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沙龍-1】2006.05.05 第01次智庫沙龍

英國鄉村地景保存政策-蔡建福

千里步道勘查工具使用與功能/蔡博文、廖泫銘

2006年5月5日週五,6:30敬備晚餐,相互認識。

7點整正式開始。黃武雄主持,並邀請東華大學環策所蔡建福老師就英國鄉村保護政策提出20分鐘報告。

歡迎大家參加,腦力激盪。不預設特定議題,不限定出席人員資格,不作決議,但每次討論內容需作完整記錄,將討論意見上網公開,供大家參考。

五月起每週五晚上6點半皆將於永和社區大學舉行千里步道智庫沙龍討論會,由黃武雄親自主持,歡迎參加。

505第一次智庫沙龍摘要

記錄:林忠毅

 

黃武雄:

記者會可以辦,但希望每個參與的團體都是主動積極的運作,而非被動受邀。511宜先行舉辦討論會,等各團體經過腦力激盪甚至在千里步道工作上各司其職之後,再舉行記者會較佳。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有四條路可以從台北接到宜蘭:

 

1. 桶後越嶺接到礁溪鄉:烏來老街道桶後越嶺點25公里 騎車× 走路○

2. 雙溪或貢寮到大溪:經太平國小到頭城大溪里 騎車有點挑戰 走路○

3. 草嶺古道:雙溪或貢寮至頭城大里 騎車× 走路○

4. 桃源谷至大溪:位於貢寮,有步道接大溪

因為路途與地形限制,步行或騎乘自行車都不可能獨立完成,因此建議透過走路與自行車的接力來達到象徵性意義。

 

許大維:

1. 5/11先不開記者會,應在累積完整論述以及確立宗旨後再向社會發聲。預估半年左右才會有完整堅強的論述。

2.每個月各組舉辦月會,一方面可稍作宣傳,一方面可以給各組小小的壓力。爬山的人都知道「可以慢不能站」,若是斷斷續續的討論,可能半年後還在討論同一件事。

 

 

李天建:

記者會是媒體性質,對社會發聲,討論會是一個組織發展。兩者可以做連結,但不必連在一起。

 

王醒之:

記者會應緩下來,不宜讓行政院太快對此作回應,因為在各部會追逐政績的情形下,千里步道的宗旨將可能被犧牲。因此建議與政府單位建立一個窗口,掌握政府方面動向,以免行政資源介入後的摧枯拉朽影響了我們的本意。

 

內湖未具名女士:

建議組織裡面的公關組,把每次討論的重點記下來,把一些理念拿到記者會上去宣傳才會有意義;而且可以讓外界知道:我們是不斷在運作,而非停滯不前。

 

某媒體人??:

千里步道目前形成的輿論夠強,可以對台灣社會形成不小壓力,打鐵要趁熱,記者會應該要舉辦。

 

楊志彬:

可以安排幾位千里步道的核心人士接受媒體專訪,針對一些問題作深入完整的立場宣示,或許會比舉行記者會的功能更大。

 

李天建:

參加過第一次工作會議之後,覺得組織運作能力可以在1-2週內上軌道,2-3週後開始可以累積一些能量,可以拿到記者會上來發聲。前提是:要能透過管道,干預政府的介入。討論會就像志彬說的,是可以有所回饋的,因此也贊成舉行,只不過要和記者會分開。

 

許大維:

其實在千里步道消息正式公佈前,社會就已經吵翻天了。記者會的活動可以正式對社會大眾宣示我們開始起步走。討論會則是可以研討會的性質來運作,把一些要討論的議題先分組做討論,而不是100個團體七嘴八舌的說-先有個研討會,再作知識的彙整,會比較有效率。

記者會可以建立一個非中央集權的運作,因各個團體力量的彙整就像拼圖一樣,一開始是需要核心來推動,然後再由地方發展,一點一滴來推動;因此記者會是有「公開宣示」的涵義。

目前都是永和社大在負責行政與聯繫的工作,相當辛苦。千里步道是有必要去成立自己的組織、自己的工作團隊,才有能力去承接政府的規劃案、引進政府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