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於今日 (19日)在新竹北埔鄉公所舉辦友誼步道簽署儀式,在客家委員會、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的共同見證下,簽署澳洲比布蒙步道與樟之細路國家綠道的友誼步道合作備忘錄,成為繼韓國濟州偶來步道後,第二條與樟之細路簽署締結的友誼步道,未來將持續推動雙方互訪及友誼步道指標牌之互設。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此行共14位成員於11月15日至26日來臺交流,期間特別安排五天的時間深度走訪樟之細路,親身體驗富含臺灣客家特色的長距離步道,並且與在地步道工作站進行經驗交流,深化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2018年客家委員會為提升樟之細路國家綠道國際知名度,與千里步道協會簽訂「樟之細路」公私協力國際推廣合作備忘錄,透過民間組織的力量向國際推廣,並於2019年與韓國濟州偶來步道完成指標互設、締結友誼。隨後雖歷經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交流活動中斷至2022年底才逐漸恢復;為延續樟之細路國際推廣的力道,2024年9月客家委員會與千里步道協會再次公私協力,合力推動國際交流與友誼步道締結等事宜。
比布蒙步道(Bibbulmun Track)位於澳洲西部,全長約1,000公里,比布蒙步道基金會是步道營運的當責單位,專門為比布蒙步道的管理、維護和推廣提供支持;該基金會亦是世界步道聯盟成員之一,已陸續與加拿大布魯斯步道、韓國濟州偶來締結友誼。2022年在臺舉辦的第四屆亞洲步道大會期間,比布蒙基金會受邀來臺演講,為臺澳友誼步道締結推動之契機,後經過多次往來聯繫溝通,達成締結之意向,終於促成今年組團來臺踏查,進行友誼步道合作備忘錄之簽署。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主席Kathleen Broderick表示,很開心一路上工作站夥伴們、鄉長與村長、廟宇主持及自助徒步者給予的滿溢熱情與盛情款待。而澳洲比布蒙步道和臺灣樟之細路在自然與文化上擁有許多類似之處,我們慶祝與讚美自然的一切,感受自然帶來的五感饗宴,徒步的過程也讓人獲得平靜,感受與自然土地的連結。友誼步道的締結對於推廣步道觀光十分地重要,期待此次旅程可以吸引更多人走訪雙方步道。
台灣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提到,作為簽署方的代表,十分開心迎接澳洲夥伴,相信過去四天的徒步過程中,已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台灣人情味,以及客家美食。樟之細路最美的風景即是來自於客家的好客人情。無論是中央客委會、地方北埔、峨眉等鄉鎮公所,以及沿線九個工作站,希望這樣的情誼可以長長久久,並盼很快的來年,可結伴去到澳洲,親身體驗比布蒙步道的精采魅力。
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理事長彭宏源表示歡迎比布蒙基金會來到台灣,互相交流、借鏡學習,也感謝客委會及千里步道協會對於樟之細路的支持與協助,希望樟之細路不單只是客家閩南的生活場域,也可以成為國際交流的步道。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廖錫標指出,樟之細路是台灣早期客家、閩南和原住民交錯糾葛融合的重要場域,交通部周署長也極為重視此一極具歷史意涵的觀光資源。現規劃有意擇定在獅山遊客中心設置友誼指標,讓我們感到振奮鼓舞,觀光署及參山風管處將會全力協助促成這項任務。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特別感謝千里步道協會,從2017年起,從步道調查定線,直到行銷國際,一步步共同努力推動至今。也感謝各縣市政府、鄉公所、台灣樟之細路協會及在地社區夥伴攜手打拼。樟之細路繼與韓國濟州偶來步道締結為友誼步道之後,現與澳洲比布蒙步道締結,寫下歷史新猷,很高興能夠一起共同見證。
此行基金會成員也由樟之細路東勢段開始,途經大湖、三灣、南庄、峨眉、北埔,直至新竹橫山,沿途工作站熱情接待,除了一同徒步健行、導覽解說外,也招待當季水果及特色點心,另有在地藝術家贈送明信片、手作小物等,以作留念。對工作站所提供的良好服務與支持,以及樟之細路與社區間如此緊密的關係,令成員們感到十分驚豔。基金會夥伴們也十分肯定導覽解說內容,表示在徒步之餘,可更加理解沿途所見的生活遺跡、多元族群故事、宗教廟宇等在地歷史文化。透過交流,能更深一層的體會在每個時代下步道不同的意涵,以及對各個不同族群的意義,隨著時代的更迭交替,造就了古道深厚的文化與歷史積累。透過不同路段的踏查與在地工作站的陪伴,比布蒙步道基金會夥伴們都深切感受到細路上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以及客庄的凝聚力量與好客人情。
