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還我們一條美麗的四分溪 ─由歷史軌跡檢視中研院的『經濟與環保並存』

南港人 林三元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昨(13)日指出,生態環保與產業發展應當可以並存,不是只能二選一。』這是日前報端的一席話,讓我這個曾經在研究院周邊生活了36年,而且是第一份工作就是中央研究院資訊所的在地人不得不跳出來說幾句話。

請大家跟隨我的筆觸,回到民國60年以前得中央研究院,同時請大家瞧一瞧這張現今院區的平面圖

南港中研院區

那時候的中研院,只在紅色線條標示出的區塊,而且只要是靠近四分溪邊的地區都是空下來的洪水緩衝區,那時這包括資訊所(3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31)近史所檔案室(42)近美大樓(41)等區塊通通沒有建築物,原本不是綠地,就是池塘;另外數學所(13)是填平一塊荷花池建出來的,在此之前那池塘裡有台灣原生種的三斑鬥魚。

民國66年9月23日台北發生一次大水災,研究院路從一段淹到三段,當時的中研院靠近胡適公園的整片圍牆被洪水衝倒,之後,靠近四分溪新建的研究所(如歐美所)就高架起來了,或是一樓成為停車場,其實簡單的說,中央研究院是標準的佔用行水與洪氾區(相同的狀況包括附近的凌雲五村以及中研院區以下的住宅區),有關四分溪的環境,中研院的鄭明修博士的一篇刊載在溪流環境的文章可供參考。我要說的重點是,中央研究院區也是在那忽視環境與水資源時代下的”產物”,超過40年的發展,雖然不能把一條四分溪的環境破壞的罪過,全部加在中研院的身上,但是中研院本身對於自身環境議題的輕忽與袖手旁觀,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蒙受其害而不知或無所謂,明顯的例證是在四分溪中研院段下游不遠處與大坑溪交會口原本有一處自來水取水口,現在早就因為污染而廢棄多年了,倒是公車站銘還是維持著『自來水廠』的名稱,剛好用來提醒我們破壞珍貴水資源的『古蹟』!個人要誠心剴切地提醒翁院長,要談經濟發展與環保並存之前,中研院有沒有可能不只率先以身作則不要再破壞這塊最後的淨土,而且能集合院區諸多專家的智慧,讓四分溪變成中研院區如英國劍橋的康河呢?

南港中研院外但是,很無奈的經過40年的發展,中研院已然擴充到現今的狀況,它跨越了四分溪(綠色區塊),把我們當年可以撈魚抓蝦蟹的四分溪變成一條大排水溝,裡面只剩下耐髒的吳郭魚,如今又要翻山侵犯台北最後一塊淨土202,翁院長說要展現經濟(研究)與環保不違背,那就先請你們運用環保生態的專業知識,還南港人一條原本飽含自然人文與童年回憶的四分溪吧,她沒有多長,幾公里而已!如果連椰子樹鞘掉下來都會K到博士的中研院都辦不到的話,臺灣的永續經營就真的只是政治人物選舉一到的一張芭樂票而已啦!

從事資訊產業27年了,我比較少聽到哪一個公司先有一個國際級的研究大樓而創造出傲人的成績的,反而多的是從公寓、車庫、學校研究室刻苦起家而揚名立萬的;友訊科技、普立爾(鴻海併購)、鴻海、宏達電....太多了。四分溪會由優質的自來水源變成一條臭水溝,中研院與相關政府單位的失責與民眾的輕忽,是基於我們現今的資源太豐富了,因為有翡翠水庫啊!可是水庫總有其生命週期,你部乘著壓力不大時好好保護與積極地去恢復一條溪的生命,反而要繼續當破壞珍貴自然環境的劊子手,原因只是為了一群人工的大樓!雖然生物科技需要先進的儀器放在高級的研究室,但是個人的經驗與對產業的觀察是,舒適的研發環境與創意競爭力是不能畫上等號的!有時候還會令人怠惰喔!管理專家不都說:有限的資源才能激發創意!《窮則變,變則通》不正就是這個道裡麼?

退一萬步想,就算生醫園區的高級研究人才非頂級的研發環境不去,也不願意離開台北,相信還是找得到其他的地方,不就是幾棟大樓嘛!我們臺灣很多的研究機構包括中研院物理所,那些國際級的計畫不都是跨國分地各做各的,也整合得不錯!臺灣不是資通訊的大國嗎?展現一下《無處不可協同研究的能力》吧!煩請台上與中研院的諸公們,放過202一條生路!就如同張曉風女士所說的:『為台北留下一片肺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