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環島慢行:一生一定要走一段的土地之旅--記大南澳生態小旅行

圖文/莊宜潔(2014大南澳生態小旅行參與夥伴)

10646779_4646216969453_203969672692776301_na

我是一個會把「走路」填在興趣格裡的人。幾年前手中有了這本書,便對這個協會的活動充滿好奇,默默地在心中埋下種子,未來一定要走這麼一段。

佳伶遠從苗栗來到宜蘭來找我,可能太開心了加上剛結束花東機車三日遊,所以有點累,哈哈,中午迷迷糊糊便錯過前往東澳應該要搭的火車,和佳伶在宜蘭火車站多逗留了,沒有準時到達,對工作人員不好意思!也謝謝大家的包容,那一刻我想:不小心的錯過,時間的概念模糊了,好像一切都是臨時說走就走的流浪。

問問自己在旅行中得到什麼?可以認識各方人便是最大的收穫,這三天一起走一段路,一起流汗,一起聽故事。社區裡有太多事情值得分享,導覽認真解說盡責,陽光也毫不留情曬在大家身上,可能用盡了力氣在移動,顯得有些狼狽,一下子腦袋中串聯太多事情,讓自己的心有些無法安靜下來,第一次參加千里步道協會的活動,覺得很多緣分不可思議。

行程無法重來,因為晚到所以沒能聽完整東岳社區的導覽,不過讓人印象無法抹滅的是蘇花改工程非常直接地從社區上方畫過天際,佇立在山與山之間,就知道這裡在比較近的過去發生過什麼事情,以往都是媒體資訊的報導,有了機會站著感受,真正的有些悲傷難過…。南下總是從蘇花公路經過的地方,這次終於走進來了呢。

住宿金岳村的夜晚,欣賞了泰雅族人尋根的紀錄片,有跟著邱爸從新好茶爬上舊好茶的經驗,能稍稍了解,爬山的困難度,還有族人對部落失落的情感、想家的心情,族人凝聚的力量。同時從自己客觀的角度還有泰雅族人的想法得到回饋,事情因為參與其中變得深刻有趣呢!

跟很多地方一樣,大南澳的社區面臨了人口外流、老化的問題,年輕人離開這裡,追尋便利的生活,老人家體力漸漸變得無法負荷田裡的活,社區的梯田、田地大部分都廢耕了,房子漸漸地一戶一戶封起來沒有住人了,東岳村的秀慧姊說未來四年有小米復耕的計畫,身為外來者看著一片荒地不免擔心有人會來這裡種田嗎?種田是一種要全力投入的生活,沒那麼容易,復原梯田景觀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希望有人回來。

在東岳村子裡,不,應該說是在蘇花改的工地裡穿梭,遇見工人們對我們大喊說:再三年,路就可以走了!三年之後這裡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速度帶走了社區的人,也許速度會帶人回來?會嗎?

這次沒有走古道〈好想跳踴喔!〉,先認識社區概況,以後有機會再參加協會的步道工作假期,哈哈。

建議可以在社區導覽的時候尋找一張地圖,這樣就可以做一張像這樣的筆記

石板屋聚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