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改安全的保證?

文/周聖心(花蓮人,行政院永續會委員、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

這次蘇花公路的死傷,最大禍首就是氣候極端所造成的蘇澳地區百年最高單日雨量所造成的坍塌。今天,花蓮朋友要的不僅僅是安全的路,因為最安全的路,大家都知道,已經有了,那就是鐵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欠花蓮人的一個公道就是,從沒有好好擴充和正視這條花蓮對外交通命脈的發展,一票難求是所有花蓮人過年過節的夢靨,一定要到發生風災了、出人命了,一天之內便增加8000個座次。花蓮人要的不只是安全的路,而是一條可以永續發展經濟和社會的路,一場風災後,政府以為塞給花蓮人一條造價463億的蘇花改就表示誠意了。463億如果不能帶給花蓮更多正向有價值的未來,就是對花蓮更大的傷害!463億如果會帶來不管是本地人、外地人,工程人員、旅客或是我們自己子弟生命財產的損失,就不是我們花蓮人要的。

我們來看看,一個因為災難發生,而要倉促上路的重大道路工程,會是安全的嗎?剛剛許多朋友已經從不同角度提出重要的提醒,請再看看,蘇花改共計要挖山進行總長20公里的隧道工程,而這20公里行經11個斷層帶,17個環境敏感區,隧道開挖直徑從9.8米到14.6米不等,先不說這樣的道路工程環境風險有多高,只要看看目前設計一個單向車道就要挖9.8米的寬度,相較於北迴鐵路隧道的6米,目前全球最長的公路隧道,在挪威,長度24.5公里,隧道直徑也只9米,全球第二長隧道18公里,在中國,單孔兩車道隧道直徑也只10.5米,但目前規劃的中仁隧道,光單孔雙向道就要開挖14.6米,這還沒加上旁邊還要再加開的4.8米逃生孔道,開挖孔道越寬,環境破壞越大,造成風險的機會就越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當初,雪燧總長才13公里,預計八年完成,最後延長為15年,蘇花地質比雪燧更破碎、斷層與敏感帶更多,大家忘了國道走山事件嗎,大家忘了雪燧開通過程中死去的工程人員嗎。現在竟然還宣稱要將工期縮減到6年內。

有別於西部過度開發的千瘡百孔,花東擁有的是獨特的大山大海,樂活低碳優質的觀光產業才會帶來永續的發展和未來。過去,交通部在鐵、公路資源分配上是2比8,這使得台鐵運能難以改善,政府若願意真正落實多元運具政策,蘇花公路的修建就可以有效縮減規模,避免不斷大規模擾動地質。

開一條路不是萬靈丹。事實上,以道路開發思維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破壞環境、造成氣候極端化的元兇之ㄧ,在經歷了八八、梅姬等災難之後,所有開發都必須以確保絕不會造成任何環境災害為前提,脆弱的國土,需要有魄力、有良知的決策者、專業者,以及所有公民一起來守護。也請所有關心花東發展的朋友,真心為花蓮爭取更多適切的資源,而不要用一條違逆自然、加劇氣候極端化的道路工程來糖塞花蓮人!

蘇花改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