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 榮譽步道師授獎暨各級步道師頒證典禮

 

一條保存良好的古道所能代表的意義,除了步道沿線可見的風光景緻,或古意盎然的石橋、駁坎、老房子,還有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與大自然長時間互動形成的文化氛圍。先民在沒有現代機具輔助與外來材料的情況下,發揮智慧、就地取材進行闢建維護日常行旅經商往來之路徑。這些古道修繕工法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特色,也蘊藏各族群適應環境所形成的文化內涵。

維護古道的工法技藝,正是這種精神具體而微的展現,但至今仍熟悉這些傳統工藝的匠師日益凋零,他們可以說是一群瀕危文化的守護者!國際首創的「榮譽步道師」,便是推動台灣手作步道運動十餘年的千里步道協會,希望在現行法規制度尚未完備的情況下,藉由表彰榮譽步道師,帶動社會關注,進而促成古道/步道傳統工法的挖掘、保存與傳承。

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研究室」、「關西鎮鄉土文化協會」等三個單位的推薦下,經由包括劉克襄、賀陳旦、郭瓊瑩等在內共八位不同領域專業者的審定[1] ,確立呂來謀(屏東三地門‧排灣族)、羅吉榮(新竹關西‧客家)與伍玉龍(南投信義‧布農族)等三位匠師「榮譽步道師」之頒授。三位首屆榮譽步道師也都將在親友團的陪同下,親自出席 1 月 5 日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所舉行的授獎典禮,與來自各界的貴賓共同見證手作步道運動發展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歷經多年累積醞釀的「步道師認證體系」[2] 也在2018 年 10 月正式公布,並由步道學講師群及工作團隊,依辦法著手評估二十多位「種子師資」在步道工法及群體技能與核心能力上的表現,符合資格者將依循認證體系逐級晉升。截至 2018 年 12 月為止,除了三位長期致力於理念推廣、協助開創步道志工專業化培訓體系的資深步道師外,預計還將誕生 7 位步道師及 11 位實習步道師;而 2018 年 9 月甫完成第三期步道學實務課的結業學員,也將正式加入「步道師共學社群」[3],成為最新一批的種子師資,共同參與手作步道的推廣工作。

[1] 榮譽步道師審議與認定辦法及委員名單
[2] 步道師認證體系與手作步道活動準則
[3] 各級步道師名單

典禮資訊

主辦單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活動時間:2019年1月5日(星期六)上午10時30分
活動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3F簡報室(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活動流程
10 : 00 - 10 : 30 報到
10 : 30 - 10 : 40 主辦單位開場(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
        介紹八位榮譽步道師審議小組委員並請代表致詞
10 : 40 - 11 : 10 三位榮譽步道師(簡介)紀錄片欣賞暨授獎
        呂來謀/屏東三地門排灣族(頒獎人:劉克襄/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羅吉榮/新竹關西客家(頒獎人:陳板/客家文化工作者)
        伍玉龍/南投信義布農族(頒獎人:徐如林/古道專家)
11 : 10 - 11 : 20 各級步道師頒證
        資深步道師 3 位(頒獎人:賀陳旦/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翁注賢/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前理事長)
        步道師 7 位(頒獎人:吳夏雄/吳夏雄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黃于玻/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步道師)
        實習步道師 11 位(頒獎人:資深步道師)
11 : 20 - 11 : 40 與會公部門代表致詞(持續邀請確認中)
        文化部陳登欽主任秘書
        客家委員會李永得主委
        原住民族委員會夷將‧拔路兒主委
        交通部觀光局周永暉局長
        內政部營建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華慶局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李鎮洋局長
11 : 40 -      會後合影、QA

活動聯絡人:林小姐 02-55933965、0958-559277;陳先生 0972-0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