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領隊的責任在確保志工的安全與施作的品質;志工的榮譽與名譽來自施工的品質。

步道是我們走進自然、認識這塊土地的途徑,也提供讓我們放鬆心靈、休閒遊憩等附加價值。但不可諱言的是,人類活動總會為自然環境中的原生態帶來或多或少的衝擊。因此,如何在步道與周邊環境之間取得平衡,滿足多元使用者,同時降低衝擊程度,一直是我們審慎小心看待步道議題的基本前提。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下稱千里步道)作為民間組織,從鼓勵公民參與的角度推動手作步道理念,一方面希望號召民眾以行動實踐作為開始關心步道環境議題的起點,具有環境教育的內涵 之外,也期待藉由社會共識的凝聚形成,加速公部門制度上與觀念上的革新。

另一方面,我們也積極搭建公部門與私部門合作的各種可能;從參與林務局推動的步道工作假期及步道志工開始,我們也嘗試與許多部落、社區分享手作步道的理念與操作方式,並期待以步道作為這些社區夥伴和公部門對話的橋樑,從而促成公部門挹注資源支持社區參與環境保育的行動,善用私部門加入步道常態維護的效率。

在手作步道作為一種社會運動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最具實驗性但同時也創造極大成效的其中一件事,是採取以「步道」為核心的方式規劃出跨科際、跨領域的「步道學」課程,以此號召培訓了一批約20多位的手作步道「種子師資」。他們是一群具有高度熱情與動機的「素人」,歷經長達4個月的觀念與實務訓練後,從原先的步道運動參與者,成為實踐與專業知能兼備的行動者。

多年努力下來,以更融入自然、傳承歷史、減輕破壞的方式規劃、施設步道的觀念也日漸根植社會大眾,期待手作步道介入的各種需求已臻臨界點。有鑑於此,我們蒐集參考國外相關規範,以及我們在國內所累積的多年經驗,研擬《步道師及手作步道活動準則》(以下稱本準則),首先針對義務性參與手作步道理念推廣的步道師,試著建立一套活動領導的行為準則,與明確的專業培訓及認證機制以公昭信,並在本準則公告的同時,將公布第一批各層級步道師名單。

其次針對各類型有助於推廣手作步道理念的活動,給予明確的操作性原則與注意事項。除了有助於步道師瞭解各類手作步道活動的目標與內涵,也提供給其他有意願參與合作推廣手作步道理念的個人與團體,在投入相關活動籌辦的過程參考依循。特別是當合作夥伴希望取得手作步道商標授權時,本準則的規範內容將作為審視授權與否的依據之一。

本準則將在千里步道網站上公布後開始生效,但秉持開放及包容的原則,期待所有關心與參與推動手作步道的朋友能持續不吝給予回饋與修正建議。

意見回饋信箱tmitrail@tmitrail.org.tw

第一版生效日期:2018年10月3日
v1.1修訂日期:2018年12月24日(增修回流教育方式與各層級要求時數)
v1.2修訂日期:2019年8月9日(增修副標)
v1.3修訂日期:2020年5月19日(增修步道師培訓與認證體系圖)
v1.4修訂日期:2021年5月5日(於〈步道師的權利與責任〉增修步道志工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