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參與心得
臺大山徑行動社 2024 冬季梅峰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剛邁入2024年,臺大山徑行動社的同學與千里步道協會的步道師們驅車前往海拔2100公尺的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在奇萊連峰的群山環抱之下,參與五天四夜的「梅峰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李適軒
國立臺灣大學山徑行動社社長 /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學生
我的步道首部曲

在步道工作坊,我所嚮往的是祖先一直在勞動的精神,除了動手以外,更關鍵的是運用我們早已進化的大腦。在步道工作上,我也學習到,每個人都有他的角色與位置,都該被重視,也都該自我尊重。不要比較,只要去找到一個自己最舒服的位置,並且試著去扮演自己不熟悉的角色,如果,願意脫離舒適圈...
吳雙澤
2021南方四島工作假期志工 /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
從知識到手作實踐,小公民的公共參與--十指連心 手作步道課
透過老師、助教們的引導,我們學習運用工具,一點一滴的徒手整理這條我們要修復的砌石道路,看似簡單,但卻又考驗著每個人的個性與心思,石頭鋪面必須要選用大小相近的石頭,中間較大兩側略小一點,並且要想像鋪面的平整性及耐用度…
蔡淑娟
台中步道學學員
我與「台中步道學」的美麗邂逅
我是瑞井“原生物種”,這條步道是從小到大玩耍的地方,沒想到手作步道的地點就在這裡,當步道完成時,我的心情是悸動的,手作步道是有溫度的、溫暖的、美麗的,她將會是一條百年步道。這個秋天的浪漫是我報讀了「台中步道學」,參與了手作步道,感謝文山社大蔡靜宜小姐推薦此課程,給了我這場美麗的邂逅。
郭湘稘
台中步道學學員
踏查先人的路跡,手作溫柔的修復

踏查先人的路跡,手作溫柔的修復
--20180414-0415書院.老路.鹹菜甕:關西渡南古道工作假期
人生初體驗
參加千里步道的古道修復工作假期,位於關西的渡南古道分工合作以手作的方式整出一條人、動植物皆適合的大自然小徑。
出發
跟淑敏借了許久的背包,終於上肩了。內裝了睡袋、睡墊、一雙雨鞋、拖鞋
張錦如
2018 新竹關西渡南古道工作假期志工
關公到莎韻-殖民的吸納與抵抗
文/施錦隆(2014 大南澳生態小旅行參與夥伴)
「莎韻的故事是日本政府的政令宣傳…」某個團隊成員對部落導覽人員做出這樣的表達,他說出也是我身為歷史老師的歷史認知,這個已經是媽媽的部落婦女說:「但她是我們的家人…」這句簡短的回應沒有反駁我所認識的歷史論述,卻著實翻攪著我的歷史評價。
Obstacles are no reason to stop you moving forward
圖文/Joshua Morgan(2014 大南澳越嶺步道工作假期參與志工)
Let me start by introducing myself. My name is Josh Morgan and I am from Australia. I have only recently moved
用緩慢的方式,探索山海匯集的亮點--記大南澳小旅行
我覺得做夢是一件有趣的事,白日夢、夜晚隨夢飛翔、天馬行空地想;我也愛聽人們述說夢想,欣賞人們眼中閃爍的光芒。這次大南澳小旅行拜訪的地方,人們有著獨特的夢想,以及腳踏實地實踐夢想的嘗試和能力。
曾參加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的我,體會過協會帶領大家認識台灣這片土地的用心,也引起我對生態小旅行的想像和好奇。
蘇鈺茹
2014/10/10-12 大南澳生態小旅行參與夥伴
回家的路--砂卡礑舊部落手作步道筆記

文/邱麗卿(千里步道資深志工)
上山的路不容易,但是一遍又一遍的上山,重建屋舍與種植作物,倒成了移居山下的部落朋友們最掛心的事,因為透過一次次的返回旅程,他們回家的希望逐漸成形;重建故鄉的路途雖然很漫長,但經過一次次的步道修築,與無數次經營方式的討論與嘗試,終將為部落尋找出最可能的發展模式。
千里步道,環島慢行:一生一定要走一段的土地之旅--記大南澳生態小旅行

我是一個會把「走路」填在興趣格裡的人。幾年前手中有了這本書,便對這個協會的活動充滿好奇,默默地在心中埋下種子,未來一定要走這麼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