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深刻討論,主筆寫就一系列 6 篇探討郊山步道課題的精彩評論,並投書至「天下獨立評論」,希望透過輿論號召更多朋友關心步道議題,並形成社會討論。即日起將配合獨立評論,每日刊登一篇系列文章,也歡迎千里步道的夥伴們的批評與鼓勵,並期待大家能協助轉載分享,讓更多「看見步道」! 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 李嘉智 文耀興 徐銘謙 林芸姿 張隆漢 張雲涵 張義鑫 郭天順 陳朝政 陳麗娜 賀賢德 潘建宇 蕭國堅 台大步道行動社
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深刻討論,主筆寫就一系列 6 篇探討郊山步道課題的精彩評論,並投書至「天下獨立評論」,希望透過輿論號召更多朋友關心步道議題,並形成社會討論。即日起將配合獨立評論,每日刊登一篇系列文章,也歡迎千里步道的夥伴們的批評與鼓勵,並期待大家能協助轉載分享,讓更多「看見步道」!
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 李嘉智 文耀興 徐銘謙 林芸姿 張隆漢 張雲涵 張義鑫 郭天順 陳朝政 陳麗娜 賀賢德 潘建宇 蕭國堅 台大步道行動社
圖、文/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
閩南語有句俗諺:「東西會買,不如會用」,意思是說愛惜物資勝過有錢不斷買新的。在生活相對充裕的當代,我們大多忘了這句話所要傳達、惜財愛物的價值,但當我們跟著雙北郊山步道鋪面調查行動的腳步,走遍台北市、新北市郊山274條步道,發現不論是步道鋪面、設施乃至週邊環境,都有許多看似長期缺乏照顧、維護的現象,例如草長宛如廢棄路線、階梯破損、坡面沖蝕,乃至前篇文中也提到的指標、解說牌毀損,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傳統智慧給我們的教訓?
步道也會鬧彆扭?
任何東西用或不用,總會有「鬧彆扭」的時候,步道亦然。郊山步道提供市民休閒遊憩、親近山林的管道與機會,受到自然作用力以及人為踩踏使用的交互影響,步道本體、週邊設施難免耗損,即便是都市空間中的硬鋪面人行道,量體、結構強度都比郊山步道高得許多,仍需要公部門經常發包整修、維護,遑論是山中林間的步道?然而,同為供人行走的空間,透過比較步道與人行道的差異,我們便能發現郊山步道在管理維護課題上的兩個特殊性。
首先是管理面,步道涉及權責單位紛雜。不同於人行道屬於市區道路附屬工程,管理單位事權統一,步道線型空間行經地的管轄權屬,可能為地方政府,也可能是中央政府,例如農委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等,當然也經常發生通過私有地,而涉及個人、農田水利會、原民保留地、宮廟管理委員會等。
其次是維護面,步道必須考量使用者需求與週邊自然環境的平衡。人行道的養護幾乎僅需要考量「人」的因素,即使增設附屬設施、擴建,也都是以人的使用需求為核心;然而,地處郊山的步道,應該視為當地自然生態的一環,除了考慮使用者的通行權益,更應維持步道和週邊景觀的相容性,尊重既有生態系的生存環境。
常態維護 不為也或不能也?
透過這一系列文章,相信我們都能理解為了維持步道功能正常運作,並且預防人身安全、環境災害等衍生性問題,落實常態性的維護管理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那麼缺乏維護的現況是「不能」抑或「不為」?
