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鋪面調查系列 - 2】步道全面硬化 傷身又侵山

編按:歷時將近兩年的「雙北步道鋪面調查」,在經過數十位鋪面調查志工實地走訪台北、新北總長將近 500 公里的郊山步道,看見許多光怪陸離的郊山現象,也為高度人工化的郊山步道感到憂心,這也成為我們今年倡議發起「台灣步道日」的重要初心。為了讓步道調查成果不只是冰冷與表面的數據,,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深刻討論,主筆寫就一系列 6 篇探討郊山步道課題的精彩評論,並投書至「天下獨立評論」,希望透過輿論號召更多朋友關心步道議題,並形成社會討論。即日起將配合獨立評論,每日刊登一篇系列文章,也歡迎千里步道的夥伴們的批評與鼓勵,並期待大家能協助轉載分享,讓更多「看見步道」!

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
李嘉智 文耀興 徐銘謙
林芸姿 張隆漢 張雲涵 張義鑫 郭天順 陳朝政 陳麗娜 賀賢德 潘建宇 蕭國堅 台大步道行動社

步道調查成果 - 2

圖、文/千里步道鋪面調查小組

有幅畫面我們經常可以在生活周遭的郊山上見到:從山腳的入口意象開始,可能是花崗岩,也可能是色澤、紋理仿木仿竹的水泥階梯,一路直上,通往山的深處或最高點,這或許也是許多朋友對「步道」的想像。不過我們可以試著想像另一幅圖像:有條通往山裡的土徑,或許並不寬敞,路旁的草可能還有點高;路上除了石頭就是土,基本上沒有可以稱作「鋪面」的東西;至於階梯,可能還是必要,但用的是跟周遭環境色調相仿石塊或木頭,帶點古道的氛圍。

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兩種情境何者較為討喜,就現實狀況而言,根據步道鋪面調查小組實地走訪,台北市有將近 75% 的步道接近前者,在我們的歸類中屬於「水泥步道」;而類似後者、被歸類為「天然步道」的比例,則僅約 10% 。以如此懸殊的比例,我們可以推測台北市民比較偏好以水泥鋪設的步道嗎?或者換句話說,純天然的泥土步道有什麼問題,以至於台北市郊山步道高達 7 成以上都成了水泥路面?

天然的不一定最好?

首先,我們都了解台灣氣候多雨潮濕,特別是北部低海拔山區,水氣豐富造就了繽紛的動植物生態,但雨後的步道土面往往顯得溼滑甚至泥濘;步道溼滑固然是使用者的危險因子,泥濘的路面更容易迫使人們為了避開積水,往步道兩旁踩踏,使步道愈來愈寬,不僅干擾步道週邊生態,也增加步道維護難度,最後甚至因為路緣植被遭到破壞、無法鞏固邊坡,終而引發沖蝕坍塌的嚴重後果。

其次,因應台灣登山習慣而大量存在、通往山頂捷徑的陡峭路線,如果仍維持的天然土徑,一旦大量的人為踩踏加上雨水沖刷,時間一久便形成沖蝕溝,土壤、植被大量流失不在話下,更嚴重衝擊步道生態與景觀,不啻是無端劃過山林的一道道傷口,令人怵目驚心。

除此之外,天然土徑的植被生長快速,為了確保步道路跡清楚,養護的成本或許也是個問題。只是,將步道鋪上水泥難道就可一勞永逸解決這些課題嗎?

水泥也無法一勞永逸

公部門依《政府採購法》發包廠商鋪設、維護郊山步道,對得標廠商而言,以規格化材料全面鋪設恐怕是最為快速簡便的作法;隨著民眾的環境意識提昇,當然也影響了步道工程的設計與施作,願意考量週邊景觀,但不可否認,運用水泥混凝土搭配電動機具,仍然比大量使用人工,以古法砌石、手工具一尺一寸的修築還來得輕鬆便捷。然而根據訪談,水泥步道的養護成本並未因此降低,反而面臨步道輕微損壞的經費規模難以發包,只得不斷累積小問題最終釀成災害、引發民怨的矛盾。

再者,在許多林蔭茂密的步道環境中,水泥路面同樣受到潮濕氣候影響,滿佈青苔雖然綠意十足,卻也遇雨濕滑不堪。再進一步對材料特質多些了解,便會發現當水泥受到水氣影響,由鹼性逐漸中性化的過程,不但影響內部鋼筋結構,加上自然環境並非靜止不動,當山坡地滑、植物侵入,造成的任何細微裂痕都會加速水泥構造崩壞。

試想,一場極端氣候下的暴雨,足以摧毀任何材質鋪設的步道,但碎石、原木遭到沖毀,不過是回到自然、融入生態,山裡頭的鋼筋水泥又會變成什麼呢?

發揮手作精神 親山不侵山

但不用水泥就好了嗎?根據調查,新北市的水泥步道比例不足三成,遠低於台北市,然而一旦將其他各式各樣的鋪面類型加起來,將發現新北市郊山的天然步道比例僅存 37%(仍遠高於台北市的 10% )。各種人工化的鋪面存在於新北市郊山,其中又以「棧道」最為普遍,不過經驗上更常見的,其實是「壞掉的棧道」。

比起水泥混凝土,運用木材與更易於運送的鋼架,多少較能降低人工構造物在自然環境中的突兀,並在某些步道不得不經過的環境敏感地帶,例如溼地、水域等,適度發揮減輕生態干擾的功能。只是台灣郊山的多雨潮濕,不但嚴重折損棧道材質壽命,並且溼滑難走,一旦發生意外或設施損壞,除了再度發包工程善後別無他法。

我們再試著回歸最根本、核心的問題:台灣郊山步道面臨多雨潮濕的氣候,如何在生態保育、景觀美學,與維持使用者需求及安全考量之間取得平衡?

步道乃是人們通往自然、親近生態的重要途徑,因此不讓步道破壞切割自然環境相當重要,但如何確保「安全」仍是必要條件。路面積水溼滑是步道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來源,但透過觀察我們發現,步道積水未必是因為「鋪面材質」,更多的問題來自於「路線設計」。步道上的最低點如何不積水?坡道上的逕流如何不沖刷?只要多一些觀察,諸如此類的「水的課題」,十之八九能用更貼近自然的方式克服。

而必要存在的設施,例如陡坡上的階梯、集中排水的溝渠,與其大費周章自山下搬運材料上山施作,而這過程又往往必須開設施工便道,增加對自然環境的干擾,不如將目前工程預算中,大比例用於購置材料、租用機具的經費,改為聘雇技術工、搬運工,輔以對現場環境有充分研究的專業設計,就地取材或採用自然素材,不但減輕了對步道週邊環境的破壞,以如此「手作」方式修建的步道,相較於硬鋪面與設施,更易於落實常態維護,避免輕微損壞累積成嚴重災害。

其實,撇開種種步道運用水泥鋪設可能造成的環境破壞,光是因為行走於硬鋪面上,缺乏緩衝力而容易對膝關節造成運動傷害,再對照郊山步道主要使用族群的年齡層逐年偏高,便應該審慎思考步道鋪面材質的運用,「先不傷身體(與環境),再講求效果」不是嗎?

親山而不「侵」山,鋪面人工化的反思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從郊山環境中的步道週邊設施來談,民眾的活動如何透過步道擴散至山林裡的各個角落,進而產生哪些值得關注的課題。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下獨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