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國NGOs環境會議之「邁向永續國土」議題引言:2012步道新願景—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

文/徐銘謙(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

一、前言

2002年林宗弘與我開始在「週週爬郊山」網路社群討論郊山的步道政治經濟問題,當時目睹從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在桃源谷大草原做花崗岩水泥石階、台北市建設局將陽明山坪頂古圳原有的安山岩挖除鋪設花崗岩水泥石階,郊山步道浩劫四處發生,那年12月3日林宗弘為文「登山步道生態浩劫」刊登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引起山友關注,當時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親自關注,希望我們提供有類似破壞問題的步道清單。當時運用電子郵件號召山友各地回報,得到相當大的迴響:

1.不良步道系統的地點,大約長度與材質等。

2.不良施工破壞觀光景點生態資源的地點與狀況描述。

3.現場照片,以數位化的電子檔案為佳。

而政府大規模發包步道工程,其根源是八一○○台灣起飛計劃、觀光客被增計畫,「開闢步道等同於觀光發展」的迷思,透過政府由上而下投入預算推動,各地民代、社區爭取建設款的思維,而快速地改變台灣山林的樣貌。其中水泥化硬鋪面的程度是為最主要的破壞來源,台灣的水泥消耗量居全球第二位,為世界平均值的5.2倍,台北市已開發區的透水地表面積比例只剩下不到16%。水泥覆蓋住泥土,甚至覆蓋住樹根,已經使步道造成棲地切割、逕流沖刷加劇、傷害使用者膝蓋腳踝健康。

在自然步道的訴求、手作步道的引入,公民志工參與模式的興起過程中,林務局、國家公園等部門,已經逐漸改變觀念,發展其他較為因地制宜、可回復性的鋪面材質,甚至保留自然路徑。然而在都會區近郊的山區,問題仍然層出不窮。

10年後,2012年初荒野保護協會、千里步道協會再度發起「水泥石階"再"見.還我友善步道」,參考美國國家步道的定義,把「步道體驗重新定義為保留郊野感受」,而與深度生態旅遊相結合,與發展大眾觀光思維加以脫鉤。重點先放在監督雙北市在五都升格後、驟增的經費預算的使用,避免工程浩劫再度入侵介於城市與自然之間、具有過渡與敏感性的「淺山生態系」遭到破壞,反而降低城市的生活品質。

在臉書上號召回報水泥石階的問題步道,許多山友紛紛響應,而劉克襄老師更在3月中於中國時報為文「貓空古道的悲哀」,指出:「指南國小旁邊的茶葉古道,一路蹭蹬,都是水泥石階。約莫走了三百公尺,方見過去砂岩鋪陳的山路。眼前這一段可能是貓空地區茶園旁碩果僅存的砂岩舊路。古道危機,更甚於台東海岸」,而貓纜的興建加速了山區砂岩古道的消失,大量水泥構造物入侵,把貓空步道失去在地特色,變成與工程設計圖一樣千篇一律。

今年2月中陸續花費七天,號召三百多人次志工投入,在台北市福州山首次以社區與志工參與式手作步道做為水泥步道工程的替代方案,完成了第一次的示範計畫。接下來,擬透過此次全國NGO會議,邀請喜愛大自然的長期進行環境觀察、生態解說等團體,共同合作清點天然步道,希望主動列出清單,要求政府勿要再新闢步道、現有天然步道不應以工程侵害、部分損壞濕滑的水泥步道應予恢復自然。

以下分就現有步道工程釀害的幾點重要原因加以說明,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就教於各界:

二、扭轉預算編列的結構問題:經常門比例應重於資本門

萬惡路為首,步道也不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路所造成的棲地切割效應,而在雙北市步道路網已經十分密集,台北市步道已經長達兩百公里的情況下,每年仍編列相當高的硬體工程經費,因此造成步道不必要的重複建設的問題。因此未來步道政策的重點必須調整為「現有步道的維護與軟體管理,而非新建硬體設施」。

