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清將劉銘傳所建立的台灣第一條鐵路;曾經,日人治台重要的軍事運輸要道;曾經,基隆河上川流不息的民家商船….,連接水返腳(汐止)與雞籠(基隆),昔日曾是台灣重要交通通道的北基路線,沿基隆河上游河谷修築興建,上個世紀幾經更迭改道,斑斑駁駁地隱約訴說著過往欣榮。
基隆自古與台北的發展息息相關,不論是清領時期的河道運輸,日治時期基隆擴大建港,國民政府以來重要的貨物輸出港,兩地之間交通總是繁忙不止,也牽動著台灣的命運變化。
千里步道北基路線串聯,即是以此歷史基調為主要想像,串聯適合步行或騎乘自行車的現有路徑,希望能領會舊時基隆河沿岸交通的繁榮風貌;此次由台灣頭文化協會陳世一老師領隊,以及許多基隆志工夥伴投入,共同串聯出一條適合步行,又適合說故事的路徑。沿途將行經汐止老街、風景優美的友蚋產業道路、於新山水庫觀景,並行經獅球嶺參訪三級古蹟—劉銘傳隧道,登高眺望基隆港市全景。全程約21公里,沿途多數路段空氣新鮮,環境優雅,是在火車與汽車之外,體驗步行通往基隆的絕佳機會。
走訪台灣頭的歷史,親臨中法戰爭現場,聆聽基隆河悠悠訴說的故事……,誠摯邀請喜愛慢行,喜愛認識台灣的朋友一起參加,千里步道北基路線試走--519初夏步行之旅。
■活動日期: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8:00-17:00
■參加對象:喜歡放慢腳步,以慢速體驗台灣之美的人
■集合時間:2010年5月19日(三)上午八點整
■集合地點:台鐵汐止火車站前站集合報到。
■報名說明:本次活動為免費參加,但需事前報名(一律採線上報名),請務必提供足夠資料以辦理保險。
■注意事項:1.本次活動旨在串聯台北基隆步行路徑,沿途皆以產業道路居多,少有餐飲販賣點,請自行備足當日所需糧食(中餐及沿途行動糧)及飲水,並遵守廢棄物減量及無痕山林原則。
2.活動全程步行距離約21公里,爬高約為100-150公尺,請穿著好走耐走之球鞋或布鞋,並做好防曬及防雨之準備,隨身行李以雙肩後背包為佳,並請盡量輕量化。
■主辦單位: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基隆市台灣頭文化協會
■洽詢專線:02-29236464*17,聯絡人楊雨青,行動0960-065144
汐止至基隆步行路線
路線
汐止火車站──汐止老街──江北大橋──右輚長江街──鄉友街(1高下方)──華新一路(過綠葉山莊、褒忠社區、泰山巖))──過友諒橋後右轉大成街(友蚋產業道路)──左轉大華二路──右轉大同街(大埔,北二高走山附近)──七安產業道路(七堵至安樂區)──自強產業道路──新山水庫旁觀景台──經花園別墅、樂利三街──穿越麥金路──經建德國中──安和一街──右轉上慈佛寺──福德廟──獅球嶺西砲台──下方為劉銘傳隧道──南山早起會──獅球嶺平安宮──獅球嶺東砲台──獅球路──成功一路──愛一路──海洋廣場──基隆火車站
路線地圖 : 請點此
沿途文史:
汐止--
1.水返腳的潮汐止步
2.楓仔峙社及其遷徙
3.基隆河運的中繼點:七萬二十七千
4.北港溪的傳統水運
5.基隆河谷廊道中心的工業、住商利用進佔行水區(建商在作國土規劃)
失去原來曲流面貌的汐止地景大變
6.鄉長厝:乾隆年間,漢人入墾錫口,原住在基隆河南岸的峰仔峙社渡河遷
移至江北里附近,稱為番社,喜慶年間,漢人再入墾此地形成聚落
7.社后:北山、北峰二里,因位在峰仔峙社後面而得名
基隆--
1.凱達格蘭族社:瑪陵、友蚋(鹿寮)
2.漢人移入後的老地名:如大埔、鴛鴦橋、樟空湖、赤皮湖…
3.基隆河北邊支流:友蚋溪、瑪陵坑溪、石厝坑溪、大武崙溪及開墾方式
4.昔日的礦村及煤礦文化
5.有故事的山:石獅山、獅球嶺
6.台灣第一條鐵路隧道:劉銘傳隧道
7.獅球嶺砲台:歷經清法戰爭、乙未之役的戰事;可俯覽基隆港市全景
8.北台灣最著名的魚市:崁仔頂魚市
9.海洋廣場:秋、冬的老鷹,2、3月的黑尾鷗
