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生態綠網願景:從生活綠點的守護串聯開始

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taipei green

千里步道自2010年完成環島山海屯三千公里主幹道路網後,即從步道串聯進入步道守護階段。守護步道不只是步道本體以手作步道免於工程開發破壞,以及在道路空間設計符合人本路權、綠色交通,更關注步道周遭美麗風光景觀與文化資產之保育、護樹育樹以連結水域藍帶和陸域綠帶的生態棲地完整性、去除光害、除草劑與水泥護欄等鄉野三害對環境生態的破壞。

除了參與個別的環境議題倡議,千里步道也希望能在環島路網上尋找適當路段發展「示範道」,以正向的方式呈現符合理想步道的樣貌。因此先後與宜蘭社大合作建立太和八寶示範道、接著與台南社大合作台南山海圳綠道,結合地方政府與沿線社區參與,引進減量工程設計,例如縮減路幅、刨除路緣柏油恢復土壤,並加以植樹,設計減少光害的燈具,增加堤岸的綠化與生態孔隙等。

綠道事實上不僅是步道或自行車道建設,英國綠道的想像是鄉村景觀美麗風光保存下的人本徒步的「通行權」確保,美國國家步道的想像是在步道周邊建立「緩衝帶」以確保荒野生態保護,素來以規劃的遠見著稱的荷蘭,更明確導入生物多樣性概念,在1990年提出國家生態綠網(Nat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NEN)政策,以解決生物棲地被破壞及隔絕的問題。透過清點全國的綠點,包括主要自然保護區(core area)、自然復育區(Nature development areas)和生態走廊(Ecological Corridor),以構成全國生態綠網,訂定重新將綠點連結起來的目標計畫,預計於2020年完成。由於其成功經驗,歐盟進而推廣到「泛歐生態綠網」計畫(The Pan-European Ecological Network) ,以解決跨國境物種棲地孤立化的問題。

1998年台灣大學郭城孟教授曾形容環繞山系的稜線仿如「綠手指」伸向盆地中間,只要將森林、鄰里公園、學校、老樹甚至家戶的陽台植栽連結成綠帶,就能將指尖延伸進入社區,提供生物棲地的連貫,讓自然回到城市;自然作家劉克襄曾於1994年長期觀察宛如社區後花園的小綠山,紀錄證明即使是全台灣最城市化、現代化、距離自然最遙遠的首都,只要有一方綠地也有豐足、複雜的生態系,劉克襄更於2014年提出偉大的城市該有「綠色山徑美學」的想像。

基於示範道建立起來的綠道經驗與對全國綠網的想像,千里步道開始思考一縣市一綠道的可能性。從生活綠點的守護串聯成區域的系統行動。

如果台灣是一片葉子,中央山脈是葉的主脈,環島山海屯路線像是葉緣,連結其間越是錯綜複雜的藍綠帶區域路網就是微細葉脈,深入社區與生活,從在地紋理出發的主題給予未來豐富、多元的想像,連結過去的歷史與指向未來的保存、連結山海水陸生態棲地、連結城市與鄉村、連結人與自然,能夠集結深化各地的「地方學」,整合各區域藍帶、綠帶與史蹟帶的概念,成為「台灣學」的載體,從線到面進一步構築涵蓋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共存的綿密綠道守護網,在解構與重建的新社會運動中凝聚想像的共同體。

(本文摘錄自開學文化與全促會即將出版的《在地喧嘩 來去社大鬧社團》「他方觀點看社大」之「當千里步道碰上社區大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