基金會Steve Steris活動經理與首席嚮導在今日(19日)論壇中,分享比布蒙步道的自然特色、管理經驗以及與在地商家的合作模式。商家可透過註冊基金會發起的友善商家計畫,提供徒步者如洗衣機設施、早餐、住宿等服務與設施,商家則可在基金會的官網上、電子報等宣傳管道露出,增加徒步者至商家獲得服務的意願,進一步捲動並活絡在地商家。成為友善商家的夥伴們也會獲得友善商家的專屬標誌,讓徒步者可更加容易辨別。於提問討論中,樟之細路的在地夥伴們熱絡地交流比布蒙步道沿線的在地文化與美食、設施服務與需求、徒步狀況、徒步者與周邊商家或在地夥伴互動等內容,讓本次論壇更具有國際經驗交流的意義。
友誼步道的締結為韓國濟州發起之倡議,締結的流程分為五個步驟,包括:友誼步道締結雙方初訪、簽署締結合作意向書、確認路線、互設指標、開幕與行銷等。期待透過友誼步道建立,凝聚步道網絡的力量,為徒步者帶來更多元的體驗與正向的影響。期盼未來赴澳的回訪交流,讓臺灣友人也能體會西澳風景,共同加值臺澳徒步健行觀光旅行。
比布蒙步道基金會主席Kathleen Broderick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致贈書籍、地圖予千里步道協會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走訪獅山古道,聆聽歷史故事
當地居民招待楊桃,感受滿滿人情。
參觀樟腦寮工廠,瞭解樟腦產業
走訪石峎(石硬子)古道
新聞連結: 1.樟之細路12天健走 台澳簽步道MOU 2024112108 (八大民生新聞) 2.樟之細路、澳洲比布蒙步道締結友誼步道 共下山路同行 (客新聞) 3.樟之細路再現跨海情誼 友好締結澳洲比布蒙步道共下山路同行 (中央社) 4.澳洲比布蒙步道與樟之細路 簽署友誼步道 (客家電視台) 5.締結國際友誼步道 台澳簽署促觀光(TBC新竹生活台) 6.見證千里步道協會與澳洲簽署MOU 本處推廣轄區手作步道(參山風景區管理處) 7.參山處推廣轄區手作步道 與澳洲簽署MOU(台灣好新聞) 8.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走訪樟之細路 將締結友誼步道 (鏡週刊) 9.【步道旅遊夯】促進樟之細路成全球健行熱點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深度體驗台灣風情 (立報傳媒) 10.【步道旅遊夯】樟之細路國家綠道與澳洲比布蒙步道 締結國際友誼步道合作 (立報傳媒) 11.樟之細路再現跨海情誼 友好締結澳洲比布蒙步道共下山路同行(客家委員會)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於今日 (19日)在新竹北埔鄉公所舉辦友誼步道簽署儀式,在客家委員會、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的共同見證下,簽署澳洲比布蒙步道與樟之細路國家綠道的友誼步道合作備忘錄,成為繼韓國濟州偶來步道後,第二條與樟之細路簽署締結的友誼步道,未來將持續推動雙方互訪及友誼步道指標牌之互設。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此行共14位成員於11月15日至26日來臺交流,期間特別安排五天的時間深度走訪樟之細路,親身體驗富含臺灣客家特色的長距離步道,並且與在地步道工作站進行經驗交流,深化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2018年客家委員會為提升樟之細路國家綠道國際知名度,與千里步道協會簽訂「樟之細路」公私協力國際推廣合作備忘錄,透過民間組織的力量向國際推廣,並於2019年與韓國濟州偶來步道完成指標互設、締結友誼。隨後雖歷經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交流活動中斷至2022年底才逐漸恢復;為延續樟之細路國際推廣的力道,2024年9月客家委員會與千里步道協會再次公私協力,合力推動國際交流與友誼步道締結等事宜。
比布蒙步道(Bibbulmun Track)位於澳洲西部,全長約1,000公里,比布蒙步道基金會是步道營運的當責單位,專門為比布蒙步道的管理、維護和推廣提供支持;該基金會亦是世界步道聯盟成員之一,已陸續與加拿大布魯斯步道、韓國濟州偶來締結友誼。2022年在臺舉辦的第四屆亞洲步道大會期間,比布蒙基金會受邀來臺演講,為臺澳友誼步道締結推動之契機,後經過多次往來聯繫溝通,達成締結之意向,終於促成今年組團來臺踏查,進行友誼步道合作備忘錄之簽署。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主席Kathleen Broderick表示,很開心一路上工作站夥伴們、鄉長與村長、廟宇主持及自助徒步者給予的滿溢熱情與盛情款待。而澳洲比布蒙步道和臺灣樟之細路在自然與文化上擁有許多類似之處,我們慶祝與讚美自然的一切,感受自然帶來的五感饗宴,徒步的過程也讓人獲得平靜,感受與自然土地的連結。友誼步道的締結對於推廣步道觀光十分地重要,期待此次旅程可以吸引更多人走訪雙方步道。
