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論述
【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4】軟、硬兼施 親近步道更輕鬆
2014/06/01
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
【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6】自己的步道自己救、翻轉步道的想像
2014/06/01
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
【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5】公、私協力 步道守護鐵三角
2014/06/01
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
【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3】減法思維 步道健行更愉快
2014/05/31
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
【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2】步道全面硬化 傷身又侵山
2014/05/30
根據調查,新北市的水泥步道比例不足三成,遠低於台北市,然而一旦將其他各式各樣的鋪面類型加起來,將發現新北市郊山的天然步道比例僅存 37%(仍遠高於台北市的 10% )。各種人工化的鋪面存在於新北市郊山,其中又以「棧道」最為普遍,不過經驗上更常見的,其實是「壞掉的棧道」。
比起水泥混凝土,...
【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1】無限期支持 天然步道零損失!
2014/05/25
試著想像,一條通過荒野的路徑,它可能是近代才為山友走出,純粹提供登頂或覽景的登山路線,或是飽滿文化、歷史意涵的百年古道:過去提供漁獵、採集、交易、通婚、遷徙、征戰…等各式各樣功能。但無論如何,引領著人們走入自然的步道,總能滿足人類親近、回到自然的那份原始渴望,...
【轉載】台北需要一條山徑
2014/05/22
圖文/劉克襄(知名生態作家)
當一座城市被豐饒的郊山環繞時,我一直以為,都該擁有一條以上,長長的開闊山徑,橫跨市區的邊緣或核心。那山徑即安全又明亮,且視野良好,可以遼望整座整市。
那山徑也很綿長,不斷連結著樹林、公園和人行道,可以走個四天三夜。讓行山的人可以擁有在城市漫長走路,可以紮營露宿的權利...
解放步道的想像力—重塑安全感與風險觀
2014/05/13
在台灣,步道的安全性被無限上綱,導致在天然步道上一定要鋪上鋪面才不會積水泥濘、鋪上階梯才是方便好走、設置欄杆才會有安全感,這些材料往往是以為耐久不壞的水泥鋼筋,但在造山運動頻仍的台灣,水泥步道常常裂開損毀、鋼筋外露造成危險因子,原本被視為美與柔軟的落英繽紛,反而因為落在不透水鋪面而造成溼滑危機;...
【智庫沙龍-64】「從山到海:流域學習」系列之二:溯源精彩北勢溪
2014/05/08
活動時間:2014/05/23(五)18:30
活動地點:永和社區大學福 204 教室(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 MAP
住在台北的你,知道每天喝的水是從哪來的嗎?也許有人會說是翡翠水庫,但說得精確一點,應該是來自「翡翠水庫集水區」與「南勢溪集水區」,也就是新店溪的兩大上游支流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