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高山纜車的十大問答題

文/反對興建高山纜車聯盟

問1:許多國外的旅遊地區,都可以建纜車台灣興建纜車,不正是趕上生態旅遊的潮流嗎?

答:國外的纜車興建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可是你知道嗎,瑞士少女峰的纜車,是因為早期礦場的纜車重置的;而更有許多美國、法國及日本的纜車,是因為滑雪需求而興建的!並非為了登高攬勝。生態旅遊所重視的,是人與環境的互動,其世界上的潮流更是以國土規劃作後盾,以免生態盡失。畢竟,遊客旅遊的「速度」應該不是重點,徒然剩下「點對點的遊憩」、「上車休息下車尿尿」、「迅速抵達迅速離開」的消費方式,絕對是與生態旅遊背道而馳的。

問2:台灣的高山,正因為遊客量過多造成環境衝擊,遊憩品質低落,興建高山纜車不正是紓解遊客量的方式嗎?

答:政府為了讓纜車的營運達到成本,視需要招攬大量的遊客做纜車的;以玉山為例,竟規化了一小時880人的遊客量上玉山北峰,尤其在旅遊巔峰期,似乎可以想見遊客大量湧入,受到衝擊的正是玉山的主稜線,而為了容納這麼多的遊客,稜線上是否又要闢建可容納880人以上的平台,難道在玉山主稜上削出一個景觀平台是紓解遊客量的方式?當中國大陸的泰山、九寨溝正因為纜車的開發造成大量遊客,使得遊憩品質大大低落,甚有被聯合國警告者,我們難道還認為纜車的興建可以紓解遊客量?

問3:台灣的高山俊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共兩百多座,興建高山纜車不正是讓許多的婦孺,有更多親近山的機會嗎?

答:可是你知道高山症的問題嗎?引用醫學說明,高山症最可能發生的機會,就在於過於快速的上到高山,引發身體不適。根據榮民總醫院高偉峰醫師表示:避免發生高山症的方法,就是讓身體逐漸的習慣高度的變化,攀登高山更不能求快。要在短短的一小時登坐上高山,恐怕會有嚴重後果。去年的民生報(2003/11/12,黃德雄)亦報導,遊客如果在未經適應的狀況下,即到達足以發生高山症的高山,將會有相當的危險。而玉山國家公園所出的登山醫學手冊(營建署,2001)的內容甚至提出:高度上升原則--欲登上高山,需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內容亦說明了2500公尺以上,就有引發高山症的可能。以上都在在說明了迅速登上高山的危險,因此我們必問,政府在規劃的同時,可以承擔相關的風險嗎?讓台灣的婦孺直接坐纜車上高山,如果引起嚴重的急性高山症,誰該負責?

問4:台灣不能在高山纜車在興建之後,引發旅遊高峰,創造觀光新風貌嗎?

答:前太魯閣管理處處長葉世文,因為在合歡主峰上興建工程而被游錫?院長撤換(該名處長將原本主峰上的軍事建築修整,創造合歡山上的觀光新風貌),當高山纜車興建後,如此大的建築量體,以及不協調的天際線新風貌,又有誰要被撤換?如果我們一致的認為,台灣的高山風景秀麗、形勢俊美,如要讓更多的民眾感受台灣高山的風貌,那麼我們的政府更應鼓勵全民登山,帶動良善的風氣,因愛山而親近山,而不是將高山纜車作為目的,為觀光而創造。

問5:興建高山纜車,不正是讓台灣全民都有機會登上台灣最高峰,發揮台灣「玉山學」的方式嗎?

