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守護地圖

2010年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公布,對步道運動來說是一道重要里程碑。路網公布不僅展現了各地夥伴對千里步道理念的認同,同時也讓運動的目標及推動方式更加清晰。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讓更多朋友認識環島路網呢?此外,面臨極端氣候對國土環境帶來更加嚴峻的衝擊,千里步道亟需守護網絡的進一步串聯。於是產生了將環島路網出版成紙本地圖的初步構想:除了描繪出路線圖,也將我們所關心、或需要眾人共同關注的議題/事件/行動標識出來。

從2011年第一版守護地圖開始,我們參考國內外重要環境議題紀年,每年規劃一個主題,挑選或設計合適的台灣底圖,依照主題蒐集相關的環境議題、大事記等,並感謝中央大學遙測中心每年無償提供台灣衛星空拍圖作為守護地圖的底圖。

2014年第四版守護地圖,首度以非衛星空拍的實體台灣當作底圖:我們以步道運動9年多來的活動參與者為主角,將照片拼成台灣,表達人與人面對面、人與土地關係的連結。同時也在2014年建置台灣守護地圖網站及地圖(https://www.tmitrail.org.tw/eco-map/),利用線上地理資訊系統將各種環境議題與行動點標註在地圖上,期待透過守護地圖的發聲,能讓更多朋友用另一種角度看見台灣。

2015年起,每一版的守護地圖都扣合著該年或接下來步道運動發展的重點,從2015土壤年、2016文化路徑、2017國土生態綠網、2018國家綠道,一層一層彷若圖層套疊將「綠道」的形象描繪得益發清晰,並在2019完成首幅以國家級綠道「樟之細路」為主題的守護地圖。2020則以「海之嶼,島之歌 」為題,訴說「山海圳國家級綠道」的前世今生以及從山、河到海洋的島嶼天命。

2021守護地圖,以「百年來步道上的承先啟後」為題。在步道運動百年里程碑的時刻,回望連結世界、連結古今的步道夢想之路,跨海邀請澳門的年輕藝術家霍凱盛合作,透過他既仿古又創新的筆觸與眼光,表現台灣又古老又年輕的特質。

千里步道最後一版守護地圖,延續步道與世界的主題,2022 年的「見證台灣與世界,交會時互放的光亮」,主圖使用 17 世紀荷蘭繪師芬伯翁(Johannes Vingboons)的《福爾摩莎島與漁翁島海圖》,周圍環繞 18 則台灣躍上世界地圖的事件,既是回首致敬馬偕抵台 150 周年,也是前瞻年底的亞洲步道大會,能由台灣看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