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我們共同的天空才是真前瞻

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明年選舉即將到來,各縣市政府磨刀霍霍準備瓜分前瞻基礎建設經費,而步道建設向來是地方派系要價的重點工程,耗費水泥砂石甚至塑膠仿木鋼材,切割破壞山林生態環境的硬體舖面,更需要年年投入經費維護,否則就淹沒荒煙漫草成為無人行走的「政治步道」。現在步道還要上了天,近幾年一窩蜂的天空步道熱潮,對天際線造成切割,地方政府一方面要電線桿地下化,反過來又要在天空興建步道、自行車道,將造成天空的新災難。

號稱天空步道最密集的南投縣,已有竹山太極峽谷天梯、南投猴探井天空之橋、信義鄉琉璃光之橋、中寮龍鳳瀑布天空步道、清境農場天空步道,縣府深知熱潮快速消退,解決方法卻是再舉債另覓他處繼續破壞天空,如先前因網友反彈而停止的瑞龍瀑布天空平台;計畫中總長約四百五十公尺、工程經費兩億的名間松柏嶺受天宮天空步道;擬興建跨距達三百公尺,粗估經費六千六百萬元的吊橋連結沙雕文化園區、花海與會展中心的南投燈會會場;以及為了挽回竹山天梯的人氣,準備運用前瞻計畫4850萬元推出「搭電梯遊天梯」。而雲林龍過脈步道也要向中央爭取「像南投一樣有天梯」。

準備爭取前瞻計畫的還包括台中大甲鐵砧山風景區,明明因為六月強降雨導致鐵砧山北側雕塑公園崩塌內縮十餘公尺,崩塌範圍已達六千五百平方公尺,垂至高度落差九十一公尺,正是凸顯本區頭嵙山地層遇水易於崩塌的地質宿命,風管所提出的解決之道,竟然是要爭取二億六千多萬元繼續拚觀光興建天空步道。

目前全台各地已經完成與興建中的天空步道,包括強調玻璃橋面的花蓮豐濱親不知子天空步道、挖掘危崖造成水保疑慮的台東嘉蘭天空步道、嘉義竹崎公園天空走廊以及即將完成的太平雲梯、人潮已經退燒的屏東山川琉璃吊橋、因應人潮退燒又興建「小烏來天空步道2.0」桃園復興、彰化八卦山天空步道、台北市白石湖吊橋,以及擬建耗資4500萬元的高雄小崗山與阿公店水庫天空步道等。幾乎已經形成全台瘋天空步道的「蛋塔效應」,問題是蛋塔吃完了也就算了,一經興建耗費自然資源鋼材資源,把人離地架高,既增加長久的設施維護成本,而且也增加意外風險。

以現在流行的玻璃步道來說,下雨溼滑,潮濕易生青苔,也就無法透視,而且容易被異物刺破,變成蜘蛛網狀裂開,中國已經多起案例為誡。南投天梯聯外道路都是農路,路況危險,就曾發生過載客白牌車翻覆山谷的意外,而農路萬一發生意外事故,強制險與第三責任險依法不給付。2013年南投強震,更造成天梯遊客傷亡與受困。

除了風險,投入天空步道的經費與觀光效益也不成比例。小烏來天空步道長16米,建設經費800萬,每米造價50萬;台北市白石湖吊橋,116米,2800萬,每米造價超過24萬;山川琉璃吊橋263米,斥資7116萬,每米27萬;八卦山步道,全長1006.55公尺,造價8604萬元,平均每米造價8萬5,但大量的人潮車輛對當地造成垃圾、噪音、塞車,遊覽車停靠時都處於怠速狀態,造成空氣污染,生活品質下降,前來參觀的觀光客有九成五以上都不會到彰化市停留消費,只有人潮沒有錢潮,讓當地民眾相當不滿,一度揚言封山。

自行車空中廊道風潮也將興起,規劃中包括新北自行車高架空中走廊「New SkyRider」,總經費卅.三億元,浪漫台三線沿線等有意興建空中廊道,事實上在國外,空中廊道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出現,一是舊鐵道因原有用途消失而荒廢,再加以改造利用,二是在都市人口密集區,為鼓勵單車通勤,土地過度開發,而採取高架化,但須與交通運輸與城市規劃配套思考,抑制汽機車成長才能增加使用效率。前瞻軌道建設還有一堆高架化工程,紛紛往天空延伸切割,地方政府聲稱橋底下空間可以利用,橋底下利用成功的寥寥無幾,大部分的橋底下,種植景觀植栽因為陽光不足也種不活,就剩下彩繪,到處都是彩繪,偶爾有運動或活動中心的利用,但也多半是髒亂點或蚊子館,活動為何不在大樹下而要在高架橋下?

現在除了海岸第一排,還有了不斷拉高的天空第一排,這就是我們想要仰望的天空嗎?台灣的天空,不只空污問題,天際線將成為稀缺的公共財,十年後,設施老舊荒廢,無人前往,還有維護管理與封閉報廢的後患,真正的前瞻應該整體控管天空步道的脫序,進一步將天際線與地景納入保護,還給下一代可以在平地一覽無遺展望護國神山的天空。

(本文同步刊登於蘋果日報蘋論

延伸閱讀:
> 民事異言堂「天空怖道(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