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淡蘭國家綠道與日本宮城偶來友誼步道在台正式揭牌儀式


宮城偶來紅色小馬於淡蘭古道友誼步道締結路段設置完成,立牌/揭牌地點依序為:(左上)草嶺古道;(右上)金字碑古道;(左下)暖東峽谷步道;(右下)跑馬古道。

淡蘭國家綠道與日本宮城偶來友誼步道

在台正式揭牌儀式

淡蘭國家綠道與日本宮城偶來友誼步道長跑6年,2024年台灣步道日前夕,日方特別組團來台設置宮城偶來紅色小馬意象。繼去(2023)年11月淡蘭國家綠道雙扇蕨石柱指標豎立在日本,5月16-20日,日本宮城偶來帶著紅色小馬標誌登台。

日本宮城偶來一行25人,由宮城縣議會、氣仙沼、東松島、大崎市、登米市、村田町等首長及觀光單位、媒體組成,在五天四夜訪台交流期間,首日晚宴由交通部觀光署設宴接風,並依序分別與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草嶺古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在跑馬古道、基隆市政府在暖東峽谷、新北市政府在金字碑古道進行友誼步道揭牌儀式。其中5月19日在新北市金字碑的揭牌活動,將結合一年一度、已連續舉辦七屆的北北基宜及水土林觀光部會首長的淡蘭大會師。

宮城偶來步道,為日本遭逢311海嘯衝擊後災後復興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宮城縣觀光振興活動的主體,自2018年起陸續建置完成,目前共有:氣仙沼.唐桑路線、奧松島路線、登米路線、大崎.鳴子溫泉路線及村田路線等五條步道。

台日友誼鋪陳已久,2018年宮城縣廳觀光局便派員前來拜訪台灣千里步道協會,2019年台灣步道日在宜蘭外澳古道舉辦的第四屆北北基宜淡蘭會師上,宮城偶來即組團參加。2020年淡蘭國家綠道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署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正式簽訂「淡蘭國家級綠道公私協力國際推廣合作備忘錄」,千里步道協會即積極媒合宮城偶來步道與淡蘭國家綠道締結友誼步道。其間雖因疫情暫緩實體交流,但仍持續連繫安排準備相關事宜。2022年底,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主辦第四屆亞洲步道大會,宮城偶來亦組團來台踏查淡蘭經典路線,參與在地熱鬧慶典,深刻體驗沿線自然風光及在地人情。

2023年4月,日本宮城偶來倡議者菊地惠一議長率團來台拜會交通部觀光署及淡蘭跨縣市推動平台代表,共同研商台日友誼步道締結及互訪交流具體安排。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透過淡蘭跨縣市平台,邀請各單位提出締結意願,並依照雙方各條步道特色進行配對媒合,並且籌辦協調淡蘭雙扇蕨石柱打造、設置的細節。2023年11月淡蘭跨縣市平台各機關代表、媒體及旅行業者一行22人組團赴日實地走訪,並於四條宮城偶來步道口完成淡蘭石柱設置。

日本宮城偶來與淡蘭國家綠道有許多共同點,包括兩者都位於國土的東北方,雙方都有形似龜形的島嶼;各條步道也有很多相近點,例如日本氣仙沼.唐桑路線與草嶺古道,都位於浩瀚的太平洋濱;日本登米路線與暖東峽谷步道沿線,都有美麗的聚落與田園風光;日本鳴子溫泉路線與跑馬古道,徒步健行後正好都可以享受泡湯之樂;日本奧松島步道和金字碑古道皆已素有盛名,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

為歡迎日本宮城的到訪,交通部觀光署特別設宴接待遠道而來的貴賓,並邀請淡蘭平台成員、服務據點、媒體及相關單位參與。交通部觀光署林信任副署長表示,非常歡迎日本貴賓遠道而來,去年台灣組團赴日設置淡蘭石柱,今年在淡蘭國家綠道上迎來宮城偶來紅色小馬,樂見未來台日雙方能夠持續推動國際步道交流。希望各位貴賓能夠享受此次的旅程,感受淡蘭古道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

此次率團來台的宮城縣議會菊地惠一議員表達宮城偶來自2018年建置首條路線至今,已經建置完成五條步道。藉由台日雙方多次溝通協調,終至促成雙方友誼步道的締結。去年簽署步道締結文件時,剛好是卸任議長前一天,感觸良多。此行將紅色小馬設置於淡蘭古道上,才兼具名實意義。為了支持步道的推進,期望透過友誼步道,使日本與台灣之間的交流往來,更加熱絡頻繁,雙方攜手共進,一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大道。