台灣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提到,作為簽署方的代表,十分開心迎接澳洲夥伴,相信過去四天的徒步過程中,已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台灣人情味,以及客家美食。樟之細路最美的風景即是來自於客家的好客人情。無論是中央客委會、地方北埔、峨眉等鄉鎮公所,以及沿線九個工作站,希望這樣的情誼可以長長久久,並盼很快的來年,可結伴去到澳洲,親身體驗比布蒙步道的精采魅力。
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理事長彭宏源表示歡迎比布蒙基金會來到台灣,互相交流、借鏡學習,也感謝客委會及千里步道協會對於樟之細路的支持與協助,希望樟之細路不單只是客家閩南的生活場域,也可以成為國際交流的步道。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廖錫標指出,樟之細路是台灣早期客家、閩南和原住民交錯糾葛融合的重要場域,交通部周署長也極為重視此一極具歷史意涵的觀光資源。現規劃有意擇定在獅山遊客中心設置友誼指標,讓我們感到振奮鼓舞,觀光署及參山風管處將會全力協助促成這項任務。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特別感謝千里步道協會,從2017年起,從步道調查定線,直到行銷國際,一步步共同努力推動至今。也感謝各縣市政府、鄉公所、台灣樟之細路協會及在地社區夥伴攜手打拼。樟之細路繼與韓國濟州偶來步道締結為友誼步道之後,現與澳洲比布蒙步道締結,寫下歷史新猷,很高興能夠一起共同見證。
此行基金會成員也由樟之細路東勢段開始,途經大湖、三灣、南庄、峨眉、北埔,直至新竹橫山,沿途工作站熱情接待,除了一同徒步健行、導覽解說外,也招待當季水果及特色點心,另有在地藝術家贈送明信片、手作小物等,以作留念。對工作站所提供的良好服務與支持,以及樟之細路與社區間如此緊密的關係,令成員們感到十分驚豔。基金會夥伴們也十分肯定導覽解說內容,表示在徒步之餘,可更加理解沿途所見的生活遺跡、多元族群故事、宗教廟宇等在地歷史文化。透過交流,能更深一層的體會在每個時代下步道不同的意涵,以及對各個不同族群的意義,隨著時代的更迭交替,造就了古道深厚的文化與歷史積累。透過不同路段的踏查與在地工作站的陪伴,比布蒙步道基金會夥伴們都深切感受到細路上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以及客庄的凝聚力量與好客人情。
基金會Steve Steris活動經理與首席嚮導在今日(19日)論壇中,分享比布蒙步道的自然特色、管理經驗以及與在地商家的合作模式。商家可透過註冊基金會發起的友善商家計畫,提供徒步者如洗衣機設施、早餐、住宿等服務與設施,商家則可在基金會的官網上、電子報等宣傳管道露出,增加徒步者至商家獲得服務的意願,進一步捲動並活絡在地商家。成為友善商家的夥伴們也會獲得友善商家的專屬標誌,讓徒步者可更加容易辨別。於提問討論中,樟之細路的在地夥伴們熱絡地交流比布蒙步道沿線的在地文化與美食、設施服務與需求、徒步狀況、徒步者與周邊商家或在地夥伴互動等內容,讓本次論壇更具有國際經驗交流的意義。
友誼步道的締結為韓國濟州發起之倡議,締結的流程分為五個步驟,包括:友誼步道締結雙方初訪、簽署締結合作意向書、確認路線、互設指標、開幕與行銷等。期待透過友誼步道建立,凝聚步道網絡的力量,為徒步者帶來更多元的體驗與正向的影響。期盼未來赴澳的回訪交流,讓臺灣友人也能體會西澳風景,共同加值臺澳徒步健行觀光旅行。
比布蒙步道基金會主席Kathleen Broderick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致贈書籍、地圖予千里步道協會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走訪獅山古道,聆聽歷史故事
當地居民招待楊桃,感受滿滿人情。
參觀樟腦寮工廠,瞭解樟腦產業
走訪石峎(石硬子)古道
新聞連結:
1.樟之細路12天健走 台澳簽步道MOU 2024112108 (八大民生新聞)
2.樟之細路、澳洲比布蒙步道締結友誼步道 共下山路同行 (客新聞)
3.樟之細路再現跨海情誼 友好締結澳洲比布蒙步道共下山路同行 (中央社)
4.澳洲比布蒙步道與樟之細路 簽署友誼步道 (客家電視台)
5.締結國際友誼步道 台澳簽署促觀光(TBC新竹生活台)
6.見證千里步道協會與澳洲簽署MOU 本處推廣轄區手作步道(參山風景區管理處)
7.參山處推廣轄區手作步道 與澳洲簽署MOU(台灣好新聞)
8.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走訪樟之細路 將締結友誼步道 (鏡週刊)
9.【步道旅遊夯】促進樟之細路成全球健行熱點 澳洲比布蒙步道基金會深度體驗台灣風情 (立報傳媒)
10.【步道旅遊夯】樟之細路國家綠道與澳洲比布蒙步道 締結國際友誼步道合作 (立報傳媒)
11.樟之細路再現跨海情誼 友好締結澳洲比布蒙步道共下山路同行(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