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灣林業無障礙專刊文章:跨界、換位、對話,參與讓自然更豐富

文/徐銘謙(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兼任講師)

打破迷思:遇見二十三分之一的百分之六?

2004年因為擔憂「高山纜車」政策會帶來過多的人潮、工程,進而破壞脆弱的山林生態環境,因此環保團體號召「愛山林、反纜車」大遊行,但是卻有部份論者批評:「蓋纜車是為了讓行動不便者可以欣賞高山美景」、「你們好手好腳的人霸佔山」。這樣的說法讓我有點動搖,於是開始拜訪社福團體,尋求他們對此議題的意見。

當時包括殘盟、伊甸等社福團體都不約而同地回應,「身障者連從家門口出去到纜車站之間都困難重重了,怎麼可能奢言搭纜車上百岳?」

殘盟的副祕書長謝東儒提出一個數據,內政部曾針對身心障礙者做過問卷調查,在休閒生活需求方面,發現絕大部分的身障者主要從事看電視的活動,只有百分之六填寫戶外遊憩。然而,究竟是身障者真的不喜歡出門?還是出門的種種不便,使得他們也不願麻煩別人,最終是大環境結構性的限制,使得身障者只剩下坐在電視機前面按遙控器的選項?

於是這群發起反纜車大遊行的環保團體,決議在各自賞鳥、賞蝶、自然觀察、登山的行程中,找出無障礙的路線,當時十幾個團體輪流一年只需辦一次為身障者設計的活動,對身障者而言每個月就有在近郊野外親近自然的機會,我們就在懵懂之中開始摸索這條新的發展。更透過與長期推動無障礙旅遊的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的合作,坐上輪椅、體驗一百公分高的視野,學習如何推動輪椅,除了導覽,尚學會擔任志工介助不同障別,甚至因為報名參加的身障者而認識了玻璃娃娃等罕見疾病,展開探索身障者的世界的奇幻旅程。

這就是NGO協力牽手無礙親近自然聯盟的緣起,至今持續不輟也已經七個年頭。透過自然,接觸到很多身障者的心靈世界;例如一個用雙拐的小兒麻痺的媽媽,每場活動都帶著她兩個唸小學的兒子參加,終於透過志工的協助,圓了她做母親想帶孩子到野外看螢火蟲、看蛇與青蛙的心願。

我們也在過程中,從身障者身上學習到;當毫無選擇必須坐在輪椅上一輩子,大部分身障者選擇了比一般人更樂觀的生命態度,讓身障者走出來,需要克服的不止硬體的障礙,更多的是克服心理層面的障礙,包括一般人對身障者現身感到不便的眼光,以及結構上排除身障者參與的軟體限制。

這是一群佔台灣人口二十三分之一的同胞,過去我們的視界裡沒有看見他們的不便與需求,所以導致百分之六的結果,於是在施政順序上,似乎只是一小撮人的需求而已,但是台灣將要邁入「老化型高齡化社會」,如果加上現在已經超過百分之十,到了2017年將有百分之十四的高齡人口;再加上我身邊的同學朋友們,此刻都正進入結婚生子的階段,從孕婦到推著嬰兒車,這些都是無障礙環境的需求者,甚至包括我們每個人,也是未來進一步邁向「通用設計」的使用者與受益者。

(本文摘錄自2011年台灣林業無障礙公私協力專刊文章:跨界、換位、對話,參與讓自然更豐富,原文下載請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