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論述
解放步道的想像力—重塑安全感與風險觀
2014/05/13
在台灣,步道的安全性被無限上綱,導致在天然步道上一定要鋪上鋪面才不會積水泥濘、鋪上階梯才是方便好走、設置欄杆才會有安全感,這些材料往往是以為耐久不壞的水泥鋼筋,但在造山運動頻仍的台灣,水泥步道常常裂開損毀、鋼筋外露造成危險因子,原本被視為美與柔軟的落英繽紛,反而因為落在不透水鋪面而造成溼滑危機;...
是風倒樹,還是虐倒樹?水泥種樹,有根難伸--是人禍,不是天災!
2013/07/23
一場風災,讓「虐倒樹」的真相公諸於世!從「花盆樹」、「鉛筆樹」到「無根樹」,包括江翠護樹志工隊、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華光護樹志工隊、新店碧潭護樹志工隊,以及護樹聯盟、看守台灣協會、綠色陣線協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等公民團體,一一揭露7月13日蘇力風災後的倒樹慘劇,直指管理、...
看守台灣:以行動看守郊山、破除步道水泥迷思
2013/05/31
議員與政府皆以「步道等於鋪面」、「沒有鋪面就是荒廢」的迷思,將天然透水、在地特色的土石小徑鋪上外來的水泥;而以為一勞永逸的水泥鋪面與裸露鋼筋卻毀損成為危險因子,造成工程發包永續,再多的經費都不夠用,這些作為正蠶食鯨吞今日台北淺山生態系的完整性,導致人們本想藉由走步道親近自然,...
徒步作為一種無權力者的表述
2013/04/16
以不仰賴機械動力的方式,回歸最大多數人生而平等的雙腳踩踏,徒步讓我們跟自然大地母親、跟無權力者姊妹兄弟連結在一起,既是民主最直接的型態,也是自由最基本的行動。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野草死亡紀事
2013/01/28
瑞秋卡森博士,在1962年寫下《寂靜的春天》一書,希望喚醒世人對農藥的重視,如今春天回來了嗎?在鄉間、在閒置的空地上,我們經常看到枯黃的草地,這些野草,為什麼遭到這樣的對待?它們有姓名,還是昆蟲的生態樂園,但是對農民來說,卻是害蟲的滋生地。在習慣使用除草劑的今天,我們忽視掉了哪些東西?...
【智庫沙龍-56】從步道到綠道--示範道:千里步道的夢想實踐
2013/01/10
時間:2013/1/11(五) 19:00-21:30
地點: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3樓302教室) MAP
六年前,人們問千里步道在哪裡?彼時各地參與夥伴正在串連/找路;
六年後的今天,人們可以在千里步道的網站上或是URMAP的電子地圖上,或是環島慢行一書裡,...
【轉發】看見媽媽的不安 宜縣將禁除草劑
2012/12/11
【2012/11/26 聯合報】
因為一群媽媽的不安,宜蘭縣政府下月起率先禁用除草劑,從非農業區開始先禁,明年再逐步擴大至住宅區、公園等人口稠集處。
環保局長陳登欽說,除草用的巴拉刈有「百草枯」之稱,是世界用量第二大的除草劑,人體只要攝入三毫升就會致命。
「我是受害人。」...
纜車政治又來了!
2012/09/17
文/徐銘謙(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今年7月份報載耗資13億元興建的台北市貓空纜車,先是歷經T16塔柱危機停駛,雖在2010年3月底復駛,台北市府也頻頻推出暑期低價搭乘策略,但是纜車車廂酷熱,夏季落雷、山谷強風頻頻,貓空纜車曾創下一個月內有21天因落雷停駛的紀錄,...
【智庫沙龍-54】猴硐綠色觀光社區培力:從郊野到都會--淡蘭古道與建構郊山步道系統的想像
2012/08/26
時間:2012/9/5 18:30-21:00
地點: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校內) MAP
古道的存在,往往與一個地區的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古道研究者楊南郡便說,古道的歷史就是台灣的開發史;清代自淡水廳翻過山脊到噶瑪蘭廳的淡蘭古道,便是福建漳泉移民開發北台灣的一部拓墾史。...
五週年前夕發起人專訪系列--黃武雄:慢慢形成的路跡最美
2011/06/16
經常聽聞人們由於長時間生活在城市中,一到假日便想盡辦法往戶外跑,藉以釋放有如水泥般固結窒悶的生活壓力。然而也愈來愈多人發現,即使到了郊外,「水泥」仍如影隨行,「現在到處都是水泥化,很多山路也都是水泥化了……;山壁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山崖也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黃武雄老師便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