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砂卡礑舊部落手作步道筆記

20130816_092612

文/邱麗卿(千里步道資深志工)
圖/千里步道協會

從2011年開始參加手作步道活動,但是只有這一次的行前說明,格外令人吃驚,因為內容提到:大同大禮部落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溪中、上游,上去的公路已斷,只能靠步行前往,單程約莫需要六個小時;而且因為所有的生活物資只能靠流籠運送,所以請參與活動的人揹一公斤「禮物」上山,即是依清單準備所需的物資,分送給部落的朋友;下山時也歡迎隨手帶一公斤的垃圾下山,共同維護自然環境。

到部落的經驗這不是第一次,但卻是最艱苦的一次。第一次準備登山鞋、第一次負重約九公斤的背包,對登山高手來說,這可能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紀錄,卻是個人的首次嘗試。首先,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集合,整束行裝後,跟著部落朋友,踏著堅實的步履一步步向山上走去。剛開始幾步的攔天巨石,彷彿預示了此行路況艱難,是場勞力與毅力的雙重試煉。前方的路,在廣袤的山間無限延展,不敢常常詢問到達終點的距離,深怕一次次變化不大的答案只會軟弱了前行的意志;於是轉而藉由耳朵聆聽身旁的鳥叫蟲鳴、與眼睛觀察四周的樹影花形的過程,分散一些對身體疲累的關注力。

原來這是一條太魯閣族人回家的路,隨口問起同行的部落朋友上山辛苦嗎?卻收穫一個充滿微笑而肯定的回答:「回家的路,一點也不苦!」他們泰然自若且充滿感激的神情,安撫了我初次體驗恐慌而焦躁的心;而且這個意外的答案讓我備覺感動,告訴自己也要勇敢接受眼前一切挑戰,並且深信只要不斷走下去,就可以到達終點,那個他們魂縈夢牽的故鄉。

在山中到底走了多遠,路旁沒有清楚的標示,只能以時間的流逝略作旅程的註記。在流籠起站的工寮,簡單用了麵包與飲料作為午餐,然後天空開始飄雨,穿上雨衣繼續前行。漸漸地雨水和霧氣模糊了視線,後來只能一邊大口氣喘,一邊緊盯著眼前石塊,小心翼翼地邁向前去。流籠終站的到達,內心備受鼓舞,因為代表前往部落的同禮步道離我們很近。這時也才清楚看到流籠的全貌,原來全然不同我的想像,而是靠著巨大的輪軸牽動鋼繩,而能上下運送貨物的木造平台,據說甚至可以載上來一台摩托車或組裝貨車的零件。這時剛好遇到物品的抵達,那是我們三天兩夜的生活物資,大家接力運送到小型貨車後,繼續上山。國家公園整理過的山間步道,有較為平坦的碎石路面,與堅固但有點濕滑的金屬樓梯,大家排成一列人龍,緩慢穿梭其中,天色在雨中顯得更為幽暗了。

大禮部落到了,先看到兩三間屋舍,往其中一間屋頂鋪有柏油的木造平房走近,向主人阿嬤借問並入房參觀,雨水順著屋簷滴滴答答落下。接著在較為寬闊的山谷裡,看到荒廢後但形制良好的教堂,與僅存磚石殘跡的駐在所。大家在教堂前集合拍照留念,不知名的花朵路旁綻放,寬慰了步行的疲憊並振奮起我們的精神。總算到達可以稍作歇息的地方,但這還不是終點。

