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風倒樹,還是虐倒樹?水泥種樹,有根難伸--是人禍,不是天災!

DSC05115

一場風災,讓「虐倒樹」的真相公諸於世!從「花盆樹」、「鉛筆樹」到「無根樹」,包括江翠護樹志工隊、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華光護樹志工隊、新店碧潭護樹志工隊,以及護樹聯盟、看守台灣協會、綠色陣線協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等公民團體,一一揭露7月13日蘇力風災後的倒樹慘劇,直指管理、養護不當才是這場5千棵行道樹倒塌的真相。

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看著照片中花盆未脫、塑膠袋或不織布未解,甚至失根的老樹,以水泥「澆灌」的行道樹,護樹聯盟潘翰疆諷刺,蘇力颱風是個誠實的孩子,一口氣將雙北市行道樹的國王新衣給吹破。綠黨潘翰聲也抨擊,台北市的「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上路十年,依法成立的樹木保護委員會根本就是「樹木移植委員會」,如此「只移植、不保護,只列冊、不管理」的態度,如何能好好保護樹木?

相較於國內缺乏樹木主管機關、相關保護規範,甫從新加坡參訪返台的綠色陣線協會林長茂,以及長期關心城市綠化議題的立法委員林淑芬便指出,從1970年代開始,新加坡便擘劃花園城市藍圖,制定「園林綠化規畫總藍圖」作為上位政策,從樹醫師到管理維護都有相關配套措施,每年更花費2千萬新幣養護權新加坡的行道樹。

林長茂也說,走在新加坡的人行道,很難發現一棵長得不正常或不健康的樹,而台灣的當政者都在做秀,種樹以為只是挖個洞埋下去就好,不像日本從土壤酸鹼值、粒徑、樹穴寬度與深度、排水等都會考慮進去並制定規範,「實在覺得人民不值得繳稅給這個政府」。

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的代表則提到,不論是花盆未拆的花盆樹,或已經無根的鉛筆樹都有在林口發現,但對照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村預定地的10公頃自然森林,幾乎毫髮無損,「老天爺種的樹顯然比官員種的還長得好」。但諷刺的是,為了興建選手村,公部門準備動支救災用的第二預備金,移植這10公頃、具有天然水土保持防災功能的自然森林,之後再來種植為行道樹,。

在大埔事件裡,以交通運輸專業與劉政鴻縣長隔空交鋒的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則從交通管理面向指出,樹木可以軟化人心、降低車速,同時調節都市氣候、減少空氣污染與噪音,然而先天規範不足,再加上人行道更新工程,往往以犧牲行道樹來換取人行道鋪面的花樣與平整,導致行道樹淪為都市環境的龍套,隨時可被棄之如敝屣。

曾撰文書寫行道樹並收錄於教科書的前立委作家張曉風女士,也特地為了行道樹重回立法院,以「她是我姐妹」為主題,為風災後突顯遭遇人禍虐島的行道樹發聲。她表示,近來有非常多「虐待」的議題,從虐兵、虐童到虐待貓狗,如今又發現「虐樹」,這其中又以樹木是最不會發聲,「只能死給你看」。

張曉風感懷的說,看著這些宛如古代遭到裹小腳的行道樹,她只想叫這些官員回家去好好檢討。她認為,保護行道樹不僅只是為了樹著想,更是為了人的生活環境,她期待台北市能成為一片樹海,因此也提出市民的「綠色義務」,任何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之處種植、照顧一點綠意。

林淑芬則從制度面提出,未來應要求環境資源部中的國家公園署,一併將城市的樹木納入保護,並統一事權、專責管理,才能有效遏止傷害樹木的不當公共工程與妥善行道樹管理維護之責。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也呼籲,應參考荷蘭推動「國家生態綠道」的概念,強調人本交通與維護生物多樣性,檢討相關現行法令、制定「國家綠道法」,不僅守護都市的行道樹,更將影響涵蓋整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