫理之概念建構新環境,讓每一條步道成為自然之中的最好配角,使所有的造訪者可以一來再來;也讓後代的子孫,擁有比現在的我們,更好更豐裕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