20130817_133057

再爬幾段坡道後,穿過最後一片遮天的樹林,眼前是更為寬廣的山谷景緻。在七個小時多的連續上行後,抵達終點的興奮和喜悅,與大同部落優美的自然景貌,讓人興起「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讚嘆,莫怪乎留有「神秘谷」的歌謠傳唱。全身濕透、雙腳疲累,趕緊尋找借宿的部落家屋。我住的是傳統式的竹造家屋,睡的是竹編的通舖,洗的是族人以柴火燒開的熱水。熱氣蒸騰中,格外珍惜感謝這每一勺得之不易的熱水。這裡的居住條件無(自來)水無(台)電,居民使用的是天然的泉水與發電機的電力,十多戶人家倒也足夠,因為祖先流傳下來的生活技能,與自然共生的天賦秉性,陪伴他們度過一次次的挑戰。原來他們是一群希望回到部落生活的人,因為那裡有小時候生活的記憶,所以一次次的上山,慢慢自力造屋與耕種,希望逐步拼回舊時的生活記憶。

夜晚我們在飽食在地風味餐、欣賞遠方華燈、享受涼風中,悠閒聊天度過,牧師還教做了獨一無二的傳統口笛。在關上發電機的最後一盞燈光後,正式結束了一天辛苦卻值得的上山勞動。這晚比平日更早上床,一則是電力資源有限,二則是大家也累了。但我睡了又醒,或許還未習慣陌生床榻,加上鼻子又對低溫敏感,於是決定戴上頭燈,躡足往屋外走去,希望能舒緩一下不適的症狀,卻意外見到滿天的星斗。我想這是關上文明的電力後,一項最美的禮物!

此行的步道施作,是更往山裡去的舊部落之道,那裡才是部落朋友真正的記憶所在。為了部落的長久發展,他們希望嘗試一種生態觀光、深度旅遊的部落經營型態,這條連接舊部落的山徑,因坡度與氣候的關係,雨後路面濕滑,所以希望以手作步道,即是採用就地取材、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方式,建造一條更好走的回家之路。第一天的工作範圍在前段山徑,除了土木階梯的協力之外,第一次接觸手造石階的工作,因為當地有結構較完整的大石頭,還有受過砌石訓練的強力夥伴帶領。她先默默觀察石頭的表面形狀,決定平坦、寬度適合當作踏階的石面後,再不斷依基座的表面形狀,向下挖洞掘形,而且不時翻動調整這重量不輕的石頭,直到能平穩躺入凹洞為止。最後完成兩階好走又美觀的石頭階梯,成就感十足。這是需要觀察力與耐心與體力的工作。

20130817_102923

舊部落的現況第二天才得以感動相見。一開始部落朋友領著大家踏上前往的路徑,再經過昨天大家修築的步道,並下行轉了幾個彎,到達荒煙蔓草的舊部落,幾間仍存在的老舊屋舍,可以看到人為修葺的痕跡,但如果要復原舊觀,還需要持續投注更多的心力。我們在一處較為平坦的水泥地面停下,這裡留有建物傾頹後的磚石基底,原來是他們記憶中的學校位置。帶隊大哥將帶來的白布平鋪,以爐灶取來的木炭為筆,在白布上畫出舊部落的主要道路,接著請大家接力在指定的位置上,畫下心目中的部落房子。大家跪下來、全神貫注地用心描繪;憑想像所構築的各式房屋,原來是每個部落族人的老家。大哥在屋旁寫上家屋主人的名字,原來先前已向耆老探詢過舊部落的居住情況,憑藉著耆老對舊部落的記憶,一間屋一個名,逐步建立起屬於砂卡礑舊社的部落地圖;想要恢復舊部落的懇切心情也盡在畫中,不言可喻。

上山的路不容易,但是一遍又一遍的上山,重建屋舍與種植作物,倒成了移居山下的部落朋友們最掛心的事,因為透過一次次的返回旅程,他們回家的希望逐漸成形;重建故鄉的路途雖然很漫長,但經過一次次的步道修築,與無數次經營方式的討論與嘗試,終將為部落尋找出最可能的發展模式。這次的工作假期,「堅持」二字不時出現心底,因為不論七小時的山徑大考驗,還是族人鍥而不捨的重建過程,相信只要「堅持」,家就不遠,而夢想終有實現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