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一)
實習第一天,我正要好好認識千里步道。
千里步道要公佈環島路網了,第一項工作是把路線(蘇澳-光復)畫在紙本地圖上,畫圖前要先把地圖印下來拼接,這不是繪製GIS的第一步嗎?之前上佩倫的課就學過了,所以拼地圖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要我把不怎麼熟悉的路網畫下來,有些路根本不是「路」,感覺是走進了山窮水盡之處,要非常仔細的看,才能把路線畫下來,我很小心了,但還是不小心畫錯了幾條路。
晚上跟著雨青參加步道社的期末聚餐,這一些社大的學員都好有活力喔!上山下海,讓我大感佩服。
7/6(二)
實習第二天,參與千里步道的工作會,聽了一些似懂非懂的東西,但是多多少少讓我更暸解千里步道,而且「洛韶山莊」好誘人喔!我想要跟大家到山上避暑!
7/7(三)
早上到內政部聲援ECFA和白海豚,ECFA的場合似乎不太適合我,站在那裡一直讓我感覺有些不自在;白海豚的場合倒是挺溫馨的,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為了守護台灣的寶貝而站出來,而且在白海豚記者會,讓我見識到了「王俊秀、潘漢聲」這些「大老」的真面目,尤其潘老師就是個好爸爸,看到他背著女兒的樣子,顛覆了原本我對他的想像。加分!
回辦公室後,把桌上剩下的名片資料key完,我就要到郵局寄守護地圖,但是大熱天,完全阻擋了我的意圖,後來我靈機一動,想到郵資似乎可以在網路上查,借用咖啡座老闆娘的小秤量好郵件的重量,貼好郵票,走到校門口就能寄了。哇~方便多了
五都候選人的聯絡資料好難找,大部分能找到的都是部落格或是facebook,幸好我日前已經成為facebook的會員,勉強能從facebook上找到一些些聯絡的方式。
7/8(四)
芸姿位子的電腦網路修復了,所以我又能用她的電腦工作,而且她的位子就在冷氣下,真舒服!
今天的工作還是key名片資料,連續key了幾天的名片,最大的收穫是:對於以後我的名片要設計成什麼樣子有一些概念了──至少字要夠清楚…
我試著幫忙處理辦公室裡一推大中毒的電腦,真的超級毒,就是一個大毒窟,小紅傘一直嗶嗶叫,叫得大家心驚驚。辦公室電腦的中毒情形真的有些嚴重,好像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了。
7/9(五)
社大請人來修冷氣了,修完之後的辦公室變好涼;我已經借坐在聖心的位子了(稍稍遠離冷氣口),後來還是覺得過涼了。修冷氣的大哥說:之前同時開兩台冷氣會跳電,大概是因為冷氣太髒了,散熱效果差,以致於機身過熱導致功率增加,才會跳電,現在清過了,應該沒有問題了。可見,冷氣需要定期清洗。
今天最主要的工作是把從新店到獅潭的路線畫在紙本地圖上,比起之前畫東部的路線(蘇澳-光復),困難多了,我一直畫錯;西部的路線比較多深入山區的小徑,東部有一大段幾乎就沿著濱海公路走,我就一筆畫到底。
7/12(一)
禮拜三就要開記者會了,而且好多團隊也會在那之後出發,所以需要把路途上的一些支援列表提供給他們做參考,我就負責把台北到苗栗的支援找出來,這些支援不外乎是以前試走的時候拜訪過的學校、社區或民宿等,雨青開啟了千里步道最「不為人知」的資料庫,我就從密密麻麻的檔案中篩選了一些能夠提供支援的夥伴資料。
我代表千里步道出征了,去拿輸出的大圖,這一趟路似乎不是很順利,光等公車就等了30分鐘,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275終於出現了。到了大安國中附近後,我對當地的環境也不很熟,又記錯路段,就在附近繞了一大圈後才找到輸出店;看到輸出的大圖之後,我也點傻眼了,我以為是軟的紙,沒有想到是不軟不硬的版,我要怎麼拿回去?店裡的小姐也挺替我擔心的,一直說計程車進不去,但是除了計程車,也沒有其他選擇了,我就到路口攔了一輛計程車,決定碰碰運氣,很幸運的,司機大哥小心翼翼地幫我把圖塞進後座,安全返回社大。
7/13(二)
明天要召開記者會了,大家都為這件事而忙碌著。
星期二是定期的工作會議,雖然已經來了一個禮拜,但是會議中提到的很多事我還是有不懂,不過開完了會,大概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有那些:整理資料、活動支援。
會後,大家各自忙碌,我把台灣切成12塊,明天好讓與會來賓拼拼圖;製作麥克風牌、整理器材(膠帶、簽字筆、守護地圖、衣服等)。
預祝明天的記者會順利!