答:朋友,難道我們台灣所能想像的玉山學就是這樣?我們很高興看到文化工作者路寒袖推展「玉山學」,並連續三年帶領文化界人士親近玉山,也看到玉山學的推動是以文學倡議作為推動的象徵,更以登上玉山主峰作為行動付出的表現。所以「玉山學」絕對是以尊敬的態度為優先的!因為按路寒袖的想法,「玉山學」的實踐,不僅要讓我們台灣人,一生至少攀登玉山一次,還可與台灣民間的成年禮結合,在高中或大學階段,把登上玉山當做成年的嚴肅儀式。反觀日本以登富士山為全民運動的時候,我們的政府卻將高山纜車建到玉山北峰作為登玉山的捷徑!當日本以相當嚴格的法規,限制國立公園纜車興建時,我們的政府卻大開管制,以高山纜車興建作為觀光發展訴求。因此,我們呼籲台灣的民眾,應以登玉山作為愛台灣的表現,但絕對不是興建纜車,更不是在台灣的玉山稜線上插上纜線,作為發揮玉山學的表現!

問6:台灣的生態相當豐富,如果能將台灣高山的美麗,以興建高山纜車行銷全世界,不正是達到「挑戰2008-觀光客倍增」,更能擴大台灣的旅遊商機嗎?

答:台灣的旅遊商機,就是要需藉由台灣的美麗的風景帶來更多的觀光客,行政院的2008年國家發展觀光客倍增計畫,目標為建設台灣為永續經營的觀光之島。然而高山纜車的興建,應是為觀光發展之的工具而非目的!因為我們必須釐清,是高山纜車,還是台灣的美景,讓觀光客造訪台灣,如果高山纜車的興建早已不是國際潮流,我們還需以高山纜車達到「挑戰2008-觀光客倍增」嗎?

問7:台灣的高山地質脆弱、生態敏感,在觀光旅遊需求下,興建高山纜車不正是要避免因為公路興建造成的環境衝擊嗎?

答:可是你知道嗎,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玉山往西北方水平移動44公分!今年五月一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七級大地震,造成兩處嚴重坍方,使得中橫公路中斷四天!而且你知道嗎?纜車在興建的過程中,除了要部份淨空纜線下方的植披,施工便道及大量的建體,更是將高山脆弱的地質環境造成相當破壞,更別說為了興建容納足夠人數的景觀平台,在稜線上的大量施工。藉由以上,攬勝不應該以人工設施作為目的,畢竟正因台灣的高山地質脆弱,並且位在地震帶上。而台灣的觀光旅遊,難道還在以興建硬體為唯一方法?台灣的環境衝擊,難道就只是興建公路與興建纜車之爭?

問8:高山纜車在興建營運後,不是正可帶起山地部落的經濟發展,讓遊客在地消費?

答:部落的經濟發展,需要政府全盤性的整體規劃,而非藉由單一工程的興建來吸引人潮。纜車的興建,如果沒有周邊軟體的配套措施,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將演變成品質低劣的商業行為,大量人潮為部落帶來的不只是景觀上的破壞,受惠的更只是參與纜車興建的廠商。烏來纜車興建後,原住民有實質的受惠嗎?部落的傳統習俗在文化上有極大的價值,將優美的自然景觀、生態資源與文化特色有機地結合,會創造更大的吸引力;一旦美景不在,再多的纜車也將淪為空轉。

問9:高山纜車的興建,不正是台灣推行環境教育的機會嗎?

答:可是你知道嗎?環境教育可貴之處,就在於用心去體會自然;而環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民眾了解與大自然相處的藝術。高山纜車的興建將人們機械化是的送往高山,表面上是親近自然,實際上是快速的消費自然,如此將更無法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畢竟,「坐在密閉的車廂」與「結結實實的踏在台灣這一片土地上」,似乎後者才是友善對待台灣的環境。事實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政府應該先提出完整的國土規劃,並配以環境教育的推行,如果一昧的以高山纜車來帶動觀光!綠色矽島,將只有矽島,不見綠色!

問10:我們的政府在做規劃研究的同時,難道不會了解上述幾點嗎?

答:我們的政府竟以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花了1千兩百萬元作出3本報告書,並且只有少數的民間團體進入體制內,參與行政院經建會的審查,但是我們發覺在體制內呼籲完全不夠!因為結論呈報給交通部的報告結論,是可以蓋高山纜車!我們在上述的提醒與建議沒有被聽進去。因此我們非常需要各位朋友的支持,形成大眾輿論,影響我們的政府不要通過。 

相關文章 »
have_posts()) : $recent->the_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