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台北需要一條山徑

圖文/劉克襄(知名生態作家)

不知今年台北市長候選人,有無可能提出山徑的規劃政策?

當一座城市被豐饒的郊山環繞時,我一直以為,都該擁有一條以上,長長的開闊山徑,橫跨市區的邊緣或核心。那山徑即安全又明亮,且視野良好,可以遼望整座整市。

那山徑也很綿長,不斷連結著樹林、公園和人行道,可以走個四天三夜。讓行山的人可以擁有在城市漫長走路,可以紮營露宿的權利。

那山徑還保持泥土路,偶爾以在地石材鋪設石階,不會有過度人工的設施。市民走進那兒,暫時從忙碌的城市制約解脫,輕鬆地找到和自然對話的空間。甚至,某些路段晚上都適合散步、健行和慢跑。

以往,或許緣於威權時代,或者因市民生活意識尚未啟蒙,更由於交通動線配套不足,我始終未看到這等山徑誕生的可能。如今捷運路線密集而便利,公車系統發展亦臻成熟,我們的視野便該提昇。從一條山徑做為標竿,規劃城市的休閒環境,充滿具體的可能,更足以啟發市民對綠色空間的想像。

在香港,許多國際遊客皆知,當地有四大名徑。其中麥理浩徑和衛奕信,都接近一百公里,形成十字,橫跨全港。新加坡沒有眾多郊山,只有一些小丘,卻也努力規劃一條三四十公里的自然步道,環繞整個城市。它們都以捷運為主,公車為輔,串連出適合市民平時休閒活動的路線,同時吸引國外觀光客的到訪。兩座華人都會因而成為城市博物館,那山徑是瀏覽的走廊。

但台北規劃了什麼路線呢?如今跨過整個都會的,除了交流道、高架橋和外環道,我們有山徑如此漂亮地迤邐,可以信步賞景,或者豪邁地壯遊嗎?台北雖擁有這個自然資源,可惜的是,只有聊備一格的步道,讓人休閒健行,或做晨操。長久以來,我們一直缺乏大型的綿延山徑,做為綠色表徵,帶動城市的節能減炭。甚而展現自己的城市風格。

我想像中,至少有三條,都可以利用捷運站串連。譬如劍潭到內湖,後山埤到公館,或者是跨雙城的新店到貓空。這三條缺的不是平地的交通動線,而是站與站間,一條山徑的良好連結。這些山徑未來還可繼續擴展,各自伸向偏遠之地,分叉為多樣步道的入口。

70年代時,交通不便,不易遠行。上述郊山路線,在節慶時都曾有岳人帶隊健行。再者,過去放眼望去盡是夜總會的郊山,諸如芳蘭山、中埔山等地,都逐一徵收,綠化為森林坡地時,這等山徑若無法形成有機連結,無疑是錯失施政的良機。

我們推動的不是登山活動,其實是在拉昇台北的高度,不再以經濟開發為唯一導向,也不盡是強調生態環保的重要,而是以休閒品質為先,同時創造生活價值的認同。這些山徑可以包裝為台北新風貌的一部份,促發更多公民議題的關心,也帶動不同內涵的觀光旅遊。

101、夜市或許都能代表台北,但代表物應該更為多樣,而一條山徑,更能展現城市綠色面向的美好質地。

(本文經作者同意後轉載,並同步刊登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