基於郊山步道在管理維護工作上的特殊性,我們進一步觀察到兩個郊山步道維護管理上的困境。
困境一是法規制度面,無論中央或地方都缺乏專屬條文能夠援引規範。由於步道是一線型空間,與此空間產生關聯的種種元素,諸如土地、水系、森林、動植物,或許各自找得到相關法源,但「步道」本體卻無法可管,而步道所牽動的系統性問題,也使管理權責變得複雜。
此外,步道該怎麼做?設計、施工是否有所規範?據了解,目前僅有林務局頒布的「國家步道系統設計規範」,用以約束國家步道系統整建、維護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管轄的郊山步道則無國家規範,端視公部門承辦與承包廠商的觀念是否重視生態、能否系統性思考,而這都將決定步道管理維護的成本與難易度。
困境二是資源利用面。首先,近年來公部門的預算緊縮,再加上簡易修繕工程未達經濟規模也不易招標,使得步道損壞往往累積到讓人看不下去、接獲民怨了,才編列預算準備發包。發包後又回到困境一的循環,徒增社會與環境成本。
一旦整修工程緩不濟急,緊接著就會面臨第二個狀況,便是社區民眾、熱心山友自力修繕。我們常聽到民眾說:「等公家做袂赴飼,不如家己來做卡緊」,但民眾不比國家資源雄厚,於是我們會看到用舊地毯、廢輪胎、空酒瓶等廢棄物回收鋪設的步道;優渥一點的則會花錢購置碎石、石磚,在缺乏專業評估與規劃的情況下,很難說這些熱心真的有助於改善步道上的問題。
公私協力鐵三角
步道維護管理的工作精於刮垢磨光、毀于荒嬉行隨,但面對這些困境,彷彿落入無窮迴圈的泥沼,爬不出來。為此,我們提出「公私協力鐵三角」的觀點,希望藉由三角的端點:公部門、私部門與專業社群,一方面回應步道管理維護的特殊性,也嘗試突破現階段所面臨的困境。
首先,步道的經營管理涉及面向太廣,在統一事權的單位出現之前,公部門應建立跨單位的委員會或任務小組,其中成員應該納入專業者與民間社團,在管理階段便能有常態性的監督、規範組織存在。
其次,基於步道應在環境生態與使用者需求間取得平衡的特殊性,公部門的發包工程,應將其與專業者、使用者的對話溝通,納入前期規劃階段,而不是行禮如儀、單向公佈資訊的說明會。
接著鼓勵在地社區、社團,以認養、巡護的方式,協助步道損壞通報,而輕微的步道問題,甚至可由公部門提供工具、材料,引進手作步道的專業,由社區居民協助修繕,一則分攤步道常態維護的成本壓力,亦能透過手作步道所蘊藏的環境教育意涵,引導市民以更友善生態環境的方式奉獻熱情。
親山而不「侵」山,我們透過步道鋪面、週邊設施、資訊及指標系統,以及步道維護管理等面向,點出郊山步道的現況與課題,本系列最後一篇將試著指出一條前行的方向,我們又可以一起做些什麼?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獨立評論」)
圖、文/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
閩南語有句俗諺:「東西會買,不如會用」,意思是說愛惜物資勝過有錢不斷買新的。在生活相對充裕的當代,我們大多忘了這句話所要傳達、惜財愛物的價值,但當我們跟著雙北郊山步道鋪面調查行動的腳步,走遍台北市、新北市郊山274條步道,發現不論是步道鋪面、設施乃至週邊環境,都有許多看似長期缺乏照顧、維護的現象,例如草長宛如廢棄路線、階梯破損、坡面沖蝕,乃至前篇文中也提到的指標、解說牌毀損,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傳統智慧給我們的教訓?
步道也會鬧彆扭?
任何東西用或不用,總會有「鬧彆扭」的時候,步道亦然。郊山步道提供市民休閒遊憩、親近山林的管道與機會,受到自然作用力以及人為踩踏使用的交互影響,步道本體、週邊設施難免耗損,即便是都市空間中的硬鋪面人行道,量體、結構強度都比郊山步道高得許多,仍需要公部門經常發包整修、維護,遑論是山中林間的步道?然而,同為供人行走的空間,透過比較步道與人行道的差異,我們便能發現郊山步道在管理維護課題上的兩個特殊性。
首先是管理面,步道涉及權責單位紛雜。不同於人行道屬於市區道路附屬工程,管理單位事權統一,步道線型空間行經地的管轄權屬,可能為地方政府,也可能是中央政府,例如農委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等,當然也經常發生通過私有地,而涉及個人、農田水利會、原民保留地、宮廟管理委員會等。
其次是維護面,步道必須考量使用者需求與週邊自然環境的平衡。人行道的養護幾乎僅需要考量「人」的因素,即使增設附屬設施、擴建,也都是以人的使用需求為核心;然而,地處郊山的步道,應該視為當地自然生態的一環,除了考慮使用者的通行權益,更應維持步道和週邊景觀的相容性,尊重既有生態系的生存環境。
常態維護 不為也或不能也?
