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荒野反對高山纜車的興建!

【荒野保護護協會 2004.4.22 全國NGO環境會議 特稿】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愛山,

請讓我們用最友善的方式,親近山。

在觀光倍增的政策之下,寧靜的玉山、雪山、南湖大山以及合歡山區,將計畫建築纜車從登山口直奔山頂;以玉山山區為例,將有每小時880人次的遊客量,以南湖山區為例,則有每小時540人次直達圈谷。巨大的纜車線,將走過合歡東峰紅毛杜鵑狂放的原生地,玉山西北峰之間的圓柏林,寧靜的雪山黑森林,以及台灣高山植物最後根據地的南湖圈谷。

游院長說,台灣高山的生態獨特珍貴,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看見這樣的台灣之美。然而,如果沒有當初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台灣的山區還有今天的景觀與生態資源嗎?結果到了今天,在總量管制的國家公園之內,卻以BOT的方式興建高運量且高強度遊憩壓力的高山纜車!

荒野保護協會認為,快速消費自然的觀念,「迅速抵達」、「迅速離開」一再的在台灣各地的景點上演。再加上纜車起點的交通配套措施,如停車場是否足夠;以及纜車的景點腹地是否容的下這麼多的遊客,如玉山主峰……,在在說明了「既定政策」成為魯莽施政的代名詞。而當生態旅遊所重視「對土地的尊重」,不在政策運作上顯現,以及國民環境教育明顯推行不足的情況下,「綠色施政」似乎也只是運作選舉的口號!

荒野保護協會表示,錯誤的施政宣導,讓中央及地方政府皆把纜車當成救命丹,希望藉此吸引觀光客,振興經濟,殊不知纜車營運後所帶來大量遊客,將對當地生態及人文環境造成相當的衝擊,如果一旦沒做好環境承載量管制,可能會付出重大代價,但是弔 詭的是,如果纜車興建以營利為導向的BOT方式,來開放民間開發,就是需要藉由大量遊客的搭乘,以創造業績平衡收支,如此一來將所謂環境承載量管制將形同具文!政府的角色亦會在規劃和監督之間混淆!而營運後的監測工作更恐流於形式!

天母南磺溪工作室黃國仲提到,中國大陸近年來為拚觀光經濟,在全國各景點共興建不下三百條纜車系統。根據報導:五獄中的泰山在纜車建成後十幾年間,從三十萬人次增加到現在的二百萬人次;旅遊高峰時,山頂更是人滿為患。為保存文化景觀、恢復植被,學者專家雖疾呼拆除,中共中央也有計劃改善,同時承認這條索道工程「功不抵過」,終究沒有能 力依限拆除。因為地方承辦單位成立上市公司,在龐大收益的驅使下,仍然繼續營運,對國家形象影響甚大。

當世界各國為保護自然文化資源,明令禁止或限制興建纜車時(如美國大峽谷和日本富士山),我們還要開生態旅遊的倒車,在台灣最高峰 的玉山上插上50米高的柱子嗎?難道我們的觀光建設還在學習中國大陸?

如果您愛山,請發出堅決反對興建高山纜車的聲音!
讓我們用對生態最和善的方式,親近山。

相關文章 »
have_posts()) : $recent->the_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