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環島小宇宙(1)中興新村人文小旅行

文/周聖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

不記得上一次去中興新村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也許是三十年前的國中畢業旅行,也許是某一次匆匆路過南投時,也許只是以為曾經去過…,畢竟,她是每個人從小在課本裡就一定會讀到的「省府所在」;但精省廢省之後,彷彿她就更只是一個地名座標、歷史裡的一個小印記了…

2012年一月間的某個上午,立平和玉弦來到千里步道的辦公室,向我們介紹她們所共同生活、成長的「家鄉」--中興新村,以及中興新村所面臨的困境。

中興新村的聚落保存和中科進駐所造成的矛盾,過去兩年在千里步道的守護地圖上的「環境守護發聲點」中即有標示,但真的聽著眼前認識多年的立平和年輕媽媽玉弦的說明,我對中興新村的「平版」知識認識,才開始有了較真實的延伸。

中興新村位於南投市虎山山腳的「營盤口」地區。是台灣戰後第一個新市鎮,也曾是臺灣省政府所在。1956年開始,由當年留英歸國的建設廳副廳長劉永懋主持規劃,採用英國新興的「新市鎮」觀念--花園城市概念--廣設綠地、種植樹木,分區規劃集合住宅。 1957年省政府遷移至此,最早佔地約二百公頃,是一集辦公與住宅合一的田園式行政社區,社區內並有首開先例的雨/污水分流下水道系統。

而更立體真實的感受,則是在親臨現地,乘著輕風,逐街逐巷跟著在地文史工作者,也是紀錄導演陳樂人的導覽解說與社區巡禮之後…

大年初四,一行大約20多個來自各領域/縣市的朋友,包括文化資產與社區營造學者、東海建築系師生、千里步道與行無礙的工作同仁等,依約在中興新村光明里的東益腳踏車店前集合。

會有這個新春小旅行,拜訪台灣戰後第一個新市鎮、美麗的花園城市,起因從小住在這裡,如今雖已各奔東西,對「家鄉」仍懷抱感情、不忍眼看她消失的第二代,希望藉由人文小旅行的舉辦,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她的美好,融入當地的生活步調,深度探索文化底蘊--蒼蒼的綠樹、寧靜的巷弄、滿滿歷史痕跡的行政住宅區--為「家鄉」找到一條懷舊且嶄新的出路。

那是一個有著暖暖冬陽的好天氣。常期透過鏡頭關注中興新村文史的紀錄片導演陳樂人,全程細膩深度的為我們介紹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全程陪伴我們的同是中興新村第二代的公視「我們的島」導製作人于立平,玉弦和傳鎧。

緩緩冬陽裡,騎著腳踏車,穿梭在林蔭語巷弄、聚落之間:光榮東路巨木林道、白千層行道樹,光榮南路夾道的印度紫檀、環山路林蔭大道;50年前的透天厝宿舍、開窗宛如地中海建築、府西路12棟宿舍群、彷彿帶著笑臉的台灣新生報報館,以及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單身宿舍和宿舍前已超過300歲的老茄冬樹;綿延數百公尺目前已完全封閉的防空洞和觀察共軍飛機的防空設施--瞭望台;以及尚完整保留的32個別有風景的囊底路巷弄、光明里馬蹄形仿若美麗圖騰的環狀宅院。

一天的慢騎巡禮,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整體聚落所呈現六0年代,或說早期台灣社會雞犬相聞以及人與綠樹間共存和諧的空間,不論你身處哪個角落,都會被她的幽靜、整體聚落與自然高大的綠林所感動。

而這樣的新市鎮城市建設概念,除了在中興新村,還曾在另一個地方嘗試進行,那就是我自己已經住了二十年的永和。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4.5萬人口的永和,如今只能從彎曲的狹窄巷弄,遙想原初曾有、卻早已幻滅的花園城市構想。尤其,當你親身走在中興新村的綠蔭與巷弄間,你只能喟歎:兩個城市,雖然有著一樣的開端,五十年後,卻走上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情調。

精省廢省之後,中興新村原有的省府機關的機能不在,跨過民國百年的中興新村應如何重新定位、轉型、再造、活化、發展,成了中興新村目前最關鍵的抉擇。

過去,曾被提出的轉型構想包括:平價國民住宅、養生村、文創園區、NGO與藝術駐村,當然也包括建商金算盤裡的豪宅特區;馬英九總統愛台12建設中,則計畫將中興新村更新為「文化創意及高等研究中心園區」,2008年並由行政院擬定「中興新村發展為高等研究園區先期規劃」,2009年改由國科會朝向設置中部科學園區高等研究園區進行規劃。

中興新村和許多面臨轉型的社區、聚落一樣,未來將有著如何的命運?是否可以在永續發展的路上,找到一條屬於社區真正的出路?讓曾有的美好,能被更多的保留,並讓更多的人深度體驗其中。

(本文同步刊登於上下游新聞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