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沙龍145】當自然開口說話-步道繪本新書發表
2025-03-11 19:00
至
21: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2025-02-06 14:00
至
2025-03-11 18:00
106 臺北市大安區台灣大學新生教學館204教室
當我們走進森林、登上步道,是否曾停下腳步,仔細傾聽山林的聲音?動物們的家園被改變,樹木的夥伴消失,溪水的流向不再一樣……這些變化是親近自然的代價,還是我們能找到更好的相處方式?
本次沙龍從千里步道與香港綠惜地球分別策畫的《山神的邀請卡》&《山嶺朋友變了樣》兩本繪本,帶大家認識台灣與香港的山林步道正面臨的困境,一起聊聊友善山林的步道設計,學習無痕環境的理念,並一起思考 「我們該如何與大自然共處?」 讓森林與我們都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 時間:2025.03.11(二) 19:0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新生教學館204教室
- 講者:蔡祐庭、袁慧妍、徐銘謙
- 主辦單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 協辦單位:台灣大學山徑行動社、木馬文化
講者簡介
蔡祐庭(柚子)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資深園藝治療師,台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共同創辦人。長期關注環境議題,享受和兒童與多元族群的朋友工作 與生活,期待人終將學會如何和世界和諧共生。著有《綠生活療育手冊: 100 則園藝治療心處方》一書、譯有《請把燈關了》、《我們來造一座山》、 《看不見的小東西》、《慢慢來:好事正在發生》繪本,屢獲「好書大家讀」 推薦。
袁慧妍
香港人,移居台灣4年。副業是環境新聞記者,正職遊山玩水、上山下海。不專業山友一名,在港登山淨山,在台健行野跑。在香港山徑與郊野公園,見證過十多年來塗鴉標語的轉變——從愛到海枯石爛、恨到咀咒全家,看到社會百態;從山友餵飼野豬、野豬走到民居覓食,再到港府以安全為由祭出獵殺野豬政策,看見人類成為殺死野生動物的兇手。從郊遊到「膠遊」,山徑多了塑膠垃圾、階梯鋪上塑膠質材,大自然變成不太自然。近年更多反思,社交媒體盛行,到底對山徑是好是壞——而我是否破壞山林的幫兇之一?
106 臺北市大安區台灣大學新生教學館204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