透過這一系列文章,相信我們都能理解為了維持步道功能正常運作,並且預防人身安全、環境災害等衍生性問題,落實常態性的維護管理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那麼缺乏維護的現況是「不能」抑或「不為」?
基於郊山步道在管理維護工作上的特殊性,我們進一步觀察到兩個郊山步道維護管理上的困境。
困境一是法規制度面,無論中央或地方都缺乏專屬條文能夠援引規範。由於步道是一線型空間,與此空間產生關聯的種種元素,諸如土地、水系、森林、動植物,或許各自找得到相關法源,但「步道」本體卻無法可管,而步道所牽動的系統性問題,也使管理權責變得複雜。
此外,步道該怎麼做?設計、施工是否有所規範?據了解,目前僅有林務局頒布的「國家步道系統設計規範」,用以約束國家步道系統整建、維護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管轄的郊山步道則無國家規範,端視公部門承辦與承包廠商的觀念是否重視生態、能否系統性思考,而這都將決定步道管理維護的成本與難易度。
困境二是資源利用面。首先,近年來公部門的預算緊縮,再加上簡易修繕工程未達經濟規模也不易招標,使得步道損壞往往累積到讓人看不下去、接獲民怨了,才編列預算準備發包。發包後又回到困境一的循環,徒增社會與環境成本。
一旦整修工程緩不濟急,緊接著就會面臨第二個狀況,便是社區民眾、熱心山友自力修繕。我們常聽到民眾說:「等公家做袂赴飼,不如家己來做卡緊」,但民眾不比國家資源雄厚,於是我們會看到用舊地毯、廢輪胎、空酒瓶等廢棄物回收鋪設的步道;優渥一點的則會花錢購置碎石、石磚,在缺乏專業評估與規劃的情況下,很難說這些熱心真的有助於改善步道上的問題。
公私協力鐵三角
步道維護管理的工作精於刮垢磨光、毀于荒嬉行隨,但面對這些困境,彷彿落入無窮迴圈的泥沼,爬不出來。為此,我們提出「公私協力鐵三角」的觀點,希望藉由三角的端點:公部門、私部門與專業社群,一方面回應步道管理維護的特殊性,也嘗試突破現階段所面臨的困境。
首先,步道的經營管理涉及面向太廣,在統一事權的單位出現之前,公部門應建立跨單位的委員會或任務小組,其中成員應該納入專業者與民間社團,在管理階段便能有常態性的監督、規範組織存在。
其次,基於步道應在環境生態與使用者需求間取得平衡的特殊性,公部門的發包工程,應將其與專業者、使用者的對話溝通,納入前期規劃階段,而不是行禮如儀、單向公佈資訊的說明會。
接著鼓勵在地社區、社團,以認養、巡護的方式,協助步道損壞通報,而輕微的步道問題,甚至可由公部門提供工具、材料,引進手作步道的專業,由社區居民協助修繕,一則分攤步道常態維護的成本壓力,亦能透過手作步道所蘊藏的環境教育意涵,引導市民以更友善生態環境的方式奉獻熱情。
親山而不「侵」山,我們透過步道鋪面、週邊設施、資訊及指標系統,以及步道維護管理等面向,點出郊山步道的現況與課題,本系列最後一篇將試著指出一條前行的方向,我們又可以一起做些什麼?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獨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