因此必須先從根源改變預算編列比例嚴重偏向硬體的資本門,目前資本門與經常門在政府編列預算原則中,慣例是資本門比經常門為7:3,經常門的軟體費用明顯偏低,且若需擴張經營管理維護等經常門預算,必須先相應擴張資本門硬體預算,如此就會導致偏重硬體工程的問題。

建議未來在步道政策部份,應加強日常維護管理與規劃、教育、解說、服務等功能,故建議資本門與經常門的比例至少要達到1:1,理想的狀態甚至是4:6,經常門應多於資本門,用以加強個別步道資源調查、整體分級分區之管理、強化步道環境教育等事務。

三、政府採購工程的合理化:採行專業委員、最有利標與統包制度

現有步道工程發包的問題,在於廠商往往以最低標得標,步道工程得標廠商可能打七折甚至更低以搶標,劣幣驅逐良幣,廠商沒有合理的利潤,即以各種方式壓低成本,包括縮短工人工作天數、以重機具開挖加快速度、尋找劣質材料濫竽充數、興建施工便道加速外來材料搬運、工程品質參差不齊、完工後將建材廢棄物隨意棄、未將環境徹底復舊,導致步道工程為求速效,往往大面積砍樹、清除障礙、整地,讓機具得以進入,破壞的不只是步道本體與結構,尚包含沿途的衍伸性破壞。

而由於步道是高度依循現地自然環境彈性調整的,卻因為規劃設計單位不用心、或是因為時間短對現地人文環境歷史脈絡不了解,用一套標準設計圖複製到各種環境,又或者設計者即使在事前充分仔細地進行調查規劃,但實際開挖現地可能會遇到狀況,以至於發現原設計需要調整,而卻又受限於工程發包結構,必須按圖施作按圖驗收,有工期壓力也難以變更設計修改錯誤,導致步道工程從規劃設計、發包施工因制度僵化所導致的錯誤時有耳聞。

前不久方從公共工程委員會調任內政部長的李鴻源曾在一場研討會上公開表示,應該採最有利標,民間專家也提出評選委員外聘專家應達三分之二,而再此更進一步建議,重要的步道工程應勇於採用「統包」制度,以滾動式規劃與施作彈性調整的搭配作法。

四、技師證照的育成與認定:技師應受環境生態訓練、景觀師技師化

臺灣社會過度迷信專家等於證照,對自然的態度又以人為中心,存在對安全的迷思。因此技師的存在:對政府而言,是保障公務人員的「安全」,也就是避免工程出狀況時,民眾要求國賠與追究公務員責任時,公務人員以技師簽證作為擋箭牌,可以免除責任風險;對民眾而言,民眾對安全的迷思,以及對工程現代化、發展的信仰,對個人安危不負起基本責任,一味要求國賠下,技師專業證照的存在就變成工程品質唯一的確保。

八八風災期間,聯合報報導了「橋樑有兩種」,嘉義由政府採購、技師簽證、工程發包的橋樑在風災中被沖走,而由民間組成的嘉邑行善團所興造的橋樑卻沒有問題。類似的案例,在步道上也很多,工程發包的步道經過簽證、驗收,但發生錯誤,或者壞掉、設計不良(例如仙跡岩近期的平台棧道爭議),卻無法追究技師的責任。而最近更傳出,嘉邑行善團災後所造並已通車的山美大橋,因為不符八八風災後的新法規,被結構技師公會認定為危橋,要將之拆除,並申請經費重新依據政府體系發包重建,顯然技師形成專業社群的本位主義。

更進一步檢視技師認證與教育養成的過程,所受的專業訓練缺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認知與感受能力的培養,而設計戶外步道等工程的景觀系,相對之下較重視植物學等環境學科,但也是從植栽綠美化的角度,皆需要在其養成教育增加環境生態的課程,並應列為技師認證的核心科目,方能改變工程至上的思維。另一方面,景觀法討論多年尚未送入立法院,既有技師結構的本位主義使得景觀師遲遲無法獲得技師認證資格,台北市政府在步道的招標資格又限定技師資格廠商,因而郊山步道風貌長此以往,可想而知。

