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專文】寫在「我們與步道的距離―2021自然步道國際論壇」後

【論壇專文】
寫在「我們與步道的距離―2021自然步道國際論壇」後

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圖/黃思維、洪光君  編輯/賴彥如

 

在2021年初這個時間點舉辦國際步道論壇,最初定位是預備為年底的「亞洲步道大會」(Asia Trails Conference)在台灣做一個暖身:在邀請各國步道組織來台灣之前,先對台灣內部介紹「長距離步道」這樣的概念,以及台灣發展的階段性成果。

而從林務局主辦的角度來看,2021年也是自經建會要求林務局推動國家步道政策的20周年,20年來林務局步道業務從早期借鏡歐美日等其他國家經驗,在當初規劃的「強化步道設施 提升登山安全」、「運用多元管道 推廣山林教育」、「結合周邊社區部落 促進就業提振經濟」、「連結生態與歷史 展現傳統與文化」、「與民間團體合作 共同維護山林環境」、「活絡公私協力 運用工作假期維護步道」、「加強遊憩行為與承載量管理」及「創意連結路線 強化國際合作」八個推動策略範圍內都有很多進展,逐漸轉變成也有很多經驗可以向鄰近國家輸出、推廣的政策亮點。近年很多在台外國人開始走步道,甚至很多工作假期都會出現外國人的面孔,還有外國朋友發起在台灣淨山的行動。

早在疫情之初,林務局就針對轄內148條自然步道進行評選,選出包括「太平山檜木原始林步道及周邊步道群」、「能高越嶺國家步道(西段)」以及代表山海圳國家綠道的「特富野古道」,進行國際友誼步道的媒合,以及邀請國際組織來台訪問等各項國際交流工作的準備。然而當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台灣疫情控制得宜,開始轉而重點放在邀請駐台使節代表以及在台外國媒體與部落客等走訪太平山、特富野與鄒族部落等,這些美景讓外國朋友驚艷。駐台這麼久的朋友們對台灣的步道其實很陌生,但也因這些機會讓他們開始接觸有機會向自己國家推廣。

關於這場自然步道國際交流論壇,也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不斷做出調整,包括時間還有形式,由於外國講者無法來台,因此必須花很多時間改成預錄演講影片、上字幕,付出更多時間做幕後準備,但看來反而因此比現場口譯更深入,而且意思表達更精準。

我們也在思索,在全球疫情這麼嚴重、人員沒辦法跨境移動的情況下,討論步道國際交流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想,正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台灣的步道環境該如何國際化,讓軟硬體各方面提升到國際級的水準?此刻,外國人暫時不能進來,正讓我們有時間做好準備。不管疫情還要多久才會過去,至少當我們明確自己的目標,決心讓步道提升到國際化的程度,且在國際人士進來之前就準備好的話,台灣人在自己國內走步道就可以享受國際級的水準。而當疫情過後,就可以好整以暇地吸引更多外國人來走台灣的步道。

當把眼光看到未來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想清楚現在發展的方向,那樣才會有前瞻性,為未來理想的模樣來做準備去達成夢想。比如說今天是林務局步道政策推動20周年,那麼我們可以試著想想看下一個十年、下一個二十年,台灣的步道要長成什麼樣子?記得上一次舉辦國際步道研討會是在2014年,距今7年之前,假如再過5-7年,我們要再舉辦下一次步道國際研討會的話,那時候有什麼亮點、有什麼進步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主題?我們從現在就可以開始有目標、有方向地去準備。

從今天的論壇,我們可以大致上發現一些發展中的趨勢,掌握這些國際上的趨勢,對於我們想像未來是有幫助的:

第一,是戶外活動的分殊化,步道形成一種新興的價值。20年前,登山、健行、走步道,三者是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群體;現在挑戰極限的海外攀登、百岳、郊山、攀岩、溯溪、野跑等戶外型態很多樣,群眾社群也很不同,徒步走路健行這件事開始出現與其他類型不太相同的文化、社群、價值。

第五期《VERSE 雜誌》訪問時,以及論壇上劉老師反覆申述這場演講的重點,其實就是意識到徒步文化與價值成為一種獨立的領域,逐漸形塑出獨特的哲學、倫理觀,以及社群和市場,這些群體部分與其他戶外活動重疊,但也有自己的文化,這些哲學論述需要慢慢地長出來,豐富與深化其中的內涵。

