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0-1202 藤枝林下步道工作假期

文/林雅鈴(屏東林管處藤枝林下步道工作假期第二梯志工)

到底為什麼要到藤枝做步道呢?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部山區(請見第一張圖和第二張圖的差異,灰灰白白的那些都是崩塌地以及充滿土石的溪流),藤枝林道也不例外,在前幾年已有幾次颱風造成小規模的崩塌地,莫拉克的強降雨下來,更是慘不忍睹,即使分布接近稜線的林道和部落都受到影響,沿路大大小小的邊坡崩塌以及路基流失、滑動讓這一趟像是自然災害考察一樣,讓我看見活生生的向源侵蝕案例。而這一切,可不是莫拉克走後就會開始恢復原狀,台灣每年的雨季讓自然演替及人工修復都難上加難。

風災後藤枝森林遊樂區因此封園,當時聽到藤枝封園的消息雖然也很詫異,不過沒有去深究來龍去脈,直到最近參加「藤枝林下步道工作假期」才開始關注。除了森林遊樂區,藤枝林道沿線的新舊藤枝、二集團、寶山、花果山等布農部落從邦腹溪上游到下游,按受災程度有一定比例人口的遷村,甚至在原民會「98年度莫拉克颱風災害部落居住地新勘及複勘作業暨安全評估報告書」當中,新舊藤枝、二集團、寶山等部落都被評估為不安全的居住地,從初勘、複勘到開始尋找遷村地點的過程,「莫拉克新聞網」都有詳實的報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瞭解。其實我有點後悔工作假期前沒有先看一下這些資料,這樣上山的時候就可以對現況做更深入的瞭解了,實在是有違無痕山林的「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的準則啊。

由於藤枝一直是南部很受歡迎的景點,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也一直在評估是否修復藤枝林道,並讓森林遊樂區重新開園,雖然說森林遊樂區內的步道受損程度較低,並且已經修復得差不多,但是看看外面聯外道路的地質條件怎是說要修復就能修復的了呢,這裡在地質上主要有板岩、硬頁岩的分布,它們的特性就是很容易隨著節理、葉理裂開,再加上一些順向坡,簡直就是地質災害的溫床。即使如此,大家還是好想要開園哦,於是林務局目前的想法是若經評估後,林道無法完全修復,未來入園將以接駁的方式,將遊客載到18K處,再走新開闢的聯外林下步道至園區入口,其中大約有300公尺就是以工作假期的方式招募志工上山施作。

不過在上山前看著滿目瘡痍的衛星影像確實讓我有點疑惑了,腦海裡的小劇場又開始上演各方的角力,到底是誰需要這條路? 部落? 遊客? 政客? 大家想的一定都不一樣,而我想的是就算這是在把納稅人的錢丟到無底洞裡,藤枝林道0-18K修復、園內步道修復、聯外步道開闢都已是既成的事實,這樣的話應該要在這最後的1公里讓它發揮最大價值,相信透過手作步道會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千里步道所籌畫的每個工作假期都超棒的哦!透過白天的實際操作及晚上的課程講解(重點是講師又幽默風趣),讓每位志工都能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多麼地有意義;並且請社區為大家準備美味的餐點,我們得以看見他們的熱情,特別是他們還常常故意遲到讓大家有時間聯絡感情!

第一天我們先到步道現勘,以瞭解步道原始的環境、選線的考量因素並討論步道施作的方式。第二天就是盡力的修築步道了,林下的工作環境很舒適,和李老師帶領的人間組夥伴一起工作非常愉快,這次主要負責的是材料的供應,包含集材、鋸木、找石頭、挖掘土石等等,雖然無法近距離體驗步道逐漸成形的過程,但想到辛苦準備的材料被安置在步道的每個角落心裡就很踏實。第三天由屏東林區管理處的志工帶領大家走一趟園區內的樹海步道,沿途除了人工林,也不乏美麗的小花小草,還包括第一天晚上文老師所介紹的步道修復案例,比較可惜的是如果未來沒有解說,走的人應該很難體會這些步道歷經風災到修復的過程,這樣真得很可惜,我覺得有必要讓一般大眾理解那個千辛萬苦的過程。這三天裡面,透過工作人員和老師、助教們的帶領,志工們的互動交流真的很精彩,我覺得超歡樂的,本來應該要痠痛的四肢沒有明顯的症狀,臉部肌肉卻有點累,因為笑點太多了!

期待未來真的順利開園了,大家能繼續「手」護這一個美麗的地方。老師說了,手作的步道壞掉怎麼辦?再做就好了啊!這樣的過程不僅僅是勞動,也是在告訴參與的每個人,面對大自然,不要想一勞永逸。

(本文經作者雅鈴同意轉載,原文網址

延伸閱讀:
20131130-1202藤枝林下步道工作假期活動相簿
藤枝步道工作假期影片 by 莊承勳(屏東林管處藤枝林下步道工作假期第二梯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