步道是高度自然的環境,其安全要求不若橋樑、河堤、道路等,但是限定技師,技師注意的主要是結構安全係數,因此往往採取高強度的設計,而忽略景觀美質以及與環境的融合,因此從結構上、源頭就導致台北市的步道工程高度水泥化,或者在步道所使用的橋樑上,因為結構計算導致橋體本身過重,而基礎工程就必須破壞更大的面積,若觀諸日治時代的鐵線橋,橋體輕盈、工程也相當堅固,此種工藝在現有的技師訓練中相當缺乏。

五、增加工程發包前的環境調查與社區參與程序

現有工程發包往往缺乏事前完整的環境資源調查,或流於動植物名錄的搜集,而非具有地理資訊系統的點位甚至季節性變化的資料,工程驗收過後也無檢討設計的正確或有效性的機制,例如排水系統在下大雨的時候是否發揮作用,常常發生截水溝高於步道面,以至於逕流水根本無法流入導出的問題。

在此次福州山手作步道示範計畫中,特別邀請對大台北郊山系統自然環境生態觀察經驗豐富的自然步道協會的綠人們參與,進行事前的工區附近的植物群落調查,在施作期間避免動到現地任何一顆樹,特別是還發現在北台灣罕見的捲斗櫟,加以標定告示志工要格外小心(結果公園管理處僱請的修枝清潔的單位,卻在日常的修剪中將捲斗櫟最特色的金黃絹毛的枝葉修掉),施作中大雨時上去察看,後續也將持續進行監測。

邀請公正第三方民間團體進行工程發包前的調查與完工後的監測,是未來工程應該採行的機制,一方面可彌補技師對環境認知的不足所可能造成的破壞,二方面也可避免工程中造成破壞,結果民眾發現加以抗議、抗議又無法挽救的惡性循環。

另外,現有工程發包的社區參與程序嚴重不足,僅止於透過里長辦說明會,常被民眾質疑都在上班時間,大部分居民根本不知道有此工程,因此社區觀點、使用者觀點並未被在事前充分被納入,公民討論的參與應該納入工程正式的機制,而且隨時可以進行討論,無論是在設計階段或施工階段。

六、新闢步道必須進行環境、文史調查並有零方案評估選項

以台灣現有的步道密度與登山人口來看,步道網絡實際上已經相當密集而發達,無須再新闢步道,而許多古道的荒廢(例如保甲路),必然有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已經無人使用,亦無需要重新闢建修復,而又成為蚊子步道。

若有新闢步道或重新開發荒廢的古道之規劃,則必須先進行步道選線的動植物生態環境調查,而若為古道,更必須先進行歷史人文考察,以確定原始路線以及沿線遺址資源,並充分邀集在地、環保、文史、專業者等團體溝通討論,根據充分的資料與討論評估以後,方做出決策。

在決策評估階段,必須有零方案的選項,也就是經由評估程序決定放棄新闢步道的選擇。而若確定新闢步道,環境調查與文史資料即是步道施作最重要的依據,必須據此進行規劃,並盡可能以人力手作方式進行,無論是工程或志工。

七、步道養護開放民間團體認養、公私協力制度化

前述步道路網已經十分完整,因此維護重於新建,特別是天然無鋪面步道的部份,非常適合開放志工參與養護。因此應參考英、美等國家步道的相關規範,以法規明確步道的作為荒野保育與鄉村景觀的重要環節,確保其保持原始自然、與周邊景觀融合,而且編列預算鼓勵民間團體招募志工參與步道日常維護,以避免步道小問題累積成大問題。目前林務局在此方面已經著手進行步道志工相關制度環境的建立,以及準備發展專業步道志工領隊的培訓與認證等,步道法令的位階應該提升到更高的位階。