第二,是步道的長距離化,更接近內在、更貼近在地社區、更注重多元族群文化的內涵,而不只是爬山。國際上的長距離步道從1921年阿帕拉契山徑的倡議開始,各國陸續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與影響,發展出各地的長距離步道,到今年剛好一百年,台灣從2018年開始推動長距離的國家級綠道,淡蘭百年山徑、樟之細路、山海圳國家綠道,甚至台北大縱走,在今天的論壇裡面都有提到這些案例,甚至現在還有以天主教堂巡禮為題的台灣CAMINO路線、切地瓜的縱走路線、北回歸線、南北古道縱走等各種長距離步道的構想提案出來,呼應了前面提到的第一個趨勢,這些路線各具特色,提供各種深度走讀台灣的方案,可以形成長距離步道的「國家隊」,吸引外國人認識台灣的豐富性。

長距離步道可以提供人們在人生階段中一個間隙、空檔、轉變的時刻去跟自己對話,在體能要求上沒有那麼高門檻的面對自己的機會,就像楊大(楊志明)提到的,走很長的路,身體很累,但是靈魂反而因此很純淨。走路可以激發出深刻的體驗與感受,形成個人的哲學。這些是一天兩天就走完的短步道所沒辦法達到的,而相對來說,登山對很多人來說門檻又太高。且現在高山人太多的時候,長距離步道的目標可以分散人潮,紓解高山環境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走鄉間小路、山間產業道路等,能進入到社區,認識各種不同的族群文化與部落特色,更深度地體驗文化,享受在地特色的食宿服務,不是那麼刻苦的背大背包旅行,還能帶來促進山村經濟的效果,這也是今天行銷推廣主題裡面談到的方向。

第三,對步道的自然化的追求,使用者對於自身對環境的責任感與生態保護的注重。今天好幾個主題都提到,步道因為山林開放,以及疫情之後無法出國的人潮造成衝擊。面對這些衝擊,目前民眾普遍愛好自然,不喜人工化的休閒環境,但又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進入自然的遊憩行為,也可能造成自然的負擔,對自然的愛好反而造成破壞,形成了某種衝突。論壇幾個案例都提到了如何去因應的方法,以及開始出現願意去修補問題的公民行動,這也是一種新興的親近自然的活動,也就是帶有意義性與責任感的戶外活動。

「近自然工法」的心路歷程,以及看到很多人加入步道的修復行動,當「人們進入山林的理由是為了讓自然因為自己變得更好,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抱持著這樣的想法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修復步道所需的人力也不是問題。這也跟今天討論的經營管理、公私協力遇到的課題有關,當這樣的倫理觀形成論述,更多人能夠接受,那些課題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了解到這三個發展中的趨勢,我們可以提出幾個前瞻性的、國際化的、可操之在我、具體可行的步道政策方向

第一,資源管理單位是否能提供經費鼓勵學術界從事更多基礎調查與研究,包括前面提到的哲學的論述、遊憩行為模式、周邊社區營造、山村經濟促進、山屋服務系統的建立、戶外產業的產值與使用者的分析等,進行國際相關案例蒐集以及做出符合在地化的方案,給予主管機關政策建議,特別是環境乘載量的科學論述,給予經營管理的依據。

20年前高山步道的沖蝕沒有那麼嚴重,現在使用量太大,步道劣化無法負荷,但我們沒有之前的起始值提供科學數據,因而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人為對自然的影響。論壇上也有人提到30年前爬象山的時候,步道很自然,不喜歡現在的很硬的鋪面設施,但沒有當時自然程度的環境調查,我們也不知道現在你我到底失去了什麼?必須要進行山區環境各種指標的監測,形成數據,才能提供管理作為的依據。

第二,與此相關的是,這些學術界的研究,可以積極的到英文世界的國際期刊、國際研討會上進行發表。近幾年來,我們開始參與一些步道領域的國際會議,查閱國際的資料,發現幾乎沒有台灣的學者或組織參與,像「美國國際步道研討會」已經發展二、三十年高度專業化的會議上,一直欠缺台灣的投稿與發表。

如果有了前述的鼓勵相關研究,便有機會讓研究室師生以此為主題進行長期的研究,積極主動去做國際投稿。其實過去很多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出國考察,從國外學習很多案例回來,如果可以鼓勵公務人員提出政策改革的創意,付諸實行,同時也鼓勵將這些案例英文化,補助主動參加國際的研討會,將台灣好的案例也可以跟國際分享,可以提升台灣在步道方面的成就的國際能見度。

