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沙龍-71】寧願燒盡,不願銹壞--重返馬偕之路

img-150702195912
(圖片來源/《愛在台灣馬偕博士影像紀念輯》,國立台灣博物館)

時間:2015/7/24(五)晚上 7 點 - 9 點 30 分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 1 號 6 樓(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馬偕廳

主辦單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協辦單位: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

從140年前的一個故事開始:

十九世紀,一個變化詭譎、舉世動盪的時代。一位來自蘇格蘭高地的加拿大宣教士卻在他 1895 年所寫的回憶錄裡這樣說道:「…我所摯愛的地方,在那裡我曾度過最精華的歲月,那裡也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望著島上巍峨的高峰、深峻的山谷及海邊的波濤,令我心曠神怡。我也喜愛島上的住民…我將再次朝西往遠東去,到達太平洋彼端我心愛的福爾摩沙之家…願在那裡找到一處有海浪聲及搖曳的竹蔭下得到永遠的安息。」

他是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72 年 3 月 7 日渡海而來,「就是這個地方」他說。直到他去世(1901 年)的 29 年間,馬偕這位「新台灣人」親身見證並參與了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台灣歷史,他的日記裡紀錄著當時台灣原漢風土民情、動物植物地質與聚落環境…;而他的足跡更遍佈台灣西部苗栗以北與淡水廳-噶瑪蘭廳,甚至到達基隆北方三島、後山花蓮;初到的頭七年,他只有 175 天停留在淡水,其他時間都在行旅之中,透過不斷的旅行、旅行、旅行,深入北台灣各個聚落。宣教、辦學、醫病拔牙,以他敬天愛人的宗教情懷、來自高地熱愛土地的開放與博學,與台灣人民建立如家人般的關係,最後葬在淡水,永遠安息在這塊土地的懷抱裡。

2006 年迄今,千里步道在全台各地串聯千里環島路網,希望透過步道變綠道與手作步道的推動,守護台灣珍貴的人文地景與自然環境。這兩年更聚焦在淡蘭古道系統與周邊聚落的串聯和活化;而這個區域也正是馬偕博士當年一步一腳印走過、一處一處成立教會的所在。馬偕之路,將是一條值得所有台灣人記憶的文化路徑、一個守護美麗福爾摩沙的新文化運動。

七月二十四日晚上,歡迎你與我們一起,重返馬偕之路…

報名方式:一律採取線上報名(https://goo.gl/nIG59F

活動流程:
18:30 - 19:00 報到、相互認識
19:00 - 19:10 開場引言/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
19:10 - 19:50 1872-1901時代巨輪下--馬偕與台灣近代發展史/戴寶村教授(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19:50 - 20:20 大樹下的自然學堂:馬偕與民眾教育/陳志榮教授、牧師(真理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20:20 - 20:50 一手傳教一手拔牙:馬偕與台灣醫療/陳景松主任、牧師(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20:50 - 21:10 馬偕家族與淡水/蘇文魁館長(淡江中學校史館、滬尾文史工作室)
21:10 - 21:30 交流與綜合討論
21:30 - 後續活動預告。期待同行在馬偕之路上…