在台北市政府的部份,應檢討過去的步道認養辦法,從財務認養以及簡易清潔維護的認養,提升到專業的步道養護工作的認養,在規劃、設計與施作所需的工具材料乃至專業的講師、志工的保險由政府負責,而民間團體負責招募、培訓志工投入人力與工時,品質由公私部門共同把關。從福州山的經驗看來,大台北的志工人力資源潛力相當龐大、環境生態團體的組織規模與專業性都具相當水準,值得妥適結合運用。

步道志工資源最應確保天然步道零損失的步道養護,無論是公部門主動規劃開放民眾參與的步道清冊與範圍,或是民間團體就其所常態觀察的步道列提清單,皆應考慮以下四種原則,釐定養護的優先順序甚至列出中長期工作計畫:

1.公共性:並非為私人、商業用途,該步道應為公眾通行、公眾教育使用,更不是為開闢新步道而開闢,必須釐清步道的功能。

2.整體性:步道規劃不能僅考慮單一步道本體,需將區域內步道相互的連結性納入整體規劃,且應考量全區動植物資源、文史脈絡、居民需求等,方能避免步道網絡過於密集,而加深棲地切割之環境破壞,並能因分級分區規劃,在步道設計上有不同強度的工法。

3.迫切性:在地社區對該步道有所期待,亟需評估,且該步道已經面臨破壞,或是泥濘、沖蝕等潛在問題,須優先投入資源協助。

4.必要性:步道若已經無人行走,也無實用工程,已經恢復自然,則維護步道並無必要性,手作步道不是為了硬要做步道而做。

八、工程改革:減法工程為主、降低材料使用、提高人力素質

慣行工程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關鍵時刻,未來步道工程應以減法工程為主,例如去除覆蓋泥土與樹根的水泥、鋪面,去除不必要的仿木、仿竹水泥欄杆,盡可能將步道上不需要或是經由實際驗證失敗或無效的構造物移除。

新發包的工程也應降低材料的使用,以及材料在工程經費中的比重,施作的人力素質應有定期回訓的機制,鼓勵學習傳統手作步道的工藝傳承,盡可能以老祖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智慧,不依賴外運現代材料,做出符合環境又兼顧使用者需求的專業手作步道。

九、結語

總結而言,提高經常門的比例,是希望在結構上強化軟體與日常性維護的重要性,縮減資本門以降低工程擴張以及不必要的材料過多地進入自然山林,結構制度上提供以步道養護為主、預算上有鼓勵民間志工參與的空間,強調資源調查所需的程序與經費的重要性。工程體系在採購系統、技師認證以及人力素質必須要改革,並且步道工程也應以人力手作為主,增加對步道微氣候、微環境的深度認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發展符合在地環境與人文的手作步道,減少機具進入山林。以做到水泥步道零成長的目標。

另外,希望透過此次難得的機會,全國NGO共同在各地協助主動監督政府不當的水泥步道工程,並且進一步發揮NGO的力量,共同來「清查天然步道」彙整清單,向各地政府要求做到「天然步道零損失」,而這些天然步道也將依照公共性、整體性、迫切性、必要性等四大原則,列為民間參與認養、步道志工維護管理的優先步道。

不同領域的NGO可以共同來推廣手作步道的理念,教育遊客進入山林的心態,不要想把平地的便利帶上山林,也不要把自己生活的領域交給對在地不了解的所謂專業主宰,改變對工程期待一勞永逸解決所有問題、耐久不壞的迷思,轉而順應自然的彈性、多變,以適切的專業技術、避免不可回復性的手作工法,挽起袖子一起動手守護/手護自身的環境。

共同向社區推廣,讓步道養護的過程成為吸引志工到偏鄉社區步道公益旅行的誘因,增加社區小民經濟,而非單方面依賴政府以工程闢建步道設施,期待吸引一次性、消費式的大眾觀光,通常這樣的步道只有人流,卻留不住真正的社區經濟收入。

國家財政已經負債高達14兆元,每人平均須揹負60萬元的國家債務,國家所有公共工程都是來自於我們今日的納稅以及子孫的負債,若今日的公共工程會造成自然環境與景觀美質不可回復的破壞,那麼子孫所面對的將是經濟與環境雙重負債的悲慘世界。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