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繞台灣 by 徐仁修

昔日的台灣,家與家、村與村、鄉鎮與鄉鎮是靠小徑步道相互通連,每一次彼此距離的縮短,每一次的相會,都是靠雙腳一步一步地行走,所以,人的互動也格外珍貴。之後,有些來往頻繁的兩地,為運搬貨物產品,逐漸加寬步道以利牛車通行,這就成了牛車路,最後它發展成行駛汽車的公路,今天我們已發展出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以及高速鐵路,甚至不沾地而來往兩市之間的空中交通……但,很多人從沒想到,台灣仍有許許多多美麗、自然與充滿各種真真假假故事的昔日步道掩蓋在荒煙漫草下。近年有一些有心人士,例如楊南郡、劉克襄以及很多各地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做了不少再發現舊步道的工作,也有許多人,像黃武雄教授、知名媒體人兼作家的小野,在享受便捷的現代交通背後開始反省:到底在身體快速移動中,我們失落了什麼?

我發現,路走的越少的人,越來越沒有耐性,個性也會變得急躁起來。以不費吹灰之力,飛快地抵達山頂,不但錯過一路輪子兩側形形色色的可愛生物與人文,即使眺得遠方風景,看見101大樓,卻無法吸取自然及文化深沈之美的精髓,如此成長的下代,也只懂得追逐浮華與流行。方便的手機讓人們變得語言無味,無遠弗屆的網上聊天、E-mail,讓孩子不會寫字、作文……。 孩子在沒有泥土的家,學校與車道上度過童年大部分的時間,少了與土地、與大自然的相連與互動,生命也就少了寬度、厚度而變得脆弱易折……。

當我們開始鼓勵E世代的人走上步道去接受台灣土地之滋養的同時,我們發現竟沒有幾條可供他們行走,可以讓他們走得興致昂然而又有成就感的步道。所以我們試著要發掘一條南北相通、東西相連的美好舊路,讓真正在台灣生活的下一代可以用雙腳丈量自己的大地,用雙手親撫一路上的古跡,用心去認識與欣賞台灣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這樣走過土地的孩子與年輕人,會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最深最美的生動經驗。

我的家鄉九芎林(今之芎林鄉),昔日就是靠一條越嶺步道與鄰鄉新埔相連,我童年時走過好多次,途中有大片次生林、竹林,有茶園、橘子園,還會經過作家劉還月的老家。我最難忘的是十歲時,一次在半途山嶺上休息時,看見環頸雉帶著女朋友從芒草間走出來,陽光照著牠那充滿色彩的羽毛,閃著亮麗的光澤,我第一次覺得禽鳥真的是多采多姿。

還有一次,我趕牛來此放牧,在黃昏歸途上,突然與一隻從茶園走出來的石虎四目相接,我從那會懾人的眼睛中,第一次感受到野生動物的野性與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讓我難以忘懷。
這個雨水豐富的春天,我和黃武雄教授、小野一起推動這個由民間發起尋找環島的千里步道,想藉此發展出一種新的自然與文化運動-不要大筆經費、不要水泥、路燈以及假運動之名的垃圾建設,我們要熱心的在地人士參與,我們需要在地的地方政府傾聽我們的需要而協助,我們不想被政客、黑道及商業所利用,我們只是要一條可以讓孩子、年輕人徒步及騎腳踏車,走過台灣大地的步道……。

徐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