曾經,清將劉銘傳所建立的台灣第一條鐵路;曾經,日人治台重要的軍事運輸要道;曾經,基隆河上川流不息的民家商船….,連接水返腳(汐止)與雞籠(基隆),昔日曾是台灣重要交通通道的北基路線,沿基隆河上游河谷修築興建,上個世紀幾經更迭改道,斑斑駁駁地隱約訴說著過往欣榮。
基隆自古與台北的發展息息相關,不論是清領時期的河道運輸,日治時期基隆擴大建港,國民政府以來重要的貨物輸出港,兩地之間交通總是繁忙不止,也牽動著台灣的命運變化。
千里步道北基路線串聯,即是以此歷史基調為主要想像,串聯適合步行或騎乘自行車的現有路徑,希望能領會舊時基隆河沿岸交通的繁榮風貌;此次由台灣頭文化協會陳世一老師領隊,以及許多基隆志工夥伴投入,共同串聯出一條適合步行,又適合說故事的路徑。沿途將行經汐止老街、風景優美的友蚋產業道路、於新山水庫觀景,並行經獅球嶺參訪三級古蹟—劉銘傳隧道,登高眺望基隆港市全景。全程約21公里,沿途多數路段空氣新鮮,環境優雅,是在火車與汽車之外,體驗步行通往基隆的絕佳機會。
走訪台灣頭的歷史,親臨中法戰爭現場,聆聽基隆河悠悠訴說的故事……,誠摯邀請喜愛慢行,喜愛認識台灣的朋友一起參加,千里步道北基路線試走--519初夏步行之旅。
■活動日期: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8:00-17:00
■參加對象:喜歡放慢腳步,以慢速體驗台灣之美的人
■集合時間:2010年5月19日(三)上午八點整
■集合地點:台鐵汐止火車站前站集合報到。
■報名說明:本次活動為免費參加,但需事前報名(一律採線上報名),請務必提供足夠資料以辦理保險。
■注意事項:1.本次活動旨在串聯台北基隆步行路徑,沿途皆以產業道路居多,少有餐飲販賣點,請自行備足當日所需糧食(中餐及沿途行動糧)及飲水,並遵守廢棄物減量及無痕山林原則。
2.活動全程步行距離約21公里,爬高約為100-150公尺,請穿著好走耐走之球鞋或布鞋,並做好防曬及防雨之準備,隨身行李以雙肩後背包為佳,並請盡量輕量化。
■主辦單位: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基隆市台灣頭文化協會
■洽詢專線:02-29236464*17,聯絡人楊雨青,行動0960-065144
汐止至基隆步行路線
路線
汐止火車站──汐止老街──江北大橋──右輚長江街──鄉友街(1高下方)──華新一路(過綠葉山莊、褒忠社區、泰山巖))──過友諒橋後右轉大成街(友蚋產業道路)──左轉大華二路──右轉大同街(大埔,北二高走山附近)──七安產業道路(七堵至安樂區)──自強產業道路──新山水庫旁觀景台──經花園別墅、樂利三街──穿越麥金路──經建德國中──安和一街──右轉上慈佛寺──福德廟──獅球嶺西砲台──下方為劉銘傳隧道──南山早起會──獅球嶺平安宮──獅球嶺東砲台──獅球路──成功一路──愛一路──海洋廣場──基隆火車站
路線地圖 : 請點此
沿途文史:
汐止--
1.水返腳的潮汐止步
2.楓仔峙社及其遷徙
3.基隆河運的中繼點:七萬二十七千
4.北港溪的傳統水運
5.基隆河谷廊道中心的工業、住商利用進佔行水區(建商在作國土規劃)
失去原來曲流面貌的汐止地景大變
6.鄉長厝:乾隆年間,漢人入墾錫口,原住在基隆河南岸的峰仔峙社渡河遷
移至江北里附近,稱為番社,喜慶年間,漢人再入墾此地形成聚落
7.社后:北山、北峰二里,因位在峰仔峙社後面而得名
基隆--
1.凱達格蘭族社:瑪陵、友蚋(鹿寮)
2.漢人移入後的老地名:如大埔、鴛鴦橋、樟空湖、赤皮湖…
3.基隆河北邊支流:友蚋溪、瑪陵坑溪、石厝坑溪、大武崙溪及開墾方式
4.昔日的礦村及煤礦文化
5.有故事的山:石獅山、獅球嶺
6.台灣第一條鐵路隧道:劉銘傳隧道
7.獅球嶺砲台:歷經清法戰爭、乙未之役的戰事;可俯覽基隆港市全景
8.北台灣最著名的魚市:崁仔頂魚市
9.海洋廣場:秋、冬的老鷹,2、3月的黑尾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