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記小台江第四屆百里奚旅

文/陳朝政(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工作人員)

這次我們是從黎明到黃昏,延長了青春夜行環繞台江的步履,與小台江們跨越濁水溪,沿著為彰雲帶來肥美沃土的滾滾濁水(不過此刻是枯水期,大多只見到深灰色的裸露河床),完成174公里的溪/西行壯遊,除了換得一雙痠痛的腿,同時也帶回飽滿的感動。

三天兩夜的旅程,從在海佃國小凌晨5點40分集合開始,便揭示這不會是一段輕鬆的旅程...。騎士83名,支援補給交管陪騎不計其數,總計近百人的隊伍,如何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完成這趟行程,對核心工作團隊而言必定是非常大的考驗。因此,得以安然順利的出發、返抵,對小台江的夥伴們充滿敬佩。這是感動其一。

串聯千里步道的過程,西部過度開發,特別是海岸線,15公里一座漁港,防波堤與消波塊寸步不離、形影相依,如何找到舒適可看的路線是相當大的挑戰。近年因為單車環島風潮,公部門熱衷於建置環島自行車道,但沿著省道公路的自行車道,除了提高車速,還有什麼可期待?遠不如走進小村聚落,在星羅魚塭之間、靜謐的防風林裡,孤獨而傲然的木麻黃,杵在小徑某個轉彎角落的磚瓦屋,或是柑仔店中窩在懷舊零食堆裡的橡皮糖;因為曲折,也就更多風景、更多趣味。

這次的路線一方面結合千里步道的西部海線,以及歷年來相關活動累積而成的區域路網,早在2012年底、眾人沉浸在跨年的歡愉之際,小台江的夥伴便前往踏勘,除了認識環境,也試著找出更適合的路線。於是我們有機會,深入彰化、雲林的沿海小鎮,見識到歷史悠久的人文景緻,也看見不同於西部都會氛圍的生活況味。這是感動其二。

沿途除了逆風、順風、烈日、大雨一路相伴,為了住宿、用餐、導覽等所安排的人事物,不僅是單純功能性的存在,其實還源源不絕的灌注豐沛能量與內涵。八堡圳、莿仔埤圳與濁水溪,從歷史的高度看圳道與西部城鄉發展便有跡可循;潮間帶、泥灘地與大城濕地,從棲地完整性與生態多樣性的價值來看,數千頃的泥灘地不只是毫無價值的泥巴,甚至是連繫了這一段海岸生態與在地產業的命脈所在。

大海嘯、箔子寮與族群遷徙,聚落的形成從來就不是憑空而生,然而呆板的教科書與去脈絡化的教育方式,讓我們不知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前進。或是說,前方只剩下貨幣與收益,而歷史與在地知識就只能漸漸湮沒、凋敝。於是,這樣慢速、深入的旅行方式便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透過文字的、口述的故事,重新認識這塊土地,對這個環境不再只是扁平的、抽象的片面理解,而是立體的、身歷其境的體驗。

但小台江的小水手們透過這趟旅程學習的不僅止於此,從領航員、船長到每一位引水人,實際以身體力行、陪伴學習,旅途中沒有嚴聲嚇厲(只有小水手們在上鋪以枕頭忘我大戰時曾引來喝止...),一同踩踏雙輪,用雙腳認識水圳、濕地與鄉村,一同感受自然的生命力,更一同迎著逆風與大雨堅持向前。在此刻,我們都是夥伴,都是這趟旅程上互相扶持、彼此鼓勵的共同體。這是感動其三。

由外到內,這趟旅程充滿感動。可能有些細微的累積在當下還缺乏具體的感受,但在人生長長的路途中,勢必會轉化成某種力量,支持、引導我們繼續邁步向前。我想,這就是旅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