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論述

#步道冷知識 專欄上線啦!

處理步道國際交流工作這幾年來,儘管心中走得踏實,明白國際工作的願景與目的,但有時面對親朋好友天真的一句「知道你很忙,但好像不知道你在做什麼......」,或者明明在環境組織工作,卻因為出訪製造了許多碳足跡...... 種種內憂外患,讓我們決定坐下來,在這個社群軟體氾濫的時代,重新用網誌的方式,...

有健康人民,也要健康土地!對運動部的期待與建言

作者:徐銘謙(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立法院於1月7日三讀通過《運動部組織法》,過去附屬在教育部之下的體育運動將升格,意味著政府會更重視運動推廣與發展。特別是2024年台灣在巴黎奧運、世界棒球12強等競技運動大放異彩,更多人期待能投入國家級資源支持奪牌策略、競技運動全民化,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選手...

讓我們開始用責任的語言表達–2024年國際步道會議場邊觀察

  提到步道,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就是假日出去走走,一個人、或一群好友休閒運動的生活領域的事情。如果說有一群人為此還成立人民團體,可能也以為是聯誼性質的社團,或是要爭取權利的利益團體。當進一步說到召開步道的國際會議,就更難想像會議主題,難道是世界步道美景,那樣值得每年召開嗎?將近20年前,...

不是所有「手做」的步道都是手作步道

從施作原則、整體評估、安全,及命名本身,和大家分享為什麼不是所有「手做」的步道都是「手作步道」

【給未來總統的一封信】從淨零損失到自然恢復,「綠領就業」能不能成為新經濟風潮?

「淨零碳排」(Net Zero Emission)是各國因為極端氣候的挑戰,不得不致力達到的目標。雖然當前各總統候選人為了達到「2050淨零轉型」,各自提出了台灣未來能源轉型、或鼓勵企業減排等政策;但千里步道呼籲,除了推動能源和企業轉型來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之外,...

給林佳龍市長的一封信

文/沈岱華(台中步道學學員) 從勝選之夜到您的競選總部歡慶的那一刻,即相信您將帶領台中市走向榮耀的未來;當您宣示打造「自然景觀、生態體驗、文化歷史」3大主題的百里登山步道,看見您不同於其他地方首長的深度。身為您的支持者及以台中市為榮的台中市民,提出幾點關於百里登山步道的淺見,願您撥冗參考。 一...

當步道學遇上台中大肚山

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台中文山社區大學台中步道學講師 十多年前目睹許多自然步道、百年古道遭到不當水泥石階、工程過度破壞的後果,因而走訪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學習手作步道的國際潮流,陸續到英國、德國、瑞士、法國、日本、紐西蘭、...

蓋硬體拚觀光的思維不改,天空步道只會捲土重來

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日前報載,我國國內旅遊市場萎縮,2017年全年僅1.8億人次,可能創下近五年來最差紀錄,這份數據與過去五年各地為拚觀光、投入大量成本搶建的各種硬體設施相比,顯然完全不成比例。主導觀光發展政策的交通部部長賀陳旦,明確指出問題在國內景點設施重複性太高,「...

前瞻水環境的真智慧:柯市長該考察的是另一個柳川

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台中市先於2015年起以所謂水質與環境生態工程整治柳川、2016年底用同樣的模式整治綠川,營造親水水岸廊道,甚至以燈光、塑膠樹、花、鳥裝飾,引起民眾兩極的評價:有人拍照打卡,認為從臭水溝變清潔的角度來看,勘稱醜小鴨變天鵝;也有人認為過於人工化,...

內山腳,臺三線不遠的浪漫 自然步道系列論壇

  內山腳,臺三線不遠的浪漫    自然步道系列論壇 內山腳下,崎嶇起伏的河階地上 在公路來到之前,那是一個土徑與溪渡阡陌而成的路網 在桐花來到之前,那是水圳與稻田、茶園、礦脈交織的繁榮 山路上雜沓著挑運樟腦、茶葉、香茅、木炭的足跡 腳跡踩著石頭路,有的打鑿,有的樸實 在開山與狩獵的邊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