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綠道與路網活化

 

2010 年歷經四年串聯找路、跨縣市試走,最後透過「環島協奏曲」確認定線,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正式完成對外公布,步道運動進入嶄新階段。為了要讓更多人認識環島路網,促進多功能的活化利用,同時回過頭來,透過鼓勵近用(access),促進沿線社區的創生與活化。到2016年千里步道十周年時,從千里步道1.0的環島綠道,進而提出跨區域主題性的七條國家級綠道,進入千里步道2.0的新目標,讓綠道更深入在地、更具代表性,也更能與政策整合,讓綠道的價值獲得落實。

向公眾推廣方面:

  • 智庫沙龍:每年舉辦5-10次不定期的「智庫沙龍」公開講座,設定與走路、綠道等相關的主題,邀請名人前來對話、分享經驗,即使在疫情期間,無法實體聚會,也持續以線上講座搭配直播,讓思想交流不受時空限制,至今已經舉辦超過一百場。

  • 出版品:2007年邀集一群作家合力寫作《走路》,集結他們走路的經驗哲思與故事;2011年出版《千里步道 環島慢行》,將環島路網分成11段介紹找路的過程,以及沿途風土故事,並結合環島路網週邊各具特色社區推出精彩小旅行遊程;2012年出版《到農漁村住一晚》書中,進一步鼓勵慢速定點而深入的行旅方式;2013年,聚焦大高雄區域為主,推出介紹深入在地生活、人文歷史、產業變遷的《高雄,漫慢遊》一書;2014年選擇大台北18條無鋪面天然步道寫成《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推薦給讀者;2021年發起人小野出版《走路.回家》娓娓道來環島綠道與國家綠道與他人生交疊的故事。除此之外,自2010年開始每年固定設計的《台灣守護地圖》也陸續與中央大學遙測中心、古地圖典藏單位、多位攝影師、插畫家、藝術家合作,推出每年的主題地圖。而這些努力也得到開卷好書獎、環保署第一屆綠芽獎、新北市環境教育獎等肯定。

  • 路線圖資建置:在環島綠道串聯過程中,與中研院地理資訊中心、台大地理系合作PPGIS地理資訊系統,在各地培訓社區與志工協助建置,2010年環島路網完成後,先與UrMap系統合作,將地圖資訊公開。2012年配合千里步道網站改版,路網資訊平台改版完成後,朝向資料開放、參與開放,2013年與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社群交流請益,接著多次參與並持續關注開放資料(Open Data)社群的活動,包括受邀於「Open Data Workshop」分享千里步道的資料協作經驗。隨著國家綠道的推動,2018年與健行筆記合作建置三條綠道路網上的步道基本資料庫;同時也培訓志工,學習繪製並運用開放街圖彙整,呈現國家綠道路網資訊,讓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有更多元的呈現和運用。與Google街景背包計畫合作,招募志工背起20公斤的360度街景背包走步道,從淡蘭國家綠道開始逐步建置。

  • 台灣步道日:2014 年,我們響應國際間以「Trail Day」鼓勵人們透過登山健行活動認識步道的理念,發起倡議將每年六月第一個週六訂為「台灣步道日」,第一年主題「親親步道 森呼吸」,邀請各地團體號召響應,選擇無人工設施的自然步道走讀。2015年第二屆「台灣步道日」,我們以「走一條有故事的步道」為主軸,邀請團體或個人透過步道日主題網站分享步道的故事,並於步道日前後,呼朋引伴、親身走訪這條「有故事的步道」。2016年起搭配淡蘭國家綠道推動,四縣市輪流舉辦會師活動。

在社區陪伴方面:

  • 2010年由於台26線公路開發爭議,環島綠道經過最後天然海岸—阿塱壹古道,也就是清朝文獻上的「琅嶠-卑南道」海岸段落可能遭到破壞,千里步道與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接受屏東縣政府委託,協助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生態旅遊小組舉辦手作步道工作假期修復沖蝕溝、招募鄰近社區參與導覽解說員培訓、盤點周邊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特色資源,導入那米哥旅行社結合周邊社區發展長天數遊程,發展深度停留的旅遊模式、促進社區小民經濟,2013年邀請發起人徐仁修老師,重訪1887年英國工程師泰勒與潘文杰的長距離路線,串聯歷史現場。

  • 2014年起接受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委託,以大南澳越嶺道、南澳古道兩條國家步道為主軸,串聯朝陽、東岳、南澳、金岳、金洋等跨部落合作,盤點社區生態旅遊資源與導覽解說員培訓,因應蘇花改上路的衝擊,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減少遊憩衝擊,促成跨社區生態旅遊單一窗口機制運作,後續部落組成「愛南澳生態旅遊協會」自主運作。

  • 2016年起,協助三條國家綠道的規劃、定線與社區合作,結合在地遊程舉辦手作步道工作假期,與新北雙溪、石碇,新竹關西、北埔等在地社區合作,逐步促成在地服務據點等。與屏東林管處合作,協助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陳美惠老師生態旅遊輔導團隊,在三地門、霧台等地協助部落步道工作假期。也長期與南投澀水、花蓮米棧等社區合作,以工作假期結合旅遊與志工服務的型態,發展在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