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志工 「手」護里山

場次:2020 台北步道學

上課時間:2020/11/4 19:00-21:40

上課地點:台大新生大樓204教室

課程講師: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山徑行動社團指導老師)

課程簡介:里山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與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聯呢?發掘步道奇觀與破解步道迷思——里山守護是什麼?為什麼要手作步道?什麼是手作步道?

里山倡議

今天的課堂上,大概有一半的學員曾聽過里山倡議一詞。「里山」satoyama來自日文,指的是與聚落/社區接壤的淺山地區,和深山的「奧山」相對。如果用一條從原始森林到已開發都市的光譜來看,里山就像光譜的中間部分——一個銜接或緩衝的地帶

^大湖老官道一景

里山概念於日本提出之時,一部分是對於人利用自然之方式的反思。過去,里山見證人類依附山林資源、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多樣型態。種植糧作、伐取柴薪、捕獵林中居住的動物為食……(有點像布農族說的:山是人最後的便當,所以更要把它保護好。)但進入現代之後,很長一段時期,里山被棄置、遺忘了。人類用工業的生產模式、新創的許多需求推動社會運轉、養活眾多人口,卻與生活周圍的自然環境失去了良性的共生關係。

里山倡議說的,是回歸一種樸實而永續的、善用周圍自然環境的給予而達到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也是強調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守護里山,從何說起?

里山不同於人跡罕至的高山荒野,它是人與自然接觸的緩衝帶,也因此,常常是輕易遭破壞的地帶。里山提供給我們各種「服務」——散步、看風景、觀察動植物的機會。它可以是環繞社區、養育社區的家一般的存在。步道議題有時涉及我們選擇開發、摧毀它,或選擇守護這個「家」。

而另一方面,一條步道位在從城市到郊山到深山這條光譜的何處,也決定了它如何為人所用、肩負哪些任務。它是一條運送山中產物的路線呢?抑或是少數人偶爾藉以走進深林幽谷,探訪遠離打擾的生態系的一條小徑?這是當我們在討論一條步道應該長什麼樣之前,可以先考慮的一點。

令人唏噓的郊山步道亂象

課程當中,大家一起觀看了幾則新聞報導並自由發表了意見。學員們輪番提到理想的步道應該是什麼樣子。雖然每人喜好五花八門,不過課堂上的聲音也有些共同點,例如都沒人喜歡水泥步道……。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周邊,總還是有那麼多人見人怨,覺得「醜」、「難走」、「壞掉」的步道呢?

^年久失修的設施成為步道上的危險

這些案例的出現,回到根本,可能和我們的迷思和慣性思考有關。例如人們總覺得「水泥等於耐用」、「欄杆等於安全」,可是真的如此嗎?不管是水泥舖面、仿木材質的欄杆、涼亭、塑膠牌,都還是會損壞,需要維護卻往往缺乏維護。破損的硬體設施引發民怨的事件,可以在無數的新聞報導中看到。大家也熱烈討論了在有墜落危險的自拍地點設置欄杆,到底是會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慣行步道工程的問題

我們從台灣的工程發包制度,檢視造成問題的幾個制度性原因。首先是台灣公部門預算中,資本門與經常門的劃分,造成採購時,硬體的比重常常(大幅)多於軟體與維護。然而以步道而言 ,就像前面所討論到的,「維護」多半比新增硬體設施要來得重要許多。再來是建造百分比的規定,使得看來比較自然的步道,可能雖花費更多心力設計,工程總價卻相對偏低,讓設計者無法獲得合理的報酬。因此在這套制度裡頭,看來比較「理性」的作為,可能是用很多對步道本體並不一定必要的觀景平台、水泥或木棧道等等,提高總造價。諸如此類的制度,造成一直以來台灣的廠商在修建步道時,傾向建設更多設施。設施越多、後續維護管理問題越大——硬性設施在多變化的大自然裡面很脆弱,破損了還更不好維護……可是……這種方式造出來的步道,卻可能破壞環境、造成材料資源浪費、而且對使用者來說還不一定喜歡!

我們又透過另外幾則新聞,討論了民眾心態對於步道建設方式的影響。有些人認為自己付了稅金或進入森林遊樂區/特定步道區域的門票,就要享受設施!而有些人可能未做好準備就進入山林環境,或甚至期待毫不費力,美景就會自動來到眼前。也許,試著改變這些觀念,是解決步道亂象問題不可或缺的一環。

真相並不單純!步道議題的多面性

課堂最後,我們試著談及步道問題的多面性。前幾年在香港,有反對石屎化的運動(「石屎」是香港對水泥的稱呼)。訴求者主要是越野跑的參與者。然而,越野跑會衝擊路面,對山徑帶來另外一種傷害。也因此 ,並不是只要同意野跑團體的提案,不鋪水泥,就能完全消除香港步道的問題。香港政府也採取包括:越野跑比賽須輪替場所、向參加者收取一定費用……等管制手段,來保護香港的步道。

而在台灣,我們看到曾經有熱心的志工付出大量心血和時間,在自然保護區憑一己之力蓋出一條壯觀工整的砌石路。這是不是就是千里步道想提倡的手作步道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考慮許多方面,例如:這條步道的誕生是否曾納入環境的考量?它的後續維護如何永續?選擇這些材料和作法,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適不適合當地的環境特質?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而做?

這些例子提醒我們,須意識到步道問題有諸多面向。並不是只要用水泥就一定是壞的;也不是只要反對設施什麼都不做最天然、或是只要志工熱心自發動手就一定是對的。希望大家在思考一條步道時,能突破成見,多從不同角色的角度切入——政府、志工、居民、環保團體,還有其他各種需求的使用者等等。也希望今天的討論讓大家體會到,手作步道提倡的幾個核心價值,不是僵硬的教條。除了環境永續、保護在地生態/文化的基本追求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深入了解個別步道的需求與特性,透過不斷的討論、對話,找到最適合這條步道的作法。

延伸閱讀:十年砌匠心——手作精神的公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