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步道

 

手作步道的定義,從字義上來看為「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步道施作,並依循相關基本原則,使步道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因此,手作步道不只是用手做、或要用什麼工法,從事前規劃開始,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生態等環境特性,考量人文歷史脈絡、使用者特性與兼顧棲地整體性,結合傳統工藝、在地知識與專業知能進行因地制宜的「適切設計」;重視軟體與服務,減少不必要的硬體,使步道與周遭景觀相融合,施作減少外來材料在能量與資源的損耗,善用現地特性的材料;更重要的是,為確保步道具備一定彈性能因應大自然的變化,又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性,更需重視民主對話的過程,與多元的非政府部門展開多樣的合作,以建立手作步道常態維護體系。

自2006年現任本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在客委會築夢計畫補助下,赴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參與步道志工,回國後將此種概念帶回到台灣,於2007年開始與林務局合作以步道工作假期方式推動,並於同年邀請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領隊Christine Hoyer來台分享經驗。2009年與其他NGO合作持續推動,並正式命名「手作步道」,既非好像沒有人介入、純粹天然的「自然步道」,也不是過於強調工法樣態、而未照顧整體地景的「生態工法」。同時為手作步道訂出四個前提、六大原則、九大效益的內涵,由於強調環境倫理,以有別於過度依賴重機具的發包工程,也與民間熱心自力以廢料營造步道的方式有所不同。

2013年起在林務局的委託下,為手作步道專業化、制度化、常態化研擬制度,同年提出跨科際領域的「步道學」體系,並陸續與台北文山社大、新北永和社大、台大、台中文山社大、台南社大、高雄第一社大、竹北社大、羅東社大合作,至今開設14期入門課,結合在地知識與草根守護力量,形成看守步道的在地網絡。2010年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步道志工隊,2015年開始培訓斜槓「步道師」,制定「步道師認證體系與手作步道活動準則」為依據,2018年進一步發掘各族群保存傳統技藝的耆老,頒獎表揚「榮譽步道師」。出版「我在美國阿帕拉契山徑」、「手作步道」、「山徑美學」等相關書籍,並協助研訂完成「林務局步道工法設計手冊」。目前已有58個種子師資、18位實習步道師、7位步道師、3位資深步道師、6位榮譽步道師,構成了主要的專業力量。陸續獲得了Taiwan Best Design 100、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肯定。

期間持續到國外吸取經驗,包括赴冰島、德國、紐西蘭、日本參與步道志工,並在2011年與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合作執行「林務局戶外休閒環境無障礙全國研討會」,邀請美、英、日專家來台交流與參與實作,2014年執行首屆「解放步道的想像力--手作步道國際研討會」,邀請英國、冰島專家來台導入專業培訓與實作,2021年執行「我們與步道的距離—自然步道國際交流論壇」邀請日本推動「近自然工法」的岡崎哲三先生分享步道維護理念。同時也在浩然基金會「另立全球化-浩然資助計畫」支持下前往北京、寧海、四川、雲南、深圳等地與在地NGO合作推廣手作步道與自然教育,也受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邀請,前往辦理手作步道培訓課程與志工活動。

影音

手作步道 讓山林呼吸
我們的島 山間步道師
維修山路就地取材 手作步道的溫柔革命
型男守護百年古道,蔣偉文徒手搬石揮汗鋪路
《龍肚手作步道(上) 串起繞山學習路》
《龍肚手作步道(下) 百年小校生日禮》
一天與一秒的相遇!當手作步道師碰上越野跑者
《 腳踏手作的路 》東嶼坪嶼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手作步道推廣守護環境的理念
龍肚國小師生 自發性接手步道復原工作
南澳古道修復 追尋百年遷徙史
我們的島 築路郊野
【2018北美館雙年展】手作步道縮時攝影
我們的島 手作淡蘭
響應世界地球日 柯文哲體驗手作步道
台中文山社大步道學班與千里步道協會舉辦大坑手作步道實況
就地取材!手作步道貼近自然
我們的島 大武部落好雞會
步道上的公民行動—談公私協力與志工參與的手作步道
果力文化《手作步道》
我們的島 步道心革命
我們的島 步道深呼吸
【綠色幸福學】千里步道
我們的島 鋪一條路回家
小人物大英雄 千里步道
台江山海圳綠道,手作步道志工大會師
全國第一條手作步道 台南山海圳
「手」護土地 創造自己的千里步道
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  一起上山手作步道
我們的島 人與自然這條路
公視晚間新聞-雙手打造步道 捨棄水泥保自然
手作步道 大有學問
原觀點部落瞭望台【用vuvu的技術 親手砌一條回家的路】
【淡蘭古道】崩山坑手作步道計畫營造
阿里山特富野古道 手作步道
多點努力最後終究會被看見 一步一腳印
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自己山徑自己修
手作步道教學影片
《 手護小島之路 》 東嶼坪手作步道與居民回饋
《 手護小島之路 》東嶼坪前山手作步道回顧
台版亞馬遜森林手作步道!宜蘭南澳古道3天2夜野營工作假期
「手作步道師」 翻轉傳統工程思維 就地取材 師法自然 展現生態和諧共存
【生態旅遊】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 來去東嶼坪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細節中的不平凡
與石共舞-南方四島手作之道
「手」護山神的餽贈 「作」出自然共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