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謙:促進就業推動前瞻保育基建

徐銘謙/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行政院公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各界爭議不斷,除了「新瓶裝舊酒」的政治性批評外,問題的核心在於各部會雜燴拼盤看不到亮點,許多環評爭議的「建設」又重新「借屍還魂」,基礎建設重工程硬體、輕軟體與維護,反映資本門至上,鞏固「恩庇—侍從」(Patron-Client)關係的派系綁樁、債留子孫的思維,仍然是官僚系統的主流,讓公民看不到永續願景。

以資本門公共投資的救經濟思維往往與環境保育對立,而救企業才能救失業的邏輯實際上又與社會公平對立。即使計畫號稱可以創造四萬個工作機會,但以慣行公共工程,所提供的恐怕多是短期、倚靠移工的虛假數字,也很難真正發揮促進在地就業的作用。

八年八千億的經費配置中,對於真正重要的保育工作卻嚴重忽視,畢竟環境生態是人們賴以維生的維生系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而保育工作更非以工程硬體為之,人力才是重點。

觀諸台灣近年來的保育預算,以野生物保育計畫預算為例,2006年還有將近三億元,到2016年已經不到一億元,大多沒有專職人員,而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雖有2位專職人員,收容的動物卻達3,279隻和救傷596隻;再以山林保育為例,林務局轄管林地共167萬多公頃,佔國土幾近6成,平日是由1096位森林護管員負責巡護,平均每人巡護面積2389公頃,相當於92個大安森林公園。基礎保育與人力顯然嚴重不足。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勉強與環境保育重要基礎工作有關的,或許是水環境項目,但是實際上各縣市推動80多處「河圳改造工程」,卻是將具有基礎優質生態系服務功能的自然野溪改造成人工化、水泥化,破壞環境生態。如若擺脫公共工程拚經濟、拚建設的思維,轉為以促進就業,充實人力的方式進行保育工作,同樣的經費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可以真正創造出擴大就業的機會。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推出「新政」,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緊急保障工作法案》,政府在每個州成立「公民保育團」,召募了345萬名18至25歲來自失業家庭的年輕人,從事建造國家公園、國家森林的基礎設施、防止土壤侵蝕、種植樹木、防制野火以及水利設施等保育事業,公民保育團總共工作超過70萬工作天,幫助發展與保存美國的各級政府公園、森林與歷史遺址。政府發給每人每月30美元,其中25美元是由國家直接寄給家庭,因而幫助了超過1,200萬戶失業家庭。同時又雇用25,000個專業技術工作者帶領公民保育團,增加勞工的就業機會,並推動周休二日,鼓勵民眾休閒,帶動休閒產業發展。

2009年南韓政府也推出以環境保護為主軸的「綠色新政」,可見拼經濟並非得站到環保的對立面。

2013年歐巴馬政府匯集8個聯邦部門組成的全國性「21世紀保育服務團」,作為「美國大戶外倡議」(America’s Great Outdoors Initiative)的重要基礎,21 CSC提供年輕人的休閒、生涯規劃、以及回饋社區和國家的就業機會,讓勞動力投入從事公有地、水域和文化資產指定地的保護和復原工作,並藉此培育新一代的領導者,更確保這些珍貴資產能好好保存給下一代。

建議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應重點發展能夠兼顧保育、經濟與休閒,同時能解決就業與消費的擴大公共服務就業,如此新政府才能顯示新人、新政、新意。政府應加強公民參與機制,目前地方政府實施的公民參與式預算,就是很好的基礎,可以向上參與,同時政府應與民間第三部門合作,開創更多保育與社區服務的就業機會,將社會安全網跟擴大就業緊密結合。以提供分散式的就業機會,鼓勵人們留在家鄉、走入鄉土、重新認識臺灣土地,投入保育人力,這樣的拼經濟才能留給子孫後代可長可久的豐富自然與文化遺產。

(本文同步刊登於 2017/3/27 蘋果日報「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