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步道首部曲

 

在步道工作坊,我所嚮往的是祖先一直在勞動的精神,除了動手以外,更關鍵的是運用我們早已進化的大腦。在步道工作上,我也學習到,每個人都有他的角色與位置,都該被重視,也都該自我尊重。不要比較,只要去找到一個自己最舒服的位置,並且試著去扮演自己不熟悉的角色,如果,願意脫離舒適圈,在手作步道工作上會更加如魚得水。

步道工作可說是集體智慧的展現,夥伴們相互傳承提醒,彼此協力支援,因爲工作的嚴謹性與美學,再加上步道師和志工們的創意發揮,是承襲自百年前祖先的大型創作。

步道工作跟當地完美結合,因為它是利用自然的材料,所以要對這個地方的地理、地質、自然和生態有相當的認識,而且,它又跟常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會與當地人的互動緊密。做了一條步道之後,會跟當地產生很奇妙的情感連結,異鄉成了故鄉,會想要回來一再造訪。當此次步道工作還未結束時,我就暗自盤算要再回到東嶼坪,來維護自己所參與過的步道施作。

在步道工作中,要善用工具,要習慣請求別人協助,不要被一時的表象所蒙蔽,以上三點都是要我不能太固著, 要對四周環境保持一種覺知,特別是與人相待的部分,一定要把自己敞開,才會有足夠的敏感度啊;要觀照他人的狀況與需求,才能與人合作無間!

這幾天作步道時,我一直在練習著要如何學會平衡:腳痛需要休息就自己找時間吧,但也要讓自己潛力得以激發;兩位老師的發號施令一定要聽進去,但是可以有最因地制宜的做法;配合團隊活動固然重要,但也要觀照自我。

第二天的傍晚,在小王子平台上看著落日與月圓各據天空的兩端時,我的心裡胡亂想著:幸好我還有好奇心,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我還願意承認自己無知,我渴望跟人學習,原來我也是小王子!

這幾天內心裡一直在向祖先們致敬!我的爺爺砌過石滬,我的外公會堆菜宅,到了我父執輩的時候還會修復工作,但是因為早年離鄉念書,對這些海島生活技能,我什麼都不懂。經過工作坊之後,現在的我終於可以和祖先們對話了,作過步道,才知道當初先人在荒煙蔓草中安身立命在島上的辛苦。

這次受聖心的邀請來參加工作坊,終於和祖先們的生活有連結了,內心很感動,也更尊敬這些傳統文化,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到底要擁有多少信念、毅力與智慧,才有辦法在那個年代生活下來呢?看到了這座「澎湖的馬丘比丘」,我的心思穿越時空,隨著天上的白雲遙想著。

在東嶼坪,看到在南北山之間的邊坡上,還有數量龐大的梯田遺跡,不禁讓人對於祖先為了要在小島上生活下來的決心,感到肅然起敬!

他們如何規劃農作物的栽種計劃?他們如何把這麽多的石頭擔上來呢?有什麼樣的組織,可以來調度指揮呢?到底要花多少時間,用了多少人力,才完成得了這麼龐大的工程?

經過了這次的千里步道協會在東嶼坪所辦的手作步道的工作坊,對於學習祖先所傳承下來的智慧,我心嚮往之,一條手作步道的完成,通往了未來的道路,也連結了島民的過去,而現在,只需要費力去搬石頭、砌邊坡、做階梯,如此而已,但奇妙的是,汗水明明滴在額頭上,在心裡面卻隱藏著無限的療癒!

作者資訊

吳雙澤
2021南方四島工作假期志工 /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