7/19(一)
環島協奏曲在記者會後持續演奏著,我的工作是在幕後為這些演奏者提供支援──尋找沿線資源(斗六-內門);究竟何謂沿線資源?就是沿路上能讓參與者休息、補給,甚至是住宿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就是學校、寺廟或之前接觸過的團體,但是這些也不能提供所有服務,大部分的地方是不能住宿的,而且為了幫參與者節省開銷,住宿的房價不能太高,不要離路網太遙遠…等,這些條件看似簡單,也花了不少時間在搜尋。這時不免要抱怨,台灣的民宿一點也不民宿,都貴三三…
7/20(二)
昨天打包好的守護地圖,今天要拿到郵局寄。我背著社大的紅書包出發,加上一身色彩繽紛的打扮,廣受大家好評。>///<紅書包是我最飛炫的「郵差包」。
繼續找沿線資源;mail綠色交通說帖給五都候選人,說是五都候選人,但也只寄給了其中幾位,因為一直找不到他們的聯絡方式,難道真的要上facebook留言嗎?那要留什麼?
7/21(三):工作會議+印地圖
八月開始有好多活動陸陸續續要展開,幸好我決定在千里步道多待一點時間,這樣就能跟著前輩的腳步走千里。
7/22(四):整理行事曆、2010年大事紀
打開千里步道的「網路上的芳鄰」,看到密密麻麻的資料,我就能理解大家的辛苦,以及不想整理它的苦衷,尤其在我整理完今年度的大事紀後,更能體會;千里步道參與或舉辦相當多的活動,有一些是我知道的,我聽過的;有一些則是隱藏的,之所以被我稱作是隱藏的,是因為看了每週的工作會議紀錄才知道,而且也因為大家太忙,它們被無限的延期;這些被延期的活動有的都很不錯,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實現。
7/23(五):蒐集工作會議整理大事紀
繼續昨天的工作──整理2009後半年的大事紀,並把之前的工作會議從信箱當漏下來,放進網路上的芳鄰存檔。
7/26(一)
禮拜三預計要和雨青到三峽探路,確定目前規劃的路徑確實可以從三峽走到大溪,而且這段路是符合期待的。出門之前,必須先紙上推演一番,利用紙本地圖,搭配GoogleEarth找找看可行之路;從GoogleEarth上看來,路徑好像是可以通行的,實際情況就待星期三揭曉囉!
第一次試用了GPS,更明確來說,是試玩了GPS,感覺還挺有趣的,讓我打起了其他主意…學會了使用GPS規劃路徑,下次出去玩就來借用,一來可以減少迷路的機會,二來可以為旅程作紀錄。
7/27(二)
繼續昨天的紙上探路,突然發現台灣的路名很有趣,或者是說很local,ex:白雞路。既然要大老遠到三峽,怎麼能只做探路的工作,當然還需要一些娛樂活動來調劑一下,我又另外規劃一條路徑到三峽看看「小壩」,再到老街逛逛,最後帶牛角回台北與大家分享!
新店東-新店西的斷點要補起來,這兩點之間有不少路徑,從GoogleEarth上看起來還OK,但都是經過墓地的小徑,走起來的感覺應該不會那麼舒服,景色也不會那麼宜人吧!