第三,這幾年千里步道協會開始參與亞洲步道聯盟(Asia Trails Network)、世界步道聯盟(World Trails Network),加入國際步道的民間組織系統。步道是可以跨越不同地域的國際共通語言,也是一種增加台灣能見度、增進國際觀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了解、促進區域與國際友誼與和平的平台。今年千里步道協會爭取到亞洲步道大會來台灣舉辦,未來也可能再爭取世界步道大會,這幾年我們也透過世界步道聯盟的友誼步道機制,為樟之細路、淡蘭與山海圳促進友誼步道的締結,比如樟之細路與韓國濟州偶來,淡蘭與日本,山海圳邀請美國北卡的Moutain to Sea步道等來台。

友誼步道可以互訪、針對各自步道群眾進行跨國行銷推廣。現在雖然因為疫情暫時無法進行實體的國際互訪,但是世界步道聯盟也發展出很多有創意的線上連結的互動模式,比如今天論壇上提到,在國王小徑健行時,各國帶著GoPro去走步道;世界步道聯盟每個月舉辦線上的Trail Talks,交換疫情下各國遇到的問題與互相鼓勵、學習交流經驗等,疫情並未阻止世界相互的連結感,轉而以線上的模式強化連結。這些發展在疫情之後,也可以快速恢復,持續發展的趨勢。

第四,高山山區步道劣化速度非常快,現在步道整理以及山屋整建的過程中,要注意環境影響衝擊,且在空間上如果可以配合規劃出「志工修護步道基地營」,將有助於步道的常態維護工作。

比如論壇上提到嘉明湖每年舉辦一兩次工作假期的速度,趕不上大量使用者踐踏、水土流失與樹根裸露的速度,要把手作步道更加融入常態維護的機制設計,可以參考國際上知名步道都有固定的、與一般登山者區隔的空間,有專業步道師以及團隊長駐,招募不特定有興趣的志工一年到頭都可以上山維修步道,這種常態化的基地營也能夠吸引國際人士來台,停留較長的時間在山上協助步道的修護,有助於山區步道例行的維護,也可以引導遊客負責任登山的行為。

第五,台灣的手作步道發展在亞洲可以說是相對較先進的,例如香港郊野公園就特別幾次派員來台灣實習,中國也多次想要引進手作步道,香港民間組織也線上參與步道學課程,未來期待能培育在地步道師,這些全是台灣可以往世界輸出的經驗與價值

台灣其實也可以向香港學習,例如參考郊野公園每個管理站都雇用專業工人制度,對步道維護能進行更及時而例行的投入。而針對目前主要的工程領域,論壇上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的案例,以及林務局《步道工法設計手冊》的方法,都提供了工程朝向自然化的方向,以及步道分級制度的建立。未來如果可以將手作步道的價值納入公共工程會的「金質獎」、農委會的「優良農建工程獎」的指標,將可以鼓勵更多類似論壇裡面提及的知本七里香步道、富源步道等以工程操作出符合自然價值的手作步道案例。

第六,世界步道聯盟正在推動針對良好的步道服務進行檢核評估的綠旗標章(Green Flag)認證,這個起源自南非的步道評估檢核機制,為步道本體與周邊軟硬體服務的水準訂定多項指標,並且教育訓練評估檢核員,為各步道進行檢核建議,若改善達到服務品質,則可以給予綠旗標章認證。這種做法未來也可以提供台灣步道國際化品質提升的參考,有助於台灣的步道與國際接軌。

以上幾點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繼續思考以及提供讓台灣步道品質國際化的具體方案與政策建議,最好是能從自身出發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拉近我們與步道、與國際的距離。就像李嘉智老師結論所說,「我們與步道的距離遠或近,端看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政策的改革不只靠政府,必須公私協力,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讓事情更好。以這樣的角度出發,憑藉疫情下全球無法移動給予的契機,讓我們以未來國際化品質為目標,如吳茂成老師所言,「思考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美好」為出發點,一起努力。未來從現在開始。

 

我們與步道的距離-2021自然步道國際交流論壇

活動流程https://2021naturetrails.weebly.com/

 

直播紀錄:上半場:https://reurl.cc/xg5ge4
     下半場:https://reurl.cc/mq1X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