宮城縣議會高橋議長也表示,不論做任何事,只要堅持到底持續努力,自然就會柳暗花明,進入佳境,最終實現夢想與目標。此次友誼步道的推動,是眾人努力團結合作的成果,令人敬佩。未來宮城縣也將陸續設置偶來步道,而為了支持步道的推進,也將於2025年承辦第五屆亞洲步道大會,屆時歡迎台灣的徒步愛好者參與。

宮城偶來是脫胎於大地震之後的重建工作,引進韓國濟州偶來步道系統,透過吸引國際徒步愛好者到訪,振興在地觀光、促進社區經濟。因此對於台灣近期發生的花蓮地震特別感同身受,因此特藉此次交流盛會,分別由氣仙沼市、東松島市、大崎市、登米市及村田町五町市募集五十萬日圓捐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用於步道修復與社區振興的工作,花蓮分署也回贈國產材木製感謝狀,以申謝忱。

隨著淡蘭的國際接軌,為便利國際旅客前往淡蘭主題旅遊,交通部觀光署除串聯北北基宜路網及指標設置,並建置淡蘭國家綠道主題網站及製作步道旅遊摺頁、健走護照,介紹淡蘭旅遊之自然、人文及遊憩資源。未來期盼透過雙方的步道互訪交流,讓雙方步道持續永續發展,也歡迎日本的旅客們,來到台灣體驗淡蘭古道的自然人文山林之美。

於機場歡迎日本宮城縣貴賓抵達台灣

龜之劇場開場表演

此行團長菊地惠一議員代表致詞

高橋  伸二議長代表致詞

賑災捐款儀式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周聖心執行長歡迎貴賓  

宮城縣經濟商工觀光部 部長  梶村 和秀 相遇的故事

基隆社區月琴彈唱班組曲演出

雙扇蕨手勢大合照

 

每日宮城來訪記錄請見千里臉書:

 

參考資料

  • 台灣淡蘭國家綠道與日本宮城偶來友誼步道締結 & 指標揭牌行程:

1. 草嶺古道 & 日本氣仙沼.唐桑步道 / 5月17日 / 觀光署東北角風管處

2. 跑馬古道 & 日本大崎‧鳴子溫泉步道 / 5月18日上午 / 林業署宜蘭分署

3. 暖東峽谷步道 & 日本登米步道 / 5月18日下午 / 基隆市政府

4. 金字碑古道 & 日本奧松島步道 / 5月19日 / 新北市政府與跨縣市平台首長會師

  • 友誼步道

友誼步道是濟州偶來提出的全球倡議,以類似「姊妹市」的概念,由不同國家的步道進行締結,以利步道共同行銷和國際合作,一方面促進國際理解和步道文化,也促進旅遊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目前由世界步道聯盟(WTN)促進會元組織之間的締結。友誼步道締結的流程分為五個步驟,包括:友誼步道締結雙方初訪、簽署締結合作備忘錄、確認路線、互設指標、開幕與行銷等。其中,締結雙方挑選締結路線時,WTN建議考慮能體驗到相似風景或文化參與的路線,並且必須在步道合適位置(通常是路段起點)設置說明友誼步道的指標。因此步道的特色(自然、歷史、人文等面向)、步道環境腹地等,乃至於考慮後續國際行銷,步道與經營管理單位所能提供的遊憩服務機能,都是締結時綜合考量的條件。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是WTN會員,現在更接掌亞洲步道聯盟秘書處的任務,積極推動國家綠道與台灣長距離步道的建置與國際交流,希望藉由步道的軟實力,呈現出台灣豐富的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等特色。2019年首先促成客委會主責的樟之細路國家綠道鳴鳳古道與韓國濟州偶來締結友誼步道,並已完成雙方指標設置;2022年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主責的山海圳國家綠道特富野古道與加拿大布魯斯步道締結為友誼步道,今年底即將訪問加拿大完成指標設置;交通部觀光署淡蘭國家綠道與日本宮城偶來為第三條與國際締結的友誼步道。

  • 紅色小馬指標意義

日本宮城偶來為韓國濟州偶來的姊妹步道,類似品牌加盟的概念,因此指標系統也延續濟州偶來的意象。「偶來」(Olle)源自濟州島方言,意指家門口到大馬路中間的小巷。目前偶來系統的姊妹步道尚包括九州偶來、蒙古偶來。偶來步道logo是濟州島的特產小馬,具有濟州在地歷史人文的特色,在濟州島使用的是藍色的小馬,在日本則為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