這幾天南部下著傾盆大雨,台北也總在午後下起大雨,希望明天會是好天氣,讓我們能順利出走。
7/5(一)
實習第一天,我正要好好認識千里步道。
千里步道要公佈環島路網了,第一項工作是把路線(蘇澳-光復)畫在紙本地圖上,畫圖前要先把地圖印下來拼接,這不是繪製GIS的第一步嗎?之前上佩倫的課就學過了,所以拼地圖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要我把不怎麼熟悉的路網畫下來,有些路根本不是「路」,感覺是走進了山窮水盡之處,要非常仔細的看,才能把路線畫下來,我很小心了,但還是不小心畫錯了幾條路。
晚上跟著雨青參加步道社的期末聚餐,這一些社大的學員都好有活力喔!上山下海,讓我大感佩服。
7/6(二)
實習第二天,參與千里步道的工作會,聽了一些似懂非懂的東西,但是多多少少讓我更暸解千里步道,而且「洛韶山莊」好誘人喔!我想要跟大家到山上避暑!
7/7(三)
早上到內政部聲援ECFA和白海豚,ECFA的場合似乎不太適合我,站在那裡一直讓我感覺有些不自在;白海豚的場合倒是挺溫馨的,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為了守護台灣的寶貝而站出來,而且在白海豚記者會,讓我見識到了「王俊秀、潘漢聲」這些「大老」的真面目,尤其潘老師就是個好爸爸,看到他背著女兒的樣子,顛覆了原本我對他的想像。加分!
回辦公室後,把桌上剩下的名片資料key完,我就要到郵局寄守護地圖,但是大熱天,完全阻擋了我的意圖,後來我靈機一動,想到郵資似乎可以在網路上查,借用咖啡座老闆娘的小秤量好郵件的重量,貼好郵票,走到校門口就能寄了。哇~方便多了
五都候選人的聯絡資料好難找,大部分能找到的都是部落格或是facebook,幸好我日前已經成為facebook的會員,勉強能從facebook上找到一些些聯絡的方式。
7/8(四)
芸姿位子的電腦網路修復了,所以我又能用她的電腦工作,而且她的位子就在冷氣下,真舒服!
今天的工作還是key名片資料,連續key了幾天的名片,最大的收穫是:對於以後我的名片要設計成什麼樣子有一些概念了──至少字要夠清楚…
我試著幫忙處理辦公室裡一推大中毒的電腦,真的超級毒,就是一個大毒窟,小紅傘一直嗶嗶叫,叫得大家心驚驚。辦公室電腦的中毒情形真的有些嚴重,好像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了。
7/9(五)
社大請人來修冷氣了,修完之後的辦公室變好涼;我已經借坐在聖心的位子了(稍稍遠離冷氣口),後來還是覺得過涼了。修冷氣的大哥說:之前同時開兩台冷氣會跳電,大概是因為冷氣太髒了,散熱效果差,以致於機身過熱導致功率增加,才會跳電,現在清過了,應該沒有問題了。可見,冷氣需要定期清洗。
今天最主要的工作是把從新店到獅潭的路線畫在紙本地圖上,比起之前畫東部的路線(蘇澳-光復),困難多了,我一直畫錯;西部的路線比較多深入山區的小徑,東部有一大段幾乎就沿著濱海公路走,我就一筆畫到底。
7/12(一)
禮拜三就要開記者會了,而且好多團隊也會在那之後出發,所以需要把路途上的一些支援列表提供給他們做參考,我就負責把台北到苗栗的支援找出來,這些支援不外乎是以前試走的時候拜訪過的學校、社區或民宿等,雨青開啟了千里步道最「不為人知」的資料庫,我就從密密麻麻的檔案中篩選了一些能夠提供支援的夥伴資料。
我代表千里步道出征了,去拿輸出的大圖,這一趟路似乎不是很順利,光等公車就等了30分鐘,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275終於出現了。到了大安國中附近後,我對當地的環境也不很熟,又記錯路段,就在附近繞了一大圈後才找到輸出店;看到輸出的大圖之後,我也點傻眼了,我以為是軟的紙,沒有想到是不軟不硬的版,我要怎麼拿回去?店裡的小姐也挺替我擔心的,一直說計程車進不去,但是除了計程車,也沒有其他選擇了,我就到路口攔了一輛計程車,決定碰碰運氣,很幸運的,司機大哥小心翼翼地幫我把圖塞進後座,安全返回社大。
7/13(二)
明天要召開記者會了,大家都為這件事而忙碌著。
星期二是定期的工作會議,雖然已經來了一個禮拜,但是會議中提到的很多事我還是有不懂,不過開完了會,大概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有那些:整理資料、活動支援。
會後,大家各自忙碌,我把台灣切成12塊,明天好讓與會來賓拼拼圖;製作麥克風牌、整理器材(膠帶、簽字筆、守護地圖、衣服等)。
預祝明天的記者會順利!
