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之細路

樟之細路

樟之細路,曾經是漢人與原住民生活邊界的隘勇線;或是曾因樟腦與茶葉的外銷,扮演接軌全球經濟大動脈的古道。如今在客委會主責推動串起沿線聚落、長達380公里主副線路網後,蛻變成為一條邁向縫補與和解、與全球相連的友誼之徑。

在疫情之下,這條台灣首條締結國際友誼步道的綠道不像往年一般——有許多國際健行愛好者來訪,而是默默開展枝芽的一年:從客委會對這條綠道展開未來十年的政策芻議研擬,到多個企業及旅行業者組團走訪、參與手作步道修復古道,以及台灣山岳等多份雜誌以其為主題製作專刊,在在都顯示其多元發展的生命力。

2021年我們受客委會委託,研擬樟之細路國家綠道推動計畫,分別就路線建置、服務機能、行銷推廣、營運規劃等四大面向提出未來十年短中長程的發展建議,期待從完善基礎軟硬體設施、友善近用與發掘地方能量開始,提升能見度與可及性,並集結跨域地方組織,確立永續營運模式與公私協力制度配套, 發展樟之細路的經營管理模式。

同時,為了讓樟之細路沿線的社區和民間團體更多被認識與運用,我們舉辦數場走讀與手作步道活動,包括:與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的夥伴共同走讀鳴鳳古道、邀請 XTERRA TAIWAN 的選手們手作修復打牛崎古道、與寶悍運動平台合作辦理石硬子古道走讀及千段崎古道手作步道工作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