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狂歡

林督,綠雜誌,第二期09.12

(刊出時文字有刪減)

我曾在創刊號的影評「空喊『媽病了』,有用嗎?」中質疑﹕兩部以環保為主題的重量級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下稱「不願」)和「Home」,何以在宣傳環保的同時,都回避環保的「方法」,都「不願面對」怎麼「做」環保的「真相」?答案其實很簡單﹕對世界上絕大部分人來說,環保是一件只能說,卻無法認真做的事。無論是從個人、個體的角度,還是社會、群體的層面,深入觀察一下,即可明白環保這種「只能說、無法做」的無奈本質。

「環保」的範圍甚廣,如保護瀕臨絕種的動植物、杜絕「三毒」排放等,都是「環保」。世人今天最關心的「環保」議題,當屬肇因於人類過度排放二氧化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的「溫室效應」,今日之「熱門環保」,就是「減碳」。

「只能說、無法做」的環保本質

人類何以過度「排碳」?因為人類特有的「文明」生活方式﹕消費。我想,人類「排碳」最甚的,應該有「四大消費」﹕一、食,吃肉;二、行,開私家車和搭乘飛機的長途旅行;三、娛,各種娛樂嗜好,包括「購物」--- 無止境的電器電子用品、過量的衣著服飾……;四、住,舒適的居家環境,如寬敞的住宅、奢華的家俱、裝潢……。這其中,前三項都屬於「持續排碳」,後一項基本上是「一次排碳」。

要大幅「減碳」,就要限制以上消費,於是,「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就應該是﹕一、吃素;二、捨棄私家車,出門或走路、騎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不搭飛機長途旅行,只作本地旅行;三、放棄「高排碳」的娛樂和嗜好,回歸簡單無奇的平淡生活;四、住「窄屋」,只擁有基本家庭用品,且盡量利用舊物「廢物」,以「延長物命」,減少新品購買。基本上,這是一種「清貧」的生活,「貧」非指「貧窮」,而是「貧乏」,是自覺「克己」,人為節制物質享受。

請問,這樣的「節能減碳清貧生活」,世上有幾人願意過?去問問「不願」的作者高爾自己,他能從此只吃素不吃肉嗎?如果大眾運輸可到達,他能不坐私家車嗎?他能住「窄屋」嗎?答案恐怕都是否定的,否則,高爾早該宣傳他自己的「以身作則」事跡了。事實上,就在「不願」問世不久,他就被踢爆住「巨宅」,且用電量驚人,高爾自己就是一個「排碳大戶」,這實在非常反諷。

屬於「微觀」層面的人類幾十億個體沒有為「節能減碳」過「清貧生活」的意願,這是一個問題,卻還只是相對的小問題,「宏觀」層面的問題更大﹕按人類現行的經濟和社會、政治架構,如果人類真的為「節能減碳」開始大面積的「清貧生活」,節制消費,這很快就會引發經濟危機,並激發社會和政治動亂。

試想,如果大家厲行不消費,商店的貨品立即賣不出去,庫存一積壓,工廠就失去訂單,無法開工,工人要失業。服務業也一樣,以觀光為例,如果人人都不出國旅行,世界各地的觀光旅遊業 --- 航空、旅館、餐館、百貨、交通、觀光景點……會立即不景氣,不但這些行業的雇員面臨生計困難,而且「骨牌效應」馬上衝擊其上游產業 --- 飛機製造業、建築業、百貨製造業、食品生產製造業……,「連鎖反應」成大面積的產業蕭條。簡言之,「清貧生活」的後果,就是經濟危機,一如前不久的「世界金融風暴」,石油需求是劇降了,工業生產也放緩了,世人盼望的「減碳」,是效果立顯了,然而同時,「通縮」出現、工廠關門、銀行倒閉、失業率陡升,破產者大增,全世界人心惶惶,仿佛末日將臨。

我們可以把這場「世界金融風暴」視為人類為「節能減碳」而過「清貧生活」的預演。其結果,「能」是「節」了;「碳」也「減」了,可是,沒有一個國家負擔得起如此「清貧生活」的經濟蕭條後果, 世界各國對「金融風暴」的對策,無一不是反「節制消費」而行,擴大投資、刺激消費。臺灣的馬政府剛上台時力推「節能減碳」,可是沒過幾個月,一遇上「金融風暴」,也立即政策反轉,「節能減碳」不提了,反而還發行「消費券」,不惜「耗能增碳」鼓勵消費。由此看來,立意良好的「節制消費、清貧生活」,充其量只是太平盛世的「葉公好龍」,或僅局限在少數人的「烏托邦」理想,在社會大眾和政府的層面,一遇到經濟衰退,誰還顧得上「節能減碳」?

節制消費的兩道難關

現在,「金融風暴」已日見遠去,但它留下的警示,卻發人深省。它證明,人類大規模的「節制消費、清貧生活」和現行的經濟結構、社會制度相衝突,幾乎不可行,現行的經濟、政治制度是全社會推廣「清貧生活」的「終極障礙」。否則,這次「金融風暴」本該為這幾年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適時降溫,我們要歡迎它才對,哪會全世界「萬國一心」對抗它?

因此,雖然「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在於人類的過度消費,但要節制消費,我們先要克服兩道難關﹕第一道是人類自身的消費貪慾,第二道是人類目前的經濟總構架,從觀念、理論,一直到實際的經濟和政治結構、社會生活的運行機制……。比如,我們常說﹕「嚴格的環保標準會阻礙經濟發展」。這種說法首先就是肯定「經濟發展」是一件好事。然而,「經濟發展」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再比如,「財富不是罪(Wealth is not a sin)」是當今廣被接受的觀念,財富不但不是「罪」,更是一種「榮耀」。然而,財富真的不是「罪」嗎?這些都是深刻影響人類行為和生活方式的觀念問題。

我們能克服這兩道難關嗎? 讓我們還是從「金融風暴」談起。

這次金融風暴來勢洶洶,不少專家學者預測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讓經濟復甦。然而,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中,不過半年多,世界經濟在整體上已經告別危機,迎來復甦了。

「溫室效應」呢?

環境問題自「京都議定書」1997年問世以來,12年過去了;自羅馬俱樂部1972年發表「增長的極限」以來,37年過去了;自卡森1962年出版「寂靜的春天」以來,47年過去了。這麼多年來,「溫室效應」一路惡化,毫無改善,極端氣候越來越「平常」(想一想不久前的八八水災!)。對比於「金融風暴」不到一年被快速瓦解,環境問題在輿論的驚呼聲中半個世紀愈演愈烈,人類能否克服前述的「節制消費兩道難關」,答案如何能樂觀?

回顧逝去的幾千年,人類創造了璀燦的「人類文明」,但「文明」卻導致危及人類自身生存的「溫室效應」。如果人類無法使「溫室效應」逆轉,則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其實也正是一部人類不斷破壞環境,一步步走向被大自然反撲、吞噬而滅亡的「消費自殺史」。今天,人類文明的「成就」處在歷史頂峰,但也達到環境所能接納的極限。明天會怎樣?電影「明天過後」已向我們展示無遺。輝煌的科技、發達的經濟、累世的財富、奢逸的生活……,這一切曾讓我們恣欲縱情享受的「文明榮景」,怕不是人類「消費自盡」前的「臨終狂歡」?

0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