7/19(一)
環島協奏曲在記者會後持續演奏著,我的工作是在幕後為這些演奏者提供支援──尋找沿線資源(斗六-內門);究竟何謂沿線資源?就是沿路上能讓參與者休息、補給,甚至是住宿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就是學校、寺廟或之前接觸過的團體,但是這些也不能提供所有服務,大部分的地方是不能住宿的,而且為了幫參與者節省開銷,住宿的房價不能太高,不要離路網太遙遠…等,這些條件看似簡單,也花了不少時間在搜尋。這時不免要抱怨,台灣的民宿一點也不民宿,都貴三三…
7/20(二)
昨天打包好的守護地圖,今天要拿到郵局寄。我背著社大的紅書包出發,加上一身色彩繽紛的打扮,廣受大家好評。>///<紅書包是我最飛炫的「郵差包」。
繼續找沿線資源;mail綠色交通說帖給五都候選人,說是五都候選人,但也只寄給了其中幾位,因為一直找不到他們的聯絡方式,難道真的要上facebook留言嗎?那要留什麼?
7/21(三):工作會議+印地圖
八月開始有好多活動陸陸續續要展開,幸好我決定在千里步道多待一點時間,這樣就能跟著前輩的腳步走千里。
7/22(四):整理行事曆、2010年大事紀
打開千里步道的「網路上的芳鄰」,看到密密麻麻的資料,我就能理解大家的辛苦,以及不想整理它的苦衷,尤其在我整理完今年度的大事紀後,更能體會;千里步道參與或舉辦相當多的活動,有一些是我知道的,我聽過的;有一些則是隱藏的,之所以被我稱作是隱藏的,是因為看了每週的工作會議紀錄才知道,而且也因為大家太忙,它們被無限的延期;這些被延期的活動有的都很不錯,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實現。
7/23(五):蒐集工作會議整理大事紀
繼續昨天的工作──整理2009後半年的大事紀,並把之前的工作會議從信箱當漏下來,放進網路上的芳鄰存檔。
7/26(一)
禮拜三預計要和雨青到三峽探路,確定目前規劃的路徑確實可以從三峽走到大溪,而且這段路是符合期待的。出門之前,必須先紙上推演一番,利用紙本地圖,搭配GoogleEarth找找看可行之路;從GoogleEarth上看來,路徑好像是可以通行的,實際情況就待星期三揭曉囉!
第一次試用了GPS,更明確來說,是試玩了GPS,感覺還挺有趣的,讓我打起了其他主意…學會了使用GPS規劃路徑,下次出去玩就來借用,一來可以減少迷路的機會,二來可以為旅程作紀錄。
7/27(二)
繼續昨天的紙上探路,突然發現台灣的路名很有趣,或者是說很local,ex:白雞路。既然要大老遠到三峽,怎麼能只做探路的工作,當然還需要一些娛樂活動來調劑一下,我又另外規劃一條路徑到三峽看看「小壩」,再到老街逛逛,最後帶牛角回台北與大家分享!
新店東-新店西的斷點要補起來,這兩點之間有不少路徑,從GoogleEarth上看起來還OK,但都是經過墓地的小徑,走起來的感覺應該不會那麼舒服,景色也不會那麼宜人吧!
這幾天南部下著傾盆大雨,台北也總在午後下起大雨,希望明天會是好天氣,讓我們能順利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