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路的歷史與歷史的走路(下)--記「太管處步道志工初階培訓」築路人的傳承與創新

文/徐銘謙(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地圖上最美的問號作者)

路,在太魯閣峽谷型的國家公園環境中,無疑是橫貫園區、通往遊憩景點最重要的載體;而在岩盤堅硬的質地上築路與通行,是在這片土地上居住、交通與各種目的的移動最重要的課題。路在時代的演進,形成築路人的歷史傳統,各個時代不同的族群在這條路上進場、出場、交會與合作,在路的意義與工法思維的時代變遷下,延續至現在以手作式步道志工方式,維護管理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步道更具有意義。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各類型步道72條,是推廣多元自然體驗活動與環境教育最佳場所。然而,如此眾多步道的維護,目前皆靠政府單位按年度經費與工程招標方式進行,在效率與設計上常難以達到山友訪客的要求,因此太管處在去年(2009年)底舉辦兩梯次步道修護人才培訓課程,並且以擴大就業的原住民人力持續修築蘇花古道石硿仔步道至今,修復頗具成效。

今年(2010年)起更委託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借鏡美國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以自然工法現地材料維修步道模式,規劃以洛韶山莊為中心,以鄰近合歡古道為戶外訓練場域,推動公民參與手作步道維護工作。將中心本身經營成為山岳環境維修志工常態活動的場所,以合歡越古道的世界級文化遺產之重要性,以及步道志工之家的認同凝聚,做為吸引、轉化、昇華遊客山岳體驗行為的號召與遠景,以一種自然與人文相互依存型態的國家公園經營思維為號召。

這項計畫除依據原貌修護後重現歷史古道,更可讓民眾以參與保育、深度體驗的方式認識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資源特色,建立負責任、低承載量的生態步道旅遊模式。未來,不僅可促進太魯閣國家公園登山與戶外探索活動之多元發展,並可配合週邊步道遊憩資源的規劃,引進新型態的步道志工概念,召募並訓練志工人力長期、常態投入步道的修復。

今年度的計畫預計辦理3期步道志工初階培訓活動,7月2日至4日甫辦完第一期初階培訓,後續將於9月及10月中旬繼續辦理第2、3期培訓。首度開辦的儲備步道志工培訓,最後收到170份報名表,經過資料審核評估後,實際參訓志工總計41位,通過初階培訓課程必須再參加基礎訓練與維修實作後,儲備為太管處步道維修志工。訓練課程邀請到伍玉龍、劉効賢、李嘉智、文耀興與徐銘謙擔任師資,內容以戶外實作為主、搭配夜間室內課程,包括台灣步道常見問題分析、美國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經驗、國內外步道案例分享,戶外課程包括步道清整、砌石階梯施作、砌石駁坎、過溪踏腳石施作、路面排水系統等。

太管處這項創舉是政府機關嘗試成立步道志工系統首例,因應步道修護的需要領隊與工具的團隊合作特性,規畫中步道志工系統分為三級,參加培訓的成為實習志工、完成服勤的成為正式的步道志工,而在資深的志工中形成步道指導志工,日後步道志工將投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協助合歡越嶺等古道維修工作,由步道指導志工帶領志工小隊以自然工法重現區內兩大重要歷史古道的風釆。而修復的目標,除了合歡越嶺古道之外,也可以以洛韶山莊為基地營,成為山岳步道環境維修人才培訓的搖籃,配合太魯閣國家公園高山型步道維修計畫,將培訓出來的志工人才分佈運用至南湖、奇萊等高山型步道進行長期而持續的維護工作。

由於步道志工系統的團隊特性以及純粹的奉獻精神,計畫將參考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協會的模式,統籌處理團體志工膳食與從基地前往服勤的交通等,因此將不另行支给個人服勤津貼,志工自行負擔往返交通費用。而志工金錢津貼的概念將可規劃轉換成「時間貨幣」的概念,志工服務時數儲存在「時間銀行」中,以發行「時間貨幣」或統計「時間存摺」的方式,給予步道志工服勤者可交換的時間銀行。

時間銀行(TimeBank)是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華盛頓大學榮譽法學教授EdgarCahn在1980年代創辦的,顧名思義,就是有別於現行資本主義的金融貨幣,試圖強調人力時間的投入的價值,而非以傳統貨幣進行衡量與交換。在台灣時間銀行聯盟的網站上說明,時間銀行是「公益團體把志工個人的時間和服務,藉以交換和流通,促使人們自助互助。這是一個用服務來交換所需的服務或物品的交換機制,在互助的平等互惠中,提升個人生活品質,創造社區網絡與社會資本」1。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一千個時間銀行組織,台灣也有十年推動時間貨幣(TimeDollars)的歷程,其運作主要是為了鼓勵志願服務,透過時間銀行與存摺,將志工社群的時數儲存,為了促進服務的交換與流通,固定採取年度結清的機制,以確保時間貨幣的流通性與及時性。時間貨幣通常必須建立在一定地理空間範圍內的社區之間,有促進互助合作、社區連帶的效果,例如花園新城所發行的「花錢幫—花幣」;又如法鼓大學德貴學院鼓勵學院學生以志願服務的時間貨幣折抵部分學費。或者如老五老基金會、傳神居家照顧協會,是以提供老人志願服務的交換系統為主,這在台灣日漸老齡化的趨勢下,是很重要的社區照護體系。

為了讓志工儲存的服務時間,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提領,得到更多樣的服務與交換,讓遠地的交換能夠實現,以發揮更大合作串連,台灣幾個從事類似的時間貨幣體系組織正在串聯組成「台灣時間銀行聯盟」,並且設置時間銀行的資訊平台,以促成時間貨幣的轉換與交換2。參與者提供的服務各式各樣,包括家庭課輔、洗碗聊天、作一個麵包、修理電腦等,簡單的概念就是,在社區裡你花費一個小時為某人做某件事,你就贏得一次時間貨幣。然後你就有一時間貨幣可以付出讓某人為你做某事,時間銀行的推行正在改變鄰里社區和整體社群。

時間銀行可以提升志願服務的層次,從自利具體的金錢購買或服務津貼,轉化成為互助交換的時間貨幣,其核心價值有四3:

1.資產(Assets):社會的實質財富是「人」,每人能對別人、對社會有所貢獻。
2.重新定義工作(Redefiningwork):不是只有能「賺錢」的事情才是一項「工作」,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工作的價值,重視如何培養健康孩子,增進家庭互動關係,使鄰里互動,推進社會正義。各種類工作需要被尊敬,被記錄和被肯定。
3.互助(Reciprocity):打破單方面的慷慨贈予,變成雙方互相幫助,從「你需要我」,變成「我們需要彼此」的互動。
4.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透過志工服務,把陌生人變成朋友,讓社會更溫馨,增進社會的信任和網絡,累積社會資本。

初步以洛韶山莊志工中心之相關活動為交換場域,亦即步道志工時間銀行可以建立網站,公布可以提供、以及所需服務與時間貨幣點數;同時洛韶山莊相關計畫所舉辦之付費活動或課程,都同時公布時間貨幣抵換的時數,或者類似紅利點數,採取雙軌制並行,也就是標示多少時間貨幣加上多少金錢貨幣可參與。未來局部修復開放的合歡越嶺古道,則僅提供步道志工以時間貨幣抵換進入健行遊憩,以確保合理的步道承載量,也可降低管理的風險,更重要的是提供志工相關學習進修、場域運用規劃、資源連結的功能,並提供相關活動的辦理,增加步道志工參與的誘因。

時間貨幣每年固定要交換歸零,例如威爾斯時間銀行每年固定會舉辦音樂會、電影欣賞會等活動,用時間貨幣就能夠入場,以控制流通在外的時間貨幣數量,透過發行或收回時間貨幣,刺激人與人之機的合作數量增加,又不至於干擾正常經濟運作。而交換的可以是參加付費培訓課程的費用、參加園區內各項登山健行旅遊活動的費用等,同時也可發展志工之間的其他技能服務的交換行為,例如修理水電、共乘交通、嚮導領隊、語言翻譯等,增進志工之間的交流,累積不時之需的社會資本,時間貨幣本身每年歸零,以促進志工之間交換及參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活動的頻度,但是因此而累積的時間資本是永續存在的。

未來可以與太管處乃至國家公園間的保育志工與解說志工系統進行時間銀行的整合,也就是各種類型志工服勤的時間貨幣可以彼此交換,而且時間等值。如此將可擴展志工可相互交換的服務類型,增進跨領域的志工情誼交流。同時,可參與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所辦理的各項付費活動、行程、課程,在訂定時間貨幣付費標準的時候,可以把平時遊客量較少的地方、平日遊客較少的時間,其時間貨幣所需亦較低;越熱門的、遊憩承載壓力大的地方與時間,所需時間貨幣與費用亦較高,以達到分散遊客壓力的功能。

長期來說,國家公園志工尚可加入「台灣時間銀行聯盟」,與國內其他實行各項時間貨幣的組織進行交換,以取得更多樣的服務。尤其在現有志工多為退休後參與的現況下,其他提供老年照護的時間銀行組織,對於志工的吸引力或許更大。另一方面,步道志工在國內的推廣,已經開始進入不同的社區、團體、學校與企業等,步道志工本身亦可能建立跨平台的時間銀行,未來若要參與付費式的步道工作假期,時間貨幣亦可能進行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以外的折抵或兌換。步道志工基地與時間銀行系統的建立,未來將可能與國際步道志工系統接軌。

築路人的傳承,從清朝、日治時期國家征服、強徵民力的悲情,到造橋鋪路爲國家經濟發展、慈善事業犧牲小我,歷史走到21世紀全球化、民主化的公民社會,步道志工為土地揮汗、貢獻與雙手勞動,除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更與世界步道志工系統同步,透過時間銀行互助、人助,交織出各類型志工服務的社會網絡,與自然、與社會建立更深層的互動關係,創造新時代的志工築路傳統。

築路的歷史與歷史的走路(上)--記「浪遊中橫—慢行洛韶